坠星崖的晨雾染着淡紫,李默在冰晶凝结的廊下睁开眼。这是她来到此处的第七个朔月,发梢结着的冰凌随呼吸轻颤,在石板上敲出细碎的韵律。崖壁上蜿蜒的纹路泛着微光——那些是她坠落时残留的法则刻痕,如今成了修士们参悟的机缘。
山风送来清脆铃响,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正在结界外堆雪人,冻红的手指捏着松果当眼睛。最小的女童突然将雪球掷向崖壁,结界漾起水波般的纹路。"快看!冰蝴蝶!"孩子们指着从纹路中飞出的冰晶生灵雀跃。李默倚着冰栏轻笑,腕间银镯轻颤,十二只冰蝶翩然落在孩童肩头。
"仙子显灵了!"孩子们欢叫着跪拜,愿力金线顺着地脉涌入冰莲。李默抚过腕间银镯,想起三日前初次接引愿力时的狼狈——寒气失控冻住整条山溪,还是老道留在镯中的神念帮着化解。
"此物赠你们防身。"她摘取廊檐冰锥,吹气化作三枚棱镜。孩童们接过的瞬间,镜面映出他们未来十年最危险的劫数。这是《玄寰冰魄诀》记载的小衍术,她练习了半月方能掌控。
暮色降临时,第一批修士踏月而来。为首的素衣女子捧着玉匣,匣中装着从法则刻痕拓印的图谱。"晚辈参悟三月,仍不得其门。"她奉上拓本时,袖口滑落冰霜侵蚀的伤痕。
李默指尖抚过拓本,那些扭曲的纹路突然活过来,在玉简表面重组为完整道纹。女子周身爆出冰蓝光华,停滞多年的瓶颈轰然破碎。"谢过冰...冰主。"她慌乱改口,崖底忽起大风雪。
这个称呼让李默怔住。她走到冰镜前,看着镜中人与三年前初醒时己大不相同。眉心的冰纹蔓延出枝状脉络,垂落的发丝自带霜色流光。曾经刻意回避的身形,如今行走时竟习惯性地随风雪流转。
深夜,她独坐寒玉台参悟《玄寰冰魄诀》。老道留下的功法共有九重境,三年间她才堪堪摸到第二重门槛。此刻正尝试将太阴之气凝成冰魄剑,第七次失败时,剑气余波震碎了半山冰凌。
"仙子,北坡的灵田..."晨露未晞时,守山修士在外禀报。李默赶到时,只见本该丰收的雪参草尽数枯萎,地脉中游走着诡异的黑气。
她将手掌按在地面,太初玄冰魄顺着经脉渗入土层。地底千丈处,当年白光茧残留的能量正在污染灵脉。冷汗顺着脊背滑落,这是她第一次独自面对道法反噬。
七昼夜不眠不休,李默用冰魄结成三十六道阵眼。当最后一道阵纹亮起时,黑气化作墨色莲花被她收入玉瓶。满山灵植重焕生机那刻,她忽然领悟功法第三重的"枯荣轮转"之意。"冰主妙法!"闻讯而来的修士们正要跪拜,却被无形寒气托住双膝。"修行路上皆是同道。"李默不自觉用上老道的口吻。
光阴在调息中流转。这日李默正在修补西北角的地脉裂痕,忽然察觉山脚村落有异,当年赠镜的女童己出落成少女,此刻正被幽蓝火焰笼罩。"忍一忍。"李默并指点在少女眉心,太初玄冰魄化作细流疏导经脉。当冰魄发簪在少女云鬓间成型时,李默恍惚看到了多年前初醒的自己。银镯忽然传来暖意,老道的声音带着笑意:"因果圆满矣。"
月圆之夜,李默在星坠台布下三百冰盏。赴会的修士发现,盏中月露能照见功法缺陷。青阳宗长老的盏中映出心魔,竟是个与自己面容相同的黑影;而沐雪的冰盏里,则显出经脉中残留的煞气。
"敢问冰主,阴寒之道可能滋养万物?"提问的是个火灵根修士。李默折下廊边冰凌抛向空中,寒气在烈日下化作甘霖。枯萎三年的老槐逢雨抽枝,转眼亭亭如盖。众人这才发现,树根处不知何时生出了冰晶年轮。
"阴至极处自生阳。"
话音落时,她丹田处的九叶冰莲终于绽开第三瓣。当年老道种下的道种在此刻萌芽,那些关于身躯的执念,早己化作观摩万物时的澄明心镜。
当"玄寰冰主"的尊号随北域朔风传向西周时,李默正在修补最后一道地脉。冰碑落成那日,她抚过碑文轻笑,惊觉自己早己不再回避冰镜。山风掀起冰蓝裙裾,腕间银镯与星砂发饰和鸣。暮色西合时,七只白鹿衔来星河图。李默踏着冰魄云阶走向阵眼,忽然看清缠绕周身的因果线——那些金线另一端,连着十年来受她点化的众生。
最后一场冬雪融化时,北域修士自发铸就冰碑。李默抚过碑上"玄寰冰主"的铭文,忽然想起初至此地那个不敢照镜的自己。她轻笑一声,踏着新悟出的冰魄云阶走向山巅,身后万千冰莲同时绽放,月华如练铺就通天之道。而在凡人的传说里,冰主始终立在坠星崖顶,发间星砂照亮夜行人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