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将油豆皮做成响铃卷。
将买来的油豆皮切成合适的大小,锅里油热到八成后,用筷子卷住豆皮一端,放进油锅里,过两三下油,等油豆皮完全炸开起泡,用筷子卷成卷,取出来放凉就成了。
杜梨依次做了三个小竹篮,将明天要卖的也做了出来。
“这就是响铃卷?好香啊!”
“瞧着都可以直接吃,一定很好吃!”
屋里飘着油和豆腐混合的香味,对小前半辈子都很少闻到油腥味的杜越和杜糖来说,一点都不腻,反而馋得紧。
两双眼睛直勾勾盯着篮子里的响铃卷,还没吃,肚中馋虫已经在作怪。
杜梨见两人这可爱模样,忍不住笑着解释:“是熟的,可以直接吃,不过这样没有味道,一般是放在火锅里,沾满汤汁了才好吃。”
原来是这样。
两人没见过火锅,便是想问,也不知从何问起。
“不过如今没有火锅,今天我做响铃卷三吃给你们尝。”
“好!”
听到姐姐要做好吃的,两人眼睛一亮,早将心中疑问抛去脑后。
食材有限,杜梨决定做响铃卷酿肉、五花肉白菜响铃卷焖锅以及完全素菜的响铃卷豆芽煲。
“小越,你看着火,糖儿,你帮姐姐泡一下方才炸好的响铃卷。”
“好。”
杜越和杜糖爽快答应,两人分工合作。
第一道是响铃卷酿肉。
这道菜的关键是酱汁。
因为这时候还没有耗油,杜梨只得用酱油、少许豆瓣酱、少许盐、糖和淀粉调匀,再加少许芝麻香油增加风味。
这个酱汁一会儿后面两道菜都要用,她便多调了一些。
沾过水的响铃卷打开,调好味的肉沫平铺在摊开的豆皮上卷起来,放进油锅里小火慢煎。
煎至两面金黄再将调好的酱料下进锅里,盖上锅盖焖煮,无需收汁,咕嘟咕嘟滚了后,撒上小把野葱点缀出锅。
响铃卷完全吸收了酱汁,色泽金黄中夹带着料汁的浓稠,光看着便让人食欲大增。
还没吃,杜越杜糖就两眼放光。
第二道是五花肉白菜响铃卷焖锅。
五花肉切成薄片,和白菜一起放在展开的响铃卷上卷起来,下锅撒上调好的酱汁焖煮。
这道菜因为加了白菜,肉香夹杂着白菜的清香,并不油腻,反而很。
第三道很简单,响铃卷豆芽菜煲。
同样的方法将豆芽卷起来,放进锅里,加点水没过食材,煮开后将调好的料汁下进锅里焖个两分钟撒上葱花便可出锅。
“没想到看起来简单的豆皮,竟能做出这么多道菜。”
杜糖好奇,豆皮不但能做很多菜,看起来还很好吃。
“叫奶奶来,咱们中午就简单吃吧。”
“嗯。”杜糖脆声答应,转身去屋里扶奶奶出来。
这不简单了。荤素都有,油水也很足,便是村里最有钱的李叔家,也不能像家里这样吃呢。
杜越一脸满足,将家人的碗筷洗净摆在院里的木桌上。
“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吃法呢。”
别说是杜越和杜堂,便是杜老太,也是赞不绝口。
响铃卷吸满了汤汁,一口咬下去,豆腐的清香和肉类的油脂在口腔绽放,味道浓郁,软嫩爆汁,让人吃了还想吃。
杜越满足地将嘴里的食物吞进去,抹了嘴角一把油,满眼崇敬道:“是姐姐厨艺厉害,任何东西经过姐姐的手,都会变得美味无比。”
可惜这个时代食材和调料都有限,不然她可以每天做不同的菜给家人尝。
杜梨有些遗憾,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朝家人笑道:“喜欢吃就多吃点儿。”
“姐姐也吃。”
杜糖见姐姐碗里还没夹菜,忙将一块她认为最好吃的肉酿响铃卷夹进杜梨碗里。
又往杜老太碗里夹一块:“奶奶也吃。”
杜老太笑呵呵,“你们也吃,多吃点儿长身体。”
一家人和乐融融,很快便将三盘菜吃光。
杜越和杜糖是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今每天饭菜管够,两人脸颊上有肉了,气色也红润起来。
每天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干活也不怕累。
刚吃完午饭休息一会儿,都不用杜梨吩咐,两人便挽起袖子开始洗菜。
杜梨看在眼里,心中欣慰。
卖串串只是暂时,她会赚更多的钱,改善家里的生活。
一家人的劲都往一处使,做起活来也快,天黑之前,他们便将第二天的食材和肉类都准备出来。
第二天早起装好车后,依然是杜老太在家休息,杜梨带着杜越杜糖推车出摊。
有了前两天的经验,杜梨尽量选一些住着外地客商,以及一些在衙门有差事或是中等收入人家所住的小巷,这样的人家花得起钱,也愿意尝试新的口味。
杜梨如今也放得开,每到一处地方,就和弟妹轮流叫卖。
巷子里的人家纷纷打开门瞧热闹。
看杜梨的推车干净卫生,又是年轻热情的小娘子,在她一番推销之下,几乎出来看的人家都买了。
吃过的,没说不好吃的。
就连杨宅的张婆子,没等杜梨到他们的巷子,便急急跑来。
“我家小少爷说,以后每餐都要有小娘子的串串,这不,一早上什么都没吃,就等着小娘子出摊呢。”
虽然他们出摊早,可一路上从别的巷子卖过来,这时候太阳已经升得高高的,杜梨估摸着已经到十点,也难为那家小少爷。
便笑着推荐:“婶娘试一下这个响铃卷,荤素的都有,可以拿回去让你家小少爷也尝尝看。”
来之前主家娘子就交代她多买点儿,杨家不缺这点钱,小少爷吃得高兴最重要。
张婆子有了主家娘子的话,心中定定的,爽快道:“成,小娘子各给我来五串。其余小少爷爱吃的鱼丸、香菇丸、鸡腿,各五串。”
“好嘞,这就给婶娘打包。”
杜越杜糖咧开嘴,两人分工合作,一人用荷叶包辣的,一人包不辣的。
张婆子想起小少爷的话,忙问:“我家小少爷还说小娘子这汤好喝,姑娘能否等我一会儿,好让我回去拿碗来盛点儿汤?”
这么大的回头客,这点小要求肯定要满足。
加上她买了许多,不好拿。杜梨给她盛了满满一碗汤,笑道:“不用婶娘来回跑,用我的碗给婶娘盛一点儿,我让弟弟给婶娘送过去。”
这敢情好,张婆子喜笑颜开,“如此甚好,多谢小娘子。”
“婶娘别客气,以后常来。”
“一定,我家小少爷可爱吃小娘子的串串呢。”
杜梨装了汤,将荷叶包好的串串交给杜越,吩咐他送去再拿碗回来。
这边杜梨和杜糖继续忙碌,这一波来了不少食客,都是尝了觉得不错的。
有妇人看到张婆子还能打包汤,便也想打包:“我也想盛点儿汤回去,也不用姑娘的碗,我家就在这路口,我回去拿自已的碗。”
那敢情好。
杜梨笑道:“没问题,婶子回去拿碗便是。”
妇人听了露出笑容,走前还夸道:“哎,我就说你这小姑娘会做买卖,爽快大方,嘴又甜。”
很快妇人就拿了家里的大碗来,杜梨给她盛了汤,妇人觉得杜梨爽快,又多买了十几串,并约定明日等她来了还要买。
这种优质回头客谁不爱,杜梨笑盈盈答应下来,热情将妇人送走。
此时杜越也从杨宅回来。
这一趟下来,不到中午,杜梨推车里的串串就卖去了大半。
“照这么下去,咱们今日又要早早收摊啦。”
杜糖抹了一把额头的细汗,脸上洋溢着喜悦,一点儿都不觉得累,反而越来越有干劲。
的确,今天开局不错。
加上他们今天走的几条巷子住户多,一人出手便是几十串。
剩下的如果不出意外,应该很快就能卖完。
不过杜梨还是想得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