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越和杜糖长么这大,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呢。
两人眼里冒着小星星,盯着钱袋子笑得见牙不见眼的,欢呼道:“咱们挣钱了!”
别说是杜越和杜糖两小只,就是杜老太,也已经多年没见过这么多钱,忙也忍不住问道:“真挣钱?”
食材用了那么多的肉,可花不少钱呢,她有些担心。
杜梨掂量下钱袋子,眼带笑意道:“想来是挣的。”
她将钱袋子里的铜钱倒出来。
听着铜钱碰撞的清脆声响,家人一天的疲惫霎时消散。
杜越和杜糖忙每人抓起一把数起来。
数钱多高兴的事啊,杜梨和杜老太也忍不住跟着一起数。
几人数完报数,杜梨将钱合计起来,道:“咱们现在剩七佰九十三个钱。算上白天买食材花掉的五百四十八钱,咱们今天总共卖了一千三佰四十一钱!”
一千三佰四十一钱!就是说他们今天挣了有一两多!
这可比先前她和杜梨帮人做绣活挣得多多了!
杜老太都有点不太敢相信。
昨天的食材成本是五百钱,因为今天生意不错,杜梨便多加了点儿。
算起来,除去成本,还是挣了的。
至于做推车、锅具、炭火这些成本,肯定无法一下子回本。
还有全家起早贪黑的人工费,算下来并不算有多挣钱。
不过什么事也是一步一步慢慢来的,杜梨也不指望小推车卖串串香能一下子就发家致富。
只要比杜家之前的日子好过,就是向前迈了一步。
她拿出今天买的黄纸记账,对家人道:“钱先放在我这儿,方便每天核算,以后每个月我会给大家发工钱。”
孙女儿挣钱,杜老太高兴,但让她拿工钱,她是万万不同意的,摆手笑道:“奶奶一把年纪,要钱做什么?梨儿拿着就是。”
“我们不要,姐姐收着便是。”杜越和杜梨也忙摇头。
杜梨见家人如此谦让,心中欣慰。
不过工钱肯定要给的,不然不开工资,她岂不是成了黑心老板啦?
便对杜越杜糖笑道:“你们也大了,以后会有想买的东西,工钱就是你们的零花钱,咱家每人都有,剩下的钱我会统一放好,作为日后的启动资金。”
人要有追求不是?
卖串串只是开始,她想将“梨记”做大做强,让梨记的招牌,响彻郦县!
杜越几人没放在心上,都是一家人,他们相信姐姐。
算好账,开过小会,杜梨见大家也累了,便催促:“好啦,今晚好好休息,明天继续努力。”
“嗯!”
杜越和杜糖满怀信心,裂开嘴郑重应下。
短短几天,家里大变样,孩子们脸上有了笑容,眼中多了亮光,杜老太看着眼眶便有些热。
真好啊。
二儿子夫妇若是还在世,看到梨儿如此有出息,一定也很欣慰吧。
她不想让孩子们看出来,借口回去睡觉,起身回床上躺下。
杜梨也很累,但她习惯每天都要洗澡,也要求杜越杜梨要常常洗澡,保持卫生。
煮饭的锅洗净加水进去,用烧菜剩下的炭火就能煮热水,用木桶盛出来,加点刚打上来的井水,省着点洗也够了。
洗完澡回来,弟弟妹妹都已经入睡,杜梨躺着也很快睡着。
一夜好梦。
第二天还没亮,一家人就已经将食材准备好。
装好推车出门,天边第一缕霞光也露了出来。
到渡头集市,附近卖包子的钱大哥和钱嫂子已经摆好摊子,看到杜梨,钱嫂子笑道:“杜家妹妹,来啦。”
“嫂子早啊。”
杜梨笑着招呼,拿出小板凳给奶奶坐。
那边杜越已经点好炭,杜糖将食材拿出来放进锅里,没一会儿锅里便冒出热气,食物的香气也随之飘出去。
集市上渐渐热闹起来。
食客接二连三上来打听,有的决定尝鲜,有的觉得这么点东西吃不够,打算吃包子馒头。
总的来说,第二天问的多,但成交率却不比第一天。
一直到晌午,杜梨推车里还剩大半的串串没卖掉。
杜老太瞧着有些担心,却也不好说出来影响孩子,便扯开嗓子吆喝:“卖串串香咯!一文钱一串的串串香,汤鲜味美,吃了不亏,都来看看嘞!”
“卖串串香咯,素菜一文一串,荤菜三文一串,都来看看嘞。”
杜梨觉得不错,不过第一次吆喝总有些难为情,声音没奶奶的大。
紧接着杜越和杜糖也加进来,几人轮流着吆喝一阵后,总算是卖出去一点,不过效果不是很好。
杜梨觉得奇怪,加上先前挑担试卖,她在这儿已经摆了五六天,像今天这样遇冷还是第一次。
“看到对面那摊位没有?他卖便宜大碗的米饭配肉汤,大家都去哪儿吃了。”
隔壁的钱大哥今天生意也不好,对杜梨叹道:“卖的可便宜,那么大一碗米饭,卖一文钱,肉两文钱,大家肯定都去吃。”
一斤糙米都要五文钱了,对面卖一文一大碗米饭,一斤米只够装两大碗,他这是亏钱在卖啊。
也不知道图什么。
这样扰乱营商环境,最后大家都没得做。
杜梨眼看着自从对面出摊后,她就没生意了。
推车上还有串串,太阳日渐西斜,若继续在这儿,今天的串天黑都卖不完。
杜梨当机立断:“走,咱们去别的巷子卖去。”
“可以吗?”
杜老太担心,这里人那么多都没人买,去巷子里会有人买吗?
她是不知道,串串香最初就是走街串巷卖的。
不过在这个时代,杜梨也不敢保证会不会畅销,便笑着卖了个关子:“可以不可以,咱们试过就知道啦。”
“嗯,我们听姐姐的。”
杜越和杜糖觉得走街串巷新奇,一听就兴奋,哪有不想去的。
“杜家妹妹有主意,去试试总是好的。”
钱嫂子笑着劝杜老太,有点羡慕杜梨的推车,“可惜我们的小摊没有轮子,不然都想去试试。”
杜老太听人夸奖孙女儿,有些骄傲地笑了笑,在姐弟三人搀扶下,上了推车。
杜梨领着一家老小,朝隔壁的巷子叫卖去。
姐弟几个本来高高兴兴吆喝,谁想到迎面撞上杜小凤。
见杜梨像个村妇一样张着嘴巴满大街吆喝,杜小凤眼里透出嫌弃,满脸厌恶地讥讽道:“你们这是在干什么?一股穷酸样,也不嫌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