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国货风暴席卷巴黎
巴黎大皇宫的玻璃穹顶透进晨雾般的白光时,简棠正站在“棠韵”展位中央。
她脚下的大理石地面泛着微凉的光泽,空气中飘浮着淡淡的香根草与展览用纸张混合的气息。
中国红的背景墙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透明即新奢华”的烫金英文在墙面上流淌,映得她耳后那枚珍珠胸针微微发亮——那是顾承砚上次见面时送的,说是“给未来的国货女王压场”。
她的手指不自觉地着胸针边缘,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仿佛能将那份沉稳的力量传递到心中。
她指尖轻轻抚过展柜里的“成分透明化手册”,封皮上用中、英、法、意西种文字印着产品全成分表。
纸张略带粗糙的纹理贴合掌心,像是某种郑重承诺的具象化表达。
前世被资本污蔑数据造假时,她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这一世,她偏要把最透明的底牌摊在全世界面前。
“这是中国的品牌?”
一声带着疑惑的英语从右侧传来,语调中夹杂着轻微的鼻音,像是风寒未愈的人发出的声音。
简棠抬头,看见三个挂着“国际采购商”胸牌的外国人站在展位前,其中穿驼色风衣的女士正皱眉盯着成分卡。
展馆内空调的嗡鸣声隐约可闻,人群的脚步声和低语交织成一片模糊的背景音。
她深吸一口气,调整麦克风角度,声音通过扩音器在展馆里清越响起:“是的,我是简棠,棠韵的创始人。我们相信,真正的奢侈不是价格标签,而是让消费者看清每一滴精华里有什么。”她切换流利的英语,“比如这款山茶花精华水,成分表第一位是千岛湖源头活水,第二位是我们独家培育的重瓣红山茶提取物——”
“简总!”
助理小夏突然攥着手机挤进来,屏幕亮着国内新闻页面:“林主管那边买了通稿,说我们‘成分标注夸大功效’,现在微博热搜己经挂了!”
简棠的指尖在成分卡上顿住,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她当然知道林思瑶不会罢休——前世这个女人联合资本搞垮她时,用的也是这套“舆论战”。
但这一世,她早和顾承砚推演过所有可能。
“让公关部把工厂溯源视频和SGS检测报告同步到海外账号。”她声音平稳得像经过校准的仪器,“另外,通知陈医生团队,把那篇《成分透明化的行业价值》提前半小时发布。”
小夏跑开的瞬间,展馆另一侧突然传来骚动。
人群的脚步声密集起来,夹杂着相机快门的咔嚓声和金属支架碰撞的叮当声。
简棠望去,看见几个举着摄像机的媒体正往这边挤,镜头上的“法新社”“纽约时报”标志刺得人眼睛发疼。
“简女士,请问有媒体质疑贵品牌成分标注不规范,您如何回应?”
“听说中国美妆品牌常以‘草本’为噱头夸大功效,棠韵是否存在类似问题?”
简棠按住麦克风,目光扫过人群里闪着冷光的镜头。
她想起昨夜顾承砚发来的消息:“我让助理在投资人圈层同步了你们近三年的检测报告,现在华尔街几个大基金都盯着巴黎这场秀。”又想起陈医生凌晨发来的邮件:“那篇论文我加了棠韵的案例,应该能赶在美博会前登上《国际皮肤科学》电子刊。”
“各位可以现场验证。”她微笑着指向展位右侧的互动检测区,“我们准备了pH试纸、渗透压检测仪,还有第三方机构的成分复核报告。如果有质疑,现在就可以测试。”
穿驼色风衣的女士第一个走过去,蘸了滴精华水在试纸上。
液体在试纸上缓缓晕开,散发出一丝淡淡的植物清香。
浅紫色的试纸慢慢晕开,最终停在淡蓝色区间——标准的弱酸性。
“pH值5.5,和人体皮肤屏障完全匹配。”她抬头时眼睛发亮,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惊喜。
“这是我们的成分卡。”简棠递过一张印着法语的卡片,“每一项成分都标注了原料商、添加比例和功效研究文献。如果需要,我们可以提供原料商的供货合同和实验室的合作协议。”
人群里响起细碎的惊叹,像是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刚才提问的法新社记者突然举起相机:“简女士,能说说为什么坚持这种‘自曝底牌’的模式吗?”
“因为信任比流量更重要。”简棠望着背景墙上的烫金英文,声音轻却清晰,“五年前我还是小透明主播时,有位叫梦梦妈的粉丝问我:‘成分表上的字我都认识,可到底安不安全?’从那天起我就知道,消费者需要的不是营销话术,是能看懂的真相。”
她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微博消息提示。
点开看,梦梦妈的最新留言正被疯狂转发:“我在现场!刚才有个法国老太太拉着我问‘这个山茶花水中国妈妈都给孩子用吗’,我跟她说‘我们中国妈妈,最会挑对孩子好的东西’!”
评论区瞬间被“国货之光”“棠韵牛”刷屏。
简棠望着展馆上方悬挂的首播镜头,突然举起成分卡对镜头笑:“梦梦妈,您看,我们把答案写在成分卡里了。”
展馆里的骚动渐渐变成赞叹。
灯光下,展柜中的产品瓶身反射出柔和的光,像一排静静等待检阅的士兵。
刚才那位法国药妆师挤到检测区,用镊子夹起一片面膜纸:“我能试试吗?”他将面膜敷在皮肤测试仪上,仪器屏幕跳出“低刺激性0.3%”的字样时,他猛地抬头:“这太温和了!我在里昂有37家药店,能谈谈合作吗?”
简棠还没来得及回答,展位后方突然传来低沉的男声:“简总,意大利菲拉格慕百货的采购总监想和您聊聊。”
转身的瞬间,简棠看见穿藏蓝西装的意大利男士正朝她伸手,袖口露出的腕表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极了顾承砚常戴的那只。
“感谢您的信任。”她握住对方的手,掌心沁着薄汗,“棠韵的每一款产品,都经得起最严苛的检验。”
展会结束时,夕阳透过玻璃穹顶洒在“棠韵”三个汉字上,金色的光斑在字体间跳跃,仿佛跳动的希望。
简棠站在空了大半的展位前,望着后台跳动的数字:海外订单破万,首播观看量两百万,#棠韵巴黎首秀#的话题在微博热搜榜顶挂了三小时。
小夏抱着一摞合作意向书跑过来,发梢沾着展会的彩屑:“姐!刚才顾总助理打电话,说华尔街几个基金经理都在问能不能跟投B轮——”
“叮”的一声,手机在掌心震动。
简棠低头,屏幕上是顾承砚的消息,配着一张埃菲尔铁塔的夜景:“巴黎的夜很美,要不要一起走走?”
晚风从敞开的穹顶缝隙钻进来,掀起她的发梢,带着些许凉意和远处街灯的暖香。
简棠望着远处被暮色染成金色的铁塔,忽然想起前世被开除那天,她蹲在公司楼下哭,手机屏保是顾承砚在实验室的照片——那时她只敢说“参考商业逻辑”。
现在,她摸着耳后发烫的珍珠胸针,对着手机笑了笑。
展馆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像在轻唱某个未说出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