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喜和小春花都住在了江宴清的院子里。
四喜的稳刀太过引人注意,报仇回来之后,她就将刀收入刀鞘,收在了自已的床头。江宴清怕她不习惯,寻思着给她另外找一把趁手的武器。
这方面她不懂,就带她去找了陈进。
对陈进她也没有隐瞒,直言了四喜的身份,陈进闻言惊叹不已。对四喜多了几分的亲近,两人交谈下来竟然十分的投缘,颇有种忘年交的意味。
陈进人也爽快,当下就答应下了这件事,江宴清也不吝啬,直言找到趁手的武器,从她的私人账户里支账即可。
四喜起初在丞相府还有些不习惯,她在江湖跟着自已的爹到处流浪惯了,此番安定下来,竟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可江宴清给她的感觉和其他的官家小姐又完全不一样,不娇气,也没什么架子,好似也从未吩咐过她做什么,尽管让她觉得自已好像变得无所事事了,可却又让她十分的舒适。而她在这和陈进也十分的投缘,两人时常会切磋武艺,偶尔也会一起教导小姐武功。
尽管进展缓慢,可她发现,小姐在武学一事上却天赋卓绝。
大多数的练武招式,小姐几遍就能完全记住,不过她觉得刀不适合自已的小姐,便合计着陈进先让小姐学些轻功,日后若是有什么危险,能跑才是最重要的。
*
江宴清最近的钱袋子在极速的萎缩,她有些难过。
之后开销可能还会更大,这样想着,觉得赚钱的事情,刻不容缓了。
虽然想着赚钱,但是江宴清并没有付诸行动,因为开酒楼之类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容易,她本身也不是金融出身,也没有金手指,所以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加上不想太过引人注目,超时代的东西她也不愿意展示,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她深刻明白。
倒是这几日同四喜和陈进一直探讨着江湖趣事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传闻中的雾隐门的试炼开始了。
说起这个试炼,据说是雾隐门针对弟子的试炼,通过试炼提升自已在雾隐门的地位,雾隐门有四使,十二杀位,以及各种长老和堂下的弟子。
晋升的方式除了门内试炼,还有就是任务试炼,雾隐门的任务不外乎以刺杀为主。当然也有其他的收集情报或者另外的任务,但是主要的还是刺杀。
所以听闻雾隐门的试炼要开始,江湖上人人自危,人心惶惶,就连帝都的一些官员都如同惊弓之鸟,就怕这雾隐门的刺杀任务掉到自已的头上来。
虽然雾隐门甚少接受刺杀朝廷官员的任务,但是也并非没有。
自古以来朝廷和江湖泾渭分明,可到底都是一个天下,要说分开,也不可能,尽管在《天武凰图》这本文里,对江湖的描述并不多,可江宴清却十分的向往。
特别是在陈进的耳濡目染之下,更想着日后男女主坐稳这天下之后,自已大概也可以不用困于这帝都,游荡一番这大好河山,做不成侠客,做做平凡的人足矣。
江湖中雾隐门的试炼并未在帝都掀起轩然大波,对于皇室成员,或者对于皇帝皇子这种地位的人而言,江湖之人都不过是一些草莽罢了,对于江山社稷起不了什么波澜。
所以试炼什么的他们根本不会放在心上,更不可能觉得对他们而言这有什么重要的。
就连原文之中,都没有对于这个试炼的任何描述,所以就连江宴清自已也不知道对这个玩意如何去定位,但是听陈进以及四喜说起来觉得颇有意思。
随之而来的便是帝都一年一度的皇家围猎。
以往这种活动江宴清都没去参加过,就连去年的那一次,她也是因为名声在外,没有脸去参加。而每年的狩猎活动可以称之为皇家团建,大多数在京官员和适龄的子女都是可以参加的。
但是今年不同,今年的这场围猎将会有一场刺杀,是针对当今皇帝的刺杀,当然她会知道得益于她知晓原文的金手指。
而这场刺杀来源于西凉国。
西凉国,也就是原先的梁国,梁国覆灭之后,新皇帝改朝换代为西凉。
西凉人多地广,可资源却不怎么丰富,从还是梁国那时候开始便同现在的天武皇朝之间有战乱纷争,特别是在秋末初冬的时候,因为西凉气候寒冷,农作物在冬日里存活不了。
为了生存,经常骚扰天武朝边境,烧杀掳掠,抢夺粮食过冬。
尽管在以前天武皇朝试图用交换资源以及通商手段来沟通处理,但是西凉说到底是蛮族,能用抢夺的方式,自然不会想那些,后来有朝臣武将建议开战,但当时的皇帝又怕真的开战劳民伤财,所以就一直未有效的制止。
就江宴清的上帝视角来说,这些背景多少有些bug,但是架空嘛,一切都是为了主角服务。直到这本书最后三皇子楚天行继承天武皇帝之位,御驾亲征之下,四海统一,灭三国,和天下。
但是在这之前,其余三国小动作大动作的都不少。
这次的的刺杀在文里的描述,是西凉在天武的细作的一场阴谋,除了确实是为了刺杀天武皇帝之外,也是想趁机把这次刺杀的罪责嫁祸给楚天行,这样不仅仅可以动摇天武帝国的统治,更甚至可能借机除去一个皇子,皇朝动乱,他们便可以伺机行动。如此一石三鸟的计策当真是好算计。
在已经偏离了主线的现在,不晓得这关,楚天行能否顺利通过呢。
原文里,这场刺杀确实给楚天行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不过也是因为这一场的刺杀,男女主的感情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且,女主因为救了皇帝的命,医术方面名声大噪之外,还受到了各种嘉奖。
既然是皇家团建,他们丞相一家子自然都是在受邀之列。这次的皇帝似乎为了彰显恩德,允许官员们的庶子庶女也可参与,明面上是这样说,但是为了顾及颜面,大多数人应该会选择不让庶子庶女们参加这种盛会而丢了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