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60,老娘不好惹
重生60,老娘不好惹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重生60,老娘不好惹 > 第34章 三龙的决心

第34章 三龙的决心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60,老娘不好惹
作者:
野芋叶
本章字数:
4084
更新时间:
2025-06-22

第 34 章:三龙的决心

月光透过窗棂,在赵三龙的枕边投下一片银霜。他盯着房梁上悬挂的草编蚂蚱,那是十岁那年娘用麦秸给他编的,如今早己褪成枯黄色。墙角的木箱里,整整齐齐叠着三套补丁摞补丁的衣裳,最底下压着半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页间夹着从旧报纸上剪下的火车时刻表。

“三龙,睡了吗?”二哥赵二虎的声音从门缝里挤进来,带着夜露的凉意。

赵三龙慌忙把剪报塞回书里:“还没。二哥有事?”

门吱呀推开,赵二虎端着一碗红糖水进来:“白天听你咳嗽,娘让我给你送这个。”他的目光扫过赵三龙泛红的眼尾,“是不是又在想那事儿?”

赵三龙接过碗,红糖水的甜腻混着姜末的辛辣刺激着鼻腔:“二哥,你说人活一辈子,是不是只能困在这巴掌大的地方?”

赵二虎在炕沿坐下,棉袄上还沾着茶水摊的柴火气:“爹走那年,我也想过要出去闯。后来娘病倒了,我背着她走了二十里山路去县城,才知道外面的世界不是咱们想的那样。”

赵三龙盯着碗里的姜片打转:“可咱们村的货郎老李,不也靠走街串巷发了财?他说大城市里连厕所都是瓷的。”

赵二虎突然攥住弟弟的手腕:“你知道老李的儿子怎么死的吗?去年他跟着商队去北边进货,遇上土匪,脑袋被挂在城墙上三天。”他的声音突然哽咽,“三龙,不是二哥不想让你出去,是这世道……”

赵三龙抽回手,姜片撞在碗沿发出清脆的声响:“所以就该认命?就该像你一样,一辈子守着那个破茶水摊?”

赵二虎站起身,碗底磕在炕桌上溅出几滴糖水:“认命?我不认!可咱娘怎么办?你看看她现在的样子,头发都白了一半。”他突然扯开衣襟,露出锁骨处的烫伤疤痕,“这是上个月给客人倒开水时烫的,我一声都没吭。为啥?就因为这茶水摊能让咱娘多吃口白面馒头!”

赵三龙看着二哥佝偻的背影消失在门后,滚烫的泪水砸在剪报上,把“北京”两个铅字晕染成模糊的墨团。窗外传来母亲咳嗽的声音,接着是竹篮落地的脆响。他摸黑走到窗边,看见月光下母亲正蹲在地上收拾散落的竹篾,白发在夜风里簌簌作响。

“娘,我来帮你。”赵三龙冲出门去。

苏秀兰摆了摆手:“你去睡吧,明早还要去镇里送货。”她的手掌被竹刺扎得通红,却仍在熟练地编织着竹篮,“三龙,你二哥说得对,外面的世界不是咱们能想象的。”

赵三龙蹲下身,指尖抚过母亲龟裂的掌心:“娘,你手上的茧子比篾刀还厚。”

苏秀兰笑了笑,眼角的皱纹像老树皮般堆叠:“等把这批货送出去,娘给你扯块蓝布做新衣裳。”她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单薄的肩膀在月光下颤抖如风中枯叶。

赵三龙突然抱住母亲,泪水浸湿了她补丁摞补丁的衣襟:“娘,我不走了。我就在家帮你编竹篮,哪儿也不去。”

苏秀兰轻轻推开他,从兜里掏出个油纸包:“这是你爹留下的怀表,本来想等你成家时给你。”怀表的铜壳早己斑驳,表盖上“为人民服务”的字样却依然清晰,“你爹当年在城里当学徒,就指着这块表看时辰。”

赵三龙接过怀表,表链上还残留着体温:“娘,你……”

“三龙,人活一世,总得为自己活一次。”苏秀兰突然按住儿子的肩膀,“要是真想去,就去吧。娘给你准备干粮。”

赵三龙愣住了。月光下,母亲的眼睛亮得惊人,仿佛藏着整个星空。

“可二哥说……”

“别听你二哥的。”苏秀兰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竹屑,“当年你爹要去闯关东,我也拦过他。后来他染病死在关外,我才知道,有些事错过了,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赵三龙攥紧了怀表,表针走动的滴答声震耳欲聋。他突然站起身,冲进屋里收拾行李。苏秀兰看着儿子忙碌的背影,从针线筐里取出个小布包,里面是晒干的野山参和半块银元。

“三龙,把这个带上。”苏秀兰把布包塞进儿子手里,“野山参能救命,银元留着应急。”

赵三龙看着母亲,突然扑通跪下:“娘,儿子不孝。”

苏秀兰扶起他,往他怀里塞了个温热的红薯:“路上吃。到了城里就去找你表舅,他在纺织厂当股长。”

赵三龙咬着红薯,甜糯的滋味混着咸涩的泪水。他背着行李走到村口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回头望去,母亲的身影在晨雾中渐渐模糊,却始终保持着挥手的姿势。

赵三龙摸了摸怀里的怀表,突然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转身看见二哥赵二虎正跌跌撞撞跑来,手里攥着个包袱。

“三龙,带上这个。”赵二虎喘着粗气,“里面有换洗衣裳和治水土不服的药。”

赵三龙接过包袱,触到夹层里硬硬的东西。他打开一看,是个用红绳系着的平安符,还有一张泛黄的车票。

“这是去省城的车票。”赵二虎避开弟弟的目光,“我托人买的。”

赵三龙突然抱住二哥:“二哥,谢谢你。”

赵二虎拍了拍弟弟的背:“到了城里就给家里写信。要是混不下去……”

“我会混出个人样的!”赵三龙挣脱怀抱,头也不回地跑向大路。

太阳从地平线跃出时,赵三龙己经坐在了南下的火车上。他贴着车窗,看着熟悉的村庄渐渐缩成一个黑点,突然发现兜里有张纸条。展开一看,是母亲的字迹:“三龙,不管走多远,记得回家的路。”

赵三龙把纸条贴在胸口,闭上了眼睛。火车轰鸣声中,他仿佛听见母亲在说:“三龙,去飞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