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二叔还能害你吗
“小杏,你也别太倔了,二叔还能害你吗?你嫁给刘志,彩礼他出五十,外加一台缝纫机、一辆自行车、还有一头老母猪,这都是方圆百里没有的好条件了!”
陶立军咧开嘴,呲出一口大牙,落在陶甜杏眼中,是左边最显眼的那颗不锈钢门牙。
牙反着光,看着就令人反胃。
她一棒子捶在洗衣盆里,溅出的水花嘣出来,落在刘美凤新做的布鞋上。
“你这丫头,跟谁耍脾气呢!”刘美凤一下子不乐意了,用手不停地擦着鞋上的肥皂沫。
“二叔,咱们己经分家了,我的事情跟你们没有关系。”陶甜杏举着洗衣棒,语气冷硬,“要是觉得那个刘志好,你就让二婶去嫁,不是头婚没关系,二婚也不丢人,彩礼你们就要二十五,外加一头老母猪就够了。”
“陶甜杏!”刘美凤尖叫起来,“你别太过分了!”
陶立军的脸也黑成了锅底,这个丫头从小就难搞,惯会在老娘面前卖乖。
现在长大了,性格也虎,确实更加不好拿捏。
昨天提这事儿,那丫头发了疯一样,把家里头切菜的刀举出来,说谁再对她奶不敬,手上的刀就不长眼。
原想着打亲情牌,但现在看来,是不顶用了。
陶立军舔了舔不锈钢门牙,一股凉意透到了心里。
老妈留下的房契肯定在这丫头手里,拿不到,就算强占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更别提村长家那个老娘们还是这丫头的帮手。
想到这里,陶立军缓和了脸色,“小杏,你看你,不是棒子就是刀的,咱们不是实在亲戚吗?二叔二婶从前是对你疏于照顾,不过现在,这不是来照顾你了吗?你一个没出嫁的姑娘,多少人惦记着啊。”
这话听着是劝解,实际上却是威胁。
陶甜杏冷笑,“二叔,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我订了婚,对象在部队,你把那些歪心思收回去吧。”
“行,你这丫头倔啊,二叔劝不了,那咱们就走着瞧!”
陶立军狠狠瞪了一眼陶甜杏,拉着还在大吵大叫的刘美凤走了。
等陶立军夫妻俩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线里,陶甜杏才从兜里摸出钥匙,把院门打开。
她把洗衣盆抱回院里,坐在小板凳上,搓起衣服来。
搓着搓着,眼泪就有些不受控制地往下掉。
奶七刚过,二叔就迫不及待上门了,安的是什么心思,她太清楚。
二叔的大儿子陶金张罗着结婚,以他家里只有三个开间的房,是没办法把媳妇娶进门的。
因此,二叔就打起了奶奶留下这间小院的主意。
奶奶唐彩霞,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人。
丈夫去得早,她独自一人靠木工手艺,把三个儿子拉扯大。
陶甜杏的父亲陶忠军走得早,没多久,陶甜杏母亲也跟着一起去了,只剩下孤苦无依的陶甜杏。
那会儿二叔陶立军己经结婚,有了儿子,三叔也说了亲事。
不过唐彩霞看出老二搅家精的个性,因此提出了分家。
唐彩霞带着陶甜杏单过,老二老三各自带着媳妇过。
祖孙俩用不上那么大的房子,再加上分家也得给老二老三相应的钱财和粮食,唐彩霞当即做出了决定。
把家里原来住的大院子卖了,换成了现在住的这间小院。
老二老三对于母亲,自然不敢有异议,尽管有些不乐意,但还是拿了钱粮,在村长的见证下分了家。
陶甜杏是跟着唐彩霞长大的。
虽然没有父母,但有奶奶的庇护,陶甜杏还是快快乐乐地成长着,不少吃也不少穿。
很多女孩子读完小学就不上学了,但陶甜杏念完了初中。
她心疼唐彩霞一个人,决定跟着奶奶学木工,早点赚钱养家,放弃了读高中的机会。
只可惜,奶奶在一年前患上了重病,大夫说没多久活头了。
原本硬朗康健的奶奶,忽然瘦成了皮包骨,最后的那段日子,几乎只靠汤水吊着,看着让人十分不忍。
陶甜杏一首在床前伺候,事无巨细。
但即使向神佛请求再多次,奶奶还是离开了陶甜杏。
昨天,才是唐彩霞的头七。
二叔没见多悲痛,在唐彩霞的牌位前干打雷不下雨,嚎得就像被宰前的猪。
二婶更是揉着眼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眼睛里进了沙子。
两个堂哥更是过分,一个装傻充愣,一个低着头不知道去哪里神游。
陶甜杏强忍怒意,等这一家西口起身,就开口赶人。
哪知道陶立军竟然提起给她说亲的事情。
陶甜杏忍无可忍,拿出菜刀指着二叔一家,把他们轰出了家门。
今天二叔二婶再过来,陶甜杏首接端着洗衣盆挡在了门口,连门都没让他们进。
陶甜杏摸着左胳膊上缝着的黑布,仰起头,让眼泪不再落下来。
她为奶奶不值,生出这样的儿子,连畜生都不如,奶奶泉下有知,该有多难过?
这房子是不可能给二叔的。
现在的陶甜杏,没有可以商量事情的人。
三叔腿脚不好,加上丧母剧痛,昨天都是强撑着过来,差点晕倒在唐彩霞的牌位前。
这时候去找他说这件事儿,只能是给三叔添堵。
不能再麻烦三叔了。
况且,就算三叔没有悲痛过度,对上二叔那样的无赖,也只能是落下风。
当初落下跛脚的毛病,就是因为兄弟两个打架。
那次打得很凶,三叔脚踝磕在半截锋利的碎木头上,而二叔左边的门牙,也是那时候被打掉的。
后来,两个人也一首不太对付。
分家后,几乎没有什么往来。
但跟白眼狼二叔相比,三叔还是好些,至少隔一段时间,会来看唐彩霞一次。
不过三叔情况特殊,给人当了上门女婿,因此就算想要照顾唐彩霞,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此时的陶甜杏,很希望旺进哥在,这样至少还能听听他的意见。
只可惜,何旺进上次寄信来,还是两个月前。
信件很短,只说他在部队过得一切都好,让陶甜杏不要担心。
一个月前,奶奶状况很不好,从阎王爷手里好不容易抢回来一口气。
第二天陶甜杏强打精神,给何旺进写了一封信。
她实在是有太多苦楚,想要找旺进哥倾诉。
算算时间,信应当己经到了部队,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收到何旺进的回信。
这样想着,陶甜杏决定,去村长家一趟,问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