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 第12章魏国:震惊!舔狗杀人了!

第12章魏国:震惊!舔狗杀人了!

加入书架
书名: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作者:
画凌烟
本章字数:
8246
更新时间:
2024-11-13

大夏太康五年二月二十六日,徐州彭城。

“你确定?”徐州总督陆康用一种震惊的眼神看着自已的心腹秦路,那样子仿佛秦路刚才告诉他昨晚睡了几头老母猪一样。

“确定了,这个消息已经传开,魏铭的人头就挂在朱雀门,内部来的消息,也多次证明了。”

“韩帅终于想通了!”陆康深吸了一口气,难以保持往日的平静。

“陆军门,这事好像是陛下干的。”

陆康露出不屑一顾的笑容,摇了摇头:“不可能的,他已经废了。你现在通知下去,让他们做好准备,我们要随时响应韩帅!”

陆康话音刚落,外面便传来通报:“陆军门,圣旨到!”

陆康微微蹙眉,露出疑惑。

“陆军门,先接旨。”

不多时,京师的内侍过来了,宣读了圣旨,又交给陆康一份韩世忠的亲笔信。

“陆军门,从韩帅的信来看,真的是陛下诛杀了魏铭!”

“这你就不懂了,韩帅是给那个昏君留点面子!”

“这……难道韩帅真的反……”

“什么叫反,太祖皇帝打下来的基业,被那个昏君败完了,这几年死了多少人!”陆康面色发冷,“我们应该跟随韩帅,再造乾坤!”

“这京师还去吗?”

“去!备马,带好人,京师的奸臣杀得还不够!”陆康拿起案上的刀,神色冷峻。

“军门这是要……”

“当时是回京再杀他个人头滚滚!”

大夏太康五年三月初一,魏国,梁京城。

魏国皇帝魏崇延端坐在最上面,他扫视一转群臣,意气风发,说道:“前线传来消息,契丹人十日前攻打易县,掳走了三万多人,契丹人最近两年越来越嚣张!朕想对契丹用兵,诸位怎么看?”

“陛下,臣以为现在用兵的时机尚未到。”一个青年男子站出来,他穿着一身玄色官袍,面容俊朗,举止得体。

“契丹人三番五次叩关,越发肆无忌惮!朕若再忍让,岂不是要被天下人笑话!”

“契丹兵力强悍,想要击败契丹并非易事,需要时间,从全局来看,先南后北,才能一统天下!”青年男子说道。

“信陵君,此言差矣!”另一个人站了出来,“南面的夏国,已经苟延残喘,即将亡国,根本不足为虑,只待公主与五皇子慢慢敲骨吸髓,快则一年,慢则三年,夏国必亡,陛下现在就算发兵讨伐契丹人,夏国不但不会发兵,还会再给我们十万兵马,这件事公主不是已经发来情报了么!还有三百万两!”

这个说话的男子大约五十出头,身姿挺拔,面容威严,声音不怒自威。

他说这话,引起了其他人的哄笑。

笑的自然不是他,而是愿意给魏国三百万两和十万大军的李彦。

“有夏国皇帝全力支持我们,信陵君你何必在这里危言耸听呢!”

“右相这话说得有点早了。“信陵君魏无忌淡淡笑道,“兔子急了还咬人,关键时刻万一出了问题呢?夏国内部还有一批主战派潜伏,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兵力,又还有韩世忠那样的人在。若我们贸然跟契丹开战,韩世忠等人趁机夺权,又该怎么办?”

“哈哈哈,难道夏国还能翻盘?”右相贾政道笑出声来,“夏国那个昏君,将江山拱手让人,已经不足为惧。若再容忍契丹在边关掠夺人口,此后必是大患,现在应该及时发兵征讨!”

“右相说得对!是时候发兵,教训教训契丹人了!”魏帝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那是一个胜利者该有的笑容,“夏国已经被掏得千疮百孔,剩下一具空壳,确实不足为惧,夏国皇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草包而已,韩世忠也已经半死不活,信陵君多虑了!”

魏帝话音刚落,殿外隐约传来声音:“陛下……报,急报……急报……”

殿内大臣们似乎也听见了,但以为听错了。

因为这种急报,一般都不直接送到皇帝与大臣议政的大殿。

除非十万火急。

大臣们不约而同望出去,脸上露出了疑惑。

“难道契丹人再次叩关!”

有大臣说道。

“来得正好,我朝正好可以发兵!”

“……”

不多时,传令兵已经飞奔到殿门口。

内侍赶紧去殿门口准备接过急报,但传令兵却气喘吁吁地说道:“陛下,江宁急报,五皇子他……五皇子被夏国国主斩首示众!”

刚才还有说有笑的大殿内瞬间一片死寂,只剩下传令兵的回声。

走到传令兵面前的内侍也震惊地止住了脚步,甚至忘记接过急报了。

不知过了多久,魏帝霍然而起,瞪大眼睛,愤怒地质问:“你说什么!”

魏帝一声怒吼,内侍赶紧将急报接过来,转身快速走过去。

“五皇子被夏国国主斩首示众!”

传令兵重复了一次。

这一次殿内的大臣们才回过神来,顿时一片哗然,纷纷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这这……这怎么可能……

急报送到了魏帝手中,魏帝皱起眉头看完,将急报砸在地上,然后掀翻了桌子。

“好大的胆子!好大的胆子!是谁给他的胆子!传朕命令,立刻调集南线所有兵力,朕要将夏国夷为平地!”

信陵君站出来道:“主上不可怒而兴师!”

“朕的儿子,你的侄子,死了!”

“臣知道,臣也很难过,但愤怒不能解决问题。”

群臣也道:“请陛下息怒!”

魏帝深吸了一口气,紧紧握住拳头,盯着信陵君,过了好一会儿,这才重新坐下来,闭上眼睛,片刻后沉下心来。

在魏帝的示意下,内侍将这份情报读了一遍。

大殿内短暂的死寂后,便是议论,议论中带着诧异。

“陛下,是否情报有误?”贾政道说道。

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在所有魏国君臣眼里,夏国皇帝是一只让人瞧不起的舔狗。

卑微的舔狗,舔都来不及,怎么还动手杀人了咧?

“情报不会有误。”魏无忌面色凝重地说道,“如此重大的事情,更不会有误。”

魏帝叹了口气,眼中的痛苦难以掩饰,说道:“契丹一事先放着,朕要集重兵南下,诸位商量一个对策吧!”

这一下子从打契丹转到灭夏,大臣们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陛下!”

“信陵君,你不要反对了,朕这一次必须灭夏!”

“臣不是反对灭夏,夏国杀死五皇子,说明我们之前的策略已经失败,夏国此时羸弱,我们的确可以发兵了!”魏无忌说道,“不过情报里并没有公主的消息,我们发兵之前,还是应该顾及公主安危的。”

“五皇子已经死了,信陵君难道认为公主殿下还能活吗?”贾政道站出来,语气中愤慨,“现在就应该立刻发兵南下,兵贵神速!”

“右相是要害死公主殿下?”魏无忌冷声说道。

魏帝犹豫起来。

魏芸这些年来,功劳非常大。

魏国短时间内快速崛起,有几点原因:

一是魏无忌在魏国内部推行土地改革,采用均田制和府兵制结合的新政,大大减缓了民间压力,也为魏国减少了军费开支的同时,增加兵额,有了非常强悍的战斗力。

多次将南下的辽军逼退到幽州地界,同时三次击败晋国,夺取了北方战略要地云中,获得了更广的战略延展空间和大量的战马。

二则是魏芸和魏铭在夏国,不断掏空夏国国力,拿到大量的城池、人口和土地,以及资源,极大充实了国库。

可以说,魏无忌、魏芸和魏铭,这三个人对魏国崛起贡献是最大的。

以至于魏国朝堂上有传言,等魏铭回京之时,便是太子礼让储君之日。

魏铭不仅仅有极大的功劳,更大功劳者魏无忌也是鼎力支持他的。

而右相贾政道则是太子党,是与魏无忌水火不容的。

站在贾政道的角度,魏铭死的太及时了,至于魏芸,最好也不好回来了。

“陛下,在发兵南下之前,臣认为应该先明白一件事。”贾政道说道。

“何事?”

“夏国国主在过去五年,一直对公主殿下百依百顺,要什么都给,五皇子更是位高权重。为何突然夏国国主要下杀手?”

贾政道此话一出,大殿内群臣再一次纷纷议论起来。

这也是所有人最想不通的地方。

之前明明已经舔到卑微如尘土,听说一天不舔就茶不思饭不想。

怎么突然直接下杀手了?

魏帝也甚是疑惑。

“臣猜测,是夏国内部的强权派趁着五皇子和公主殿下疏忽,擅自夺权,情报里说韩世忠回京了,这就是最好的说明!”

“卿之意是韩世忠已经控制了大夏朝堂?”

“看起来是夏国国主杀人,其实背后就是韩世忠指使!”贾政道叹了口气,用一种极其凝重的语气说道,“陛下,还记得当年李恪是如何崛起的吗?”

一提到李恪,连魏帝都面色大变。

那是他永远的噩梦,还好那个噩梦已经离开了人间。

“如果是韩世忠主导了夏国局势,恐怕不妙。”魏崇延露出悔恨的神色,“当初应该杀了韩世忠的!”

“陛下,虽然韩世忠主导了夏国局势,但今时不同往日。”魏无忌说道,“我朝内部更加稳定,国库比过去更加充盈,士兵比过去更加勇敢,兵戈和战马也比过去更多。而且韩世忠在江宁,江宁公卿士大夫浑浑噩噩,对他有极大的阻力。当年李恪能快速崛起,其实是因为我们击溃了吴国的旧官僚,反而成全了李恪!”

魏崇延点了点头,觉得魏无忌说到的要点。

他是非常敬佩自已这个最小的弟弟的。

这个弟弟对政治、时局、政策和民生的理解,当今没有几个人能比得过他。

贾政道立刻说道:“陛下,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该快速南下,若悬而不决,给了韩世忠清理内部的时间,灭夏必然受阻!”

“信陵君,你认为呢?”

“即便立刻南下,要调集大军,至少也要两三个月时间。臣认为应该派人去谈判,先救回公主殿下。”

“不必,宋州尚有精兵十万!”贾政道强势说道,“只需要调遣这十万大军,可破夏国防线!”

“破哪一边?”信陵君问道,“剑门关防线?”

“信陵君到底在怕什么?”

“我说过了,公主殿下还在江宁。”

“为了陛下的千秋大业,任何人都是可以牺牲的!”贾政道直言不讳地说道,“包括老夫在内!”

“你是想要陛下陷入不仁不义之中吗?”魏无忌冷声道,“我朝以仁德治天下,若不救公主,传出去,天下人如何看待陛下!”

“好了,朕不会不管朕的芸儿的!”魏崇延说道,“夏国早已千疮百孔,韩世忠也不过一介武夫,不必多虑。”

他又对群臣说:“都下去吧,右相和信陵君留下。”

“臣等告退。”

等大臣们离开,魏帝对魏无忌说道:“朕记得之前芸儿的情报说,夏国三镇总督已经全部投靠我们?”

“是的,徐州总督陆康,宋州总督周衍,秦州总督韦眘。”

“这就好办,其余各州无需增加兵马,宋州现在十万大军足矣。”魏崇延冷笑道,“第一步先联络这三个人,快速瓦解夏国江北边防。第二步在宋州剑门渡口以水师封锁江道。第三步使者抵达江宁,再谈判,要回人!第四步,发兵灭夏!”

“若夏国不放人呢?”魏无忌问道。

“不放人就发兵!朕不信他们敢动芸儿!”

“陛下圣明!”贾政道立刻道,“大势已成,韩世忠即便掌权,也来不及了!除非他像当年李恪那样掌握秦州兵马,可惜秦州已经在我们手中!宋州和徐州的防线都在我们手里了!”

“信陵君。”

“臣在。”

“你派人去联络夏国三镇总督,虽然这三个人已经表态,但下面的人未必,意味着这三个人可能随时反水,所以务必要快!只要他们带兵投诚,无论提出什么样的条件,全部答应,朕要兵不血刃瓦解夏国所有防御!”

“是!”

魏崇延看着贾政道说道:“你现在赶往宋州,主持那十万大军,拿下睢阳城,朕要你半个月之内掌握剑门关!”

“臣领命!”

也是在太康五年三月初一,在魏国君臣商议的时候,刘文静赶到了宋州睢阳城。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