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轻抿了口茶,缓缓开口:“那诸葛亮啊,可是个神机妙算之人。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才将他请出山。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帮着刘备建立蜀汉,立下汗马功劳。”
一旁的宫女们听得入了神,其中一个忍不住问道:“陛下,那他最厉害的计谋是哪个呀?”
武则天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光芒:“那当数空城计了。当时司马懿率大军来攻,诸葛亮身边无兵可用,便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抚琴。司马懿见此情景,以为有埋伏,竟不敢攻城,引兵退去。”
宫女们纷纷惊叹,对诸葛亮的智谋佩服不己。武则天接着说:“这诸葛亮不仅智谋过人,还忠心耿耿,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如此人物,当真是世间少有啊。”说罢,她陷入了沉思,似是从诸葛亮的故事中,感悟到了什么治国之道。 这时,又有个宫女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那诸葛亮如此厉害,怎么蜀汉最后还是灭亡了呢?”武则天回过神来,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这世间之事,哪有尽如人意的。蜀汉后期,后主刘禅昏庸无能,纵使诸葛亮再有通天本领,也难以力挽狂澜。而且,战争胜负,不仅取决于将领的智谋,还与国力、民心等诸多因素有关。”宫女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武则天接着语重心长地说:“我治理这天下,也如诸葛亮辅佐蜀汉一般,要权衡各方利弊,招揽贤才,以民为本。但即便如此,也会遇到各种难题和挑战。不过,只要心中有信念,尽力而为,便无愧于心了。”宫女们听了,纷纷表示深受启发。武则天看着她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随后放下茶杯,起身准备去处理政务,这一段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也在这一番感悟中暂告一段落。 武则天刚走到门口,忽然一名小太监匆匆跑来,跪地禀报道:“陛下,吐蕃近日蠢蠢欲动,似有进犯之意。”武则天眉头一皱,停下脚步,陷入思索。她脑海中又浮现出诸葛亮治国御敌之法,转身对宫女们说道:“你们且记着,如今吐蕃之事,便如当年蜀汉面临的外患。我当如诸葛亮般,先探清敌方虚实,再谋应对之策。”说罢,她快步走向书房。到了书房,她立刻召集大臣商议。在朝堂上,她沉稳地分析局势,提出先派使者安抚,同时加强边境防御的策略。大臣们纷纷称赞陛下英明。武则天心中明白,治理天下之路充满挑战,她会如诸葛亮一般,以智慧和谋略守护这江山社稷,哪怕前路荆棘满布,也会坚定地走下去,为这天下百姓撑起一片安稳的天空。 然而,就在使者出发不久,却传来消息,吐蕃扣押了使者。朝堂之上顿时一阵哗然,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人主张立刻出兵讨伐,有人则担忧吐蕃势力,建议再做观望。武则天坐在龙椅上,眼神坚定,她深知此时不能乱了阵脚。她想起诸葛亮的七擒孟获,以攻心为上。于是,她决定先按兵不动,暗中派人去了解吐蕃内部的矛盾和利益纠葛。数日后,密探来报,吐蕃内部正为权力争斗不休。武则天当机立断,一面让边境军队做出备战姿态威慑吐蕃,一面暗中扶持吐蕃内部的亲唐势力。不久,吐蕃内部矛盾激化,亲唐势力占据上风,不仅释放了使者,还主动派使者前来求和。武则天在朝堂上接见吐蕃使者,不卑不亢地阐述了大唐与吐蕃和平共处的好处。最终,双方达成和解,边境重归安宁,武则天再次以智慧化解了一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