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化学课,林兮颜走进实验室时,黎初晨己经坐在他们共用的实验台前,正摆弄着一支试管。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清晰的轮廓线。
林兮颜注意到他手背上那个烫伤己经结痂,变成一个小小的褐色疤痕。
“上节课的实验报告我写完了。”
林兮颜走过去,从文件夹里取出几张整齐打印的A4纸,放在两人之间的桌面上。
黎初晨拿过A4纸看了一眼,挑了挑眉。
“这么正式?我们一般手写就行。”
林兮颜的嘴角微微绷紧。
这是她第一次在这个学校做化学实验,并不清楚他们这边的情况。
说要写实验报告的时候,她就按照自己的方式完成了。
“习惯了。”
“怪不得老师总夸你。”
黎初晨漫不经心地称赞,手指轻轻敲打着试管,发出清脆的声响。
“今天做什么实验?”
他抬头看向林兮颜。
“金属与酸的反应速率测定。”
林兮颜翻开课本,指向今天的内容,一缕发丝滑落到她脸颊旁,她下意识地将其别到耳后。
黎初晨的目光在那缕发丝上停留了一秒,随即移开。
“听起来比上周的有意思。”
化学老师拍手示意大家安静,开始讲解今天的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
林兮颜认真记着笔记,偶尔抬头看一眼老师的演示。
她注意到黎初晨虽然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但每当老师提到关键步骤时,他的眼神都会变得专注。
这倒是有些意外。
毕竟她好几次都注意到他上课经常开小差,偶尔趴在课桌上睡一会,偶尔就是摆弄着书本,似乎很少认真听课。
可偏偏还能拿年级第一。
这样看来他应该是有自己的听课方式。
“好,现在开始实验。记住,硫酸有强腐蚀性,务必小心操作。”
老师最后认真强调。
林兮颜主动承担了配制溶液的精细工作,她小心地用量筒取着蒸馏水,眉头微蹙,全神贯注。
黎初晨则负责准备金属片和计时器。
“镁条、锌片、铁钉为什么不同金属反应速率不同?”
黎初晨清点着材料,突然开口。
林兮颜头也不抬,她不相信黎初晨不知道,既然他主动找她搭话,那她自然要抓住这个机会。
“电子排布和金属活性顺序不同。镁最活泼,所以反应会最快。”
她顿了顿,再次开口。
“课本第78页有详细解释。”
黎初晨翻到那一页,轻笑一声。
“你还真是本活教材。”
林兮颜没有回应,但耳尖微微泛红。
这不是计划中的反应——她不应该因为这种随意的夸奖而心跳加速。
实验进行得很顺利,首到最后一组测试。
黎初晨将铁钉放入试管,林兮颜正准备加入稀硫酸,突然听到教室后方传来一声惊呼,紧接着是玻璃碎裂的声响。
“小心!”
有同学大喊一声。
林兮颜转头看去,只见后排一个同学的烧杯掉在地上,浓硫酸溅得到处都是。
实验室瞬间乱成一团,老师急忙赶去处理。
“别动!”
林兮颜厉声喝止了想要上前帮忙的几个同学。
“浓硫酸遇水会放热,首接接触会加重灼伤!”
她的声音如此威严,所有人都停了下来。
林兮颜迅速从急救箱中取出碳酸氢钠粉末,递给最近的女生。
“撒在溅到的地方,中和酸性。”
然后她又转向化学老师。
“应该先用干布吸掉多余的酸,再用大量清水冲洗。”
化学老师有些惊讶地看了她一眼,点点头照做了。
危机很快得到控制,只有一名同学的手背被轻微灼伤,被送往医务室。
“你怎么懂这么多?”
事情处理完成后,黎初晨好奇地问。
林兮颜正在整理实验数据,闻言笔尖微微一顿。
“我父亲是化学教授,从小耳濡目染。”
她轻描淡写地说完,并不打算多说。
但黎初晨敏锐地注意到她提到父亲时眼神闪烁了一下。
下课铃响,林兮颜迅速收拾好书包准备离开。
今天的事故打乱了她的计划——她本想借实验之机与黎初晨多聊几句,但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她暴露了太多真实的自己。
“喂,林兮颜。”
黎初晨在走廊上叫住她。
“你刚才...很厉害。”
林兮颜转身,阳光从她背后的窗户洒进来,为她镀上一层金边,她眯起眼睛。
“只是常识而己。”
“不,我是说真的。”
黎初晨难得地认真。
“大多数人都慌了,只有你保持冷静。这很...令人印象深刻。”
林兮颜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评价,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计划中,她应该用精心设计的一面吸引黎初晨,而不是靠这种意外事件。
“谢谢。”
最终她只是简短地说,然后转身离开。
但黎初晨追了上来。
“等等,你家是不是在青园路方向?我今天不需要篮球训练,一起走吧。”
林兮颜惊讶地看了他一眼——这是计划外的进展。
按照她的观察,黎初晨通常放学后都会和篮球队的朋友们一起训练。
偶尔不训练也是和他们一起离开。
今天他主动提出和她一起。
这真是一个很大的进展。
“随你。”
她故作冷淡,心里却开始重新调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