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索姆河战场
我在一战索姆河战场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我在一战索姆河战场 > 第054章 提前出院2

第054章 提前出院2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一战索姆河战场
作者:
老张5592
本章字数:
5372
更新时间:
2025-06-11

03

野战医院更衣室里,消毒水的清冽气味被浓重的汗味、皮革味和未散尽的硝烟气息所取代。冯岩站在略显拥挤的空间里,指尖抚过刚刚配发下来的炮兵观测装备——望远镜、地图筒、测距仪。这些器物显然刚从阵亡者身上回收不久,冰冷的金属表面还带着未能完全擦净的暗褐色血锈,无声诉说着前主人的结局。

少校弗里德里希·冯·霍亨索伦正专注地校准着他那具伤痕累累的CarlZeiss炮队镜。黄铜镜筒上布满了用焊锡修补的细密裂痕,如同一条凝固在金属表面的、蜿蜒曲折的凡尔登战线。

“第5炮兵群上周报销了十七个观测员,”中尉克劳斯·冯·阿尼姆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麻木,他正费力地将还缠着纱布的左手塞进厚实的观测员手套里,“有个倒霉蛋,被英军的监听队精准定位了……整条战壕,连人带装备,都被4.5英寸榴弹首接扬上了天,成了地里的肥料。”他说这话时,手套的纤维正悄悄吸收着他掌心伤口渗出的新鲜血渍。

门“哐当”一声被推开,李素云抱着厚重的登记册闯了进来,她手中的钢制器械盘重重磕在门框上,发出刺耳的声响。她的目光锐利地扫过三人正在打包的物品:

少校那本厚厚的炮兵日志里,赫然露出一截圣康坦镇姑娘常用的丝绸发带。

克劳斯中尉的望远镜皮套上,用德文绣着一行小字:“AM11:30柳树坐标”。

恩斯特中尉的急救止血包里,塞着半块己经有些干硬的法式黄油面包。

“这是最后三支磺胺注射液,”李素云的声音冷硬,将三个玻璃药瓶“啪”地拍在旁边的橡木桌上,玻璃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省着点用。别浪费在……给法国姑娘写情书这种无聊事上。”她的话语带着明显的讽刺。

冯岩低头整理着缝在臂膀上的炮兵观测员臂章,手指无意间探入皮质地图筒内壁,触碰到一些凹凸不平的细小刻痕。他心中一动,借着昏暗的光线仔细辨认——那是用极其精细的刀尖刻下的几行字,是纯粹的青岛方言:“活着回来取走你的X光片。”他的思绪瞬间被拉回三天前,在X光室拍片时,透过防护铅板模糊的窗口,他仿佛看到自己肋骨的阴影在胶片上,与李素云操作仪器的手指轮廓短暂交叠。

“东方骑士的……嗯,什么量子纠缠实验,该到此为止了,”少校的声音带着惯有的调侃,他将校准好的炮队镜小心地装入皮套,金属搭扣发出清脆的“咔哒”声。“知道观测员在前线的平均存活时间吗?72小时——刚够你写完三封情书,如果你还有那个闲情逸致的话。”

李素云突然上前一步,一把抓住冯岩手臂上的观测员臂章。医用剪刀在她手中寒光一闪,精准地挑开了几处缝线歪斜的针脚。这个动作让两人的手指在粗糙的呢料臂章表面不可避免地触碰了一下。冯岩感到一种微妙的电流感。

“你的心脏位置,”李素云的声音很低,但异常清晰,她熟练地用针线重新缝合臂章,针脚细密而整齐,“比标准位置偏右了大约1.2厘米。记住这一点,别让英国狙击手有机会‘学习’到这个特殊的生理参数。”她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和关切。

就在这时,医院走廊里传来一阵急促杂乱的撞击声和痛苦的呻吟。几个担架兵正手忙脚乱地运送着西名新送来的重伤员——全是炮兵观测员。他们浑身裹满了渗血的绷带,几乎看不清人形。其中一人紧紧抱着的器材箱上,还粘着一块半融化的、黑乎乎的东西——那是德军配发给前线人员的高热量应急巧克力。

当三人组背起沉重的装备,准备走向门外等候的卡车时,冯岩的目光扫过他们的背影。在更衣室昏暗的光线下,那背影仿佛被一种沉重的氛围包裹:少校那件巴伐利亚特色的军礼服肩章上,似乎还萦绕着虚幻的硝烟;克劳斯中尉打着石膏的手臂,仿佛在无声地计算着复杂的弹道;恩斯特中尉拖着瘸腿的身影,在地面投下令人不安的、重叠的阴影。

就在冯岩准备迈步时,一只冰凉的手突然抓住了他的手腕。李素云将一个坚硬的小物件塞进他的掌心。冯岩低头一看,是一枚用炮弹壳精心车制而成的戒指,内圈清晰地刻着一组坐标——那是慕尼黑军校的位置。

李素云没有停留,塞完戒指便迅速转身离去。她洁白的护士服下摆扫过旁边的药品架,意外撞翻了一瓶碘酒。深褐色的药液泼洒在地面上,在从门入的阳光中蜿蜒流淌,像极了索姆河的一条细小支流。

卡车引擎发出不耐烦的轰鸣,催促着他们出发。

04

卡车的车厢里,消毒水的微弱气息彻底被汗臭、皮革味、火药残渣和新鲜泥土的气息混合成的浓烈气味所淹没。冯岩靠坐在颠簸的车厢板上,看着三位容克贵族军官往各自的行囊里塞进最后几件私人物品——克劳斯·冯·阿尼姆的炮兵手册扉页里,夹着一个闪亮的银制酒壶盖,那是圣康坦镇酒馆女儿送的所谓“护身符”;恩斯特·冯·比洛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卷用淡紫色信纸包裹的法文情书缠在观测镜筒上,外面再裹上止血带;少校弗里德里希·冯·霍亨索伦则用他那把锋利的刺刀,慢条斯理地削尖铅笔,刀刃上残留的苹果木屑飘落在车厢地板残留的、暗红色的血渍上。

他们敞开的行囊里,战争与个人生活的荒诞结合暴露无遗:

精密的铜制测距仪和一方绣着蕾丝花边的手帕,被同一张油纸紧紧包裹在一起。

炮兵电话机用的备用电池,浸泡在一个精致的、散发着浓郁香水味的小玻璃瓶里。

1916年最新款的防毒面具滤罐,里面没有装滤芯,反而塞满了阿尔萨斯地区特产的苹果干。

“这可是圣康坦面包房的独家秘方,”克劳斯中尉拍了拍他那个塞满苹果干的防毒面具罐,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防毒气?未必。但防乡愁……效果一流。”他左臂的石膏虽然拆除了,但手指仍在不自觉地抽搐着,仿佛仍在进行着炮兵密位换算的神经性动作。

当卡车引擎在野战医院庭院里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时,冯岩注意到三位军官几乎同时从怀里掏出了怀表。恩斯特的表链上缠着一缕显然是法裔护士的金色发丝;少校的表盖内,镶嵌着一小片彩色的教堂彩窗碎片;克劳斯则最为离谱,他似乎把表芯拆掉了,改造成了一个能点火的微型酒精炉。这些被战争和个人情感彻底重构的时间计量器,在七月炽烈的阳光下折射出奇异而荒诞的光彩。

卡车终于启动,颠簸着驶离医院。冯岩将李素云塞给他的那枚炮弹壳戒指紧紧攥在掌心,感受着金属的冰凉。在一片嘈杂中——伤员痛苦的呻吟、引擎的咆哮、军官们故作轻松的交谈——他下意识地将怀表贴近耳畔。在指针规律的“滴答”声中,他捕捉到了一丝异样:这表的时间,似乎比前线炮群统一使用的标准时慢了整整十七分钟。这个细微的差异,像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一个在死亡赛跑中故意放慢脚步的、无声的温柔。

车厢剧烈地颠簸着,将他们带向索姆河那吞噬一切的炮火前沿。冯岩的目光透过飞扬的尘土,最后回望了一眼野战医院那越来越小的轮廓。他知道,那枚冰冷的炮弹壳戒指和怀表上那慢掉的十七分钟,是这片血与火的战场上,仅存的、带着体温的念想。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