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的家人
我叫小静,出生于1984年8月,那是一个酷热的夏季,太阳宛如炽热的火球,似乎要将大地熔化。我在这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季节里诞生。在农村,人们都希望有个大胖小子,因为传统观念认为男孩是家里的顶梁柱。我有一个姐姐,所以家里自然希望再生个男孩,而作为老二的我,也肩负起了这个重任。虽然我们家有两个女孩,但父母并不重男轻女,他们对我们一视同仁,常说:生男生女都一样,有儿有女才是一个完整的家。他们总是强调,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独特之处,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每次家庭聚会,妈妈都会准备丰盛的饭菜,爸爸则会讲一些有趣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哈哈,现在就来讲讲我的家人吧,我们家有五口人,妈妈可是个超级善良又漂亮的农村妇女哟!听我妈讲,想当年,追她的人那可真是从村口排到村尾啦,也不知道她咋就看上我爸了,家里穷得叮当响,还老是要外婆他们接济。不过说实话,我爸长得确实挺帅,虽然个子不是很高,我妈当时肯定就是看上我爸的脸,就是穷了点,而且兄弟姐妹太多啦!听我妈说,我爸他们小时候啊,爷爷走得早,奶奶一个人带大他们兄弟姐妹八个,排成排,那场面,真是壮观啊!洗澡就跟洗萝卜似的,洗一个往床上丢一个……我都忍不住想问,他们洗澡都不换水的吗……其实那时候条件都那样,这还算好的,有的连澡都没办法洗,家庭条件困难,喝水都难。那时候,许多家庭甚至连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都无法保证,孩子们常常穿着破旧的衣服,脸上布满了污垢。冬天的时候,他们只能挤在一起取暖,夏天则忍受着酷热和蚊虫的叮咬。水井干涸,人们不得不长途跋涉去寻找水源,有时候甚至要排队几个小时才能打上一桶水。其实真正説起来,奶奶在那个年代养大8个小孩确实厉害。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生活条件艰苦,奶奶不仅要应对日常的生计问题,还要照顾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她每天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既要耕种田地,又要照顾家里的牲畜,还要挤出时间来缝补衣物,做家务。尽管生活艰难,奶奶总是面带微笑,用她那双粗糙却温暖的手,为孩子们编织出一个个温馨的夜晚。她的坚韧和无私,不仅支撑起了整个家庭,也成为了我们心中永远的榜样。
我妈妈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美女,不仅容貌出众,还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勤劳能干,每天早出晚归,总是面带微笑地处理家务事,她的善良更是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我的爸爸呢,在那样艰难的家庭条件下,一面辛勤工作赚取微薄的工分,一面坚持刻苦读书,从未放弃过对知识的追求。有这样优秀、坚韧的父母,我们姐弟三个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啦(稍微吹了点牛哈)。
姐姐从卫校毕业后,凭借着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实践能力,顺利地回到了老家的医院工作。她在医院里认真负责,对待病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深受同事和患者的喜爱。弟弟呢,他从小就对军旅生活充满了向往。长大后,他毅然决然地投身军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经过几年的磨练,弟弟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退伍后,他并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选择了在外面闯荡,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听我妈讲起,我小时候那可真是个可爱的小宝贝啊!白嫩、胖乎乎的,就像个小团子一样,任谁见了都喜欢得不得了。而且啊,这种喜欢可不是一般的喜欢,好多人都特别喜欢我,甚至还有人好几次提出要把我带回家去当女儿呢!
稍微长大一点之后,我也开始懂事了。那时候的我啊,经常会问爸妈:“为啥你们不把我给别人呢?这样你们就不用那么辛苦啦,可以轻松一点呀。”毕竟那时候我还小,不太懂得父母对孩子的爱到底有多深。然而,首到我自己结婚生子之后,我才真正明白过来。原来,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才会最爱啊!那种爱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天性。就像我爸妈当年对我一样,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舍得把我送给别人的。
小时候的我,应该还算得上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吧。然而,这份聪明才智并没有被充分运用到读书学习上。因此,我的学业之路可谓是断断续续、坎坷不平。最终,我也仅仅只读到了一个大专学历。毕业之后,我的生活就像是一场漫长的旅程,而我却一首在寻找工作的道路上徘徊。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迷失在森林里的小鹿,西处碰壁,却始终找不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