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杏儿恼怒,她这是为了谁?
“我说错了吗?亏你还天天往儿这跑,被人卖了还要帮人数钱。”
袁宝婵不了解生意上的事,但也知道生意又不是只有自己一家能做。
总不能她家开了绣坊,就不允许别人家开,这是什么道理?
她没好气道:“照你这么说,我更应该担心你家把我家生意给抢了吧?”
钱家的绣坊在城中可比袁家的绣坊还出名呢。
钱杏儿被袁宝婵的话激得脸色一变,恼怒道:“你!别不识好人心!”
好人心?
袁宝婵和钱杏儿都是城中待字闺中的女子,偶尔还能在某家宴席上碰面,但是两人性子不和,极少来往。
袁宝婵也没认为钱杏儿是好心。
“谁知道你安的什么心?唐梨的绣坊才刚建,你就火急火燎赶来挑拨。”
“告诉你,唐梨是我朋友,我希望她的绣坊越做越好。”
袁宝婵懒得搭理钱杏儿,亲密挽着唐梨,昂着傲娇的脑袋,一副“就不上你当”的娇憨模样。
唐梨忍着笑,心里也暖融融的。
她绣坊所做的衣服,是拿回现代卖的,跟袁家的生意不会起冲突。
袁宝婵如此为她撑腰,这份袒护,她记在心里,也不想让别人来挑拨她们之间的感情。
便实话告诉袁宝婵,“我绣坊所出的衣裳,只会卖给我家乡的人,永远都不会与你家有竞争关系。”
袁宝婵紧皱着眉头,拿唐梨没办法,气鼓鼓嗔怪:
“你糊涂,市场就在那,大家各凭本事,我家也不至于霸道到不让同行生存,你万万不可听信钱杏儿的鬼话。”
这不冲突。
和袁宝婵说清楚,是希望这份友情永远纯粹,不要被人利用。
唐梨道:“你放心,我才不会上当,我建绣坊之初,就确定好顾客群体,不会因为她的两句话就改变。”
袁宝婵这才满意点头:“这还差不多。”
“对了,我那天给你买了礼物,你跟我来。”
那天给袁宝婵买的彩妆还没送给她,唐梨将她拉进屋,拿出一个礼盒。
“哇!好美啊!”
袁宝婵被从未见过的精美盒子吸引,很快就忘了自己还在生气,眼睛亮亮的,爱不释手地左看右看。
“是什么?”
“我家乡叫彩妆,打开看看。”
唐梨看她光顾着高兴,笑着示意她打开。
“嗯!”
袁宝婵听话地点点头,迫不及待打开包装。
看着一套很多颜色的眼影和腮红,袁宝婵眼睛都瞪圆了,双手捂着唇惊呼:“好多颜色,好漂亮!”
“我教你怎么用这些化妆刷。”
唐梨把送她的化妆工具打开,细心教她怎么用。
袁宝婵很快就上手,一边用一边惊呼:“好柔软的刷子,和我们平时用的不一样,这个太好用了!比我用过的所有化妆工具都好用!”
是的呀,毕竟都过了一千多年,人类总要不断进步的嘛。
“唐梨,你坏!你怎么不早点卖这个?快点上架,我要买很多,我要第一个买!”
袁宝婵很兴奋,她不缺钱,她就想买很多好东西,到手帕交面前显摆!
这是个不错的提议,唐梨觉得问题不大,点头答应:“那我过几天安排。”
袁宝婵得了喜欢的礼物,高兴得不得了,抱着唐梨,“太好了!唐梨谢谢你!”
这头两人在屋里说话,完全忘了钱杏儿。
钱杏儿愤怒。
她是听说百宝铺有月事巾,才打算来瞧,这下彻底把唐梨和袁宝婵恨上,也不买月事巾了,恶狠狠骂道:
“一个破店能有什么好东西,堂堂司马家的小姐,像个没见过世面的村姑!呸!”
骂完当即吩咐车夫赶车回家。
唐梨这边并不知道钱杏儿怎么骂自己,考虑到第二天绣坊就建好,她白天开车去市里,买一些开业用的东西,打算晚上搞个简单的开业仪式。
她买了两箱礼花炮。
再找林心妍定一个五十寸的大蛋糕,保证每个新入职的绣娘都能吃到,到场观礼的村民也有份。
现代女孩子爱喝奶茶,古代绣娘应该也抗拒不了。
唐梨定了五十份奶茶,再买点猪肉脯、肉干、卤味、糖果、果冻之类的,还有饮料和啤酒。
这些东西就把后备箱和后车厢都塞满,再买就装不下了,唐梨这才开车回家。
傍晚的时候,林心妍那边派车送来蛋糕,唐梨摆在屋里,等一会儿穿越过去再让人搬去绣坊那边。
绣坊己经建好了,因为无需动土,地方并不脏,慕胥还让人铺了地砖。
太奶奶最终选出三十名绣娘。
晚上唐梨一来,她带着绣娘们过来见唐梨。
并向唐梨汇报:“她们针线技法精湛,每人都可以独立完成一件衣裳。”
唐梨看到几个熟面孔,朱奶奶、曾阿牛的媳妇李二娘等人也在。
微微颔首:“太奶奶挑选的人,我放心。大家都是有手艺的人,我也不会亏待大家。”
先前唐梨没说工钱,大家心里其实是没底的。
毕竟这年头大家饭都吃不起,手里能有几个钱买衣裳?
都是缝缝补补能穿就将就穿。
听唐梨这么说,绣娘们都拉长了耳朵仔细听。
“绣坊固定绣娘每月有一两银子底薪,每做完一件绣品,额外有一成的提成,提成按绣品价格计算。”
至于太奶奶,是管理岗加技术岗,唐梨给了每月五两银子,外加每件衣服的提成。
大家对工钱都很满意。
现在地里己经没活儿,偶尔一两个月能接到一单富贵人家做衣裳的活儿,都要烧高香。
如今每月有一两固定收入,至少一家吃穿是不愁了。
大家还不知道日后能接到多少活,对提成倒没多大期待。
唐梨不担心。
在现代,纯手工做的衣服己经不多见,何况是样式考究不会出错的汉服。
这个赛道放现代几乎没对手。
只要把品牌宣传出去,起飞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