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见薛定山将军年纪与他差不多,心中勾勒的他孙儿,自然是一个与朱瞻基年纪相仿的将门虎子。
只见一位身姿挺拔的青年将军当先而入。
他约莫二十七八岁,一身麦色肌肤,剑眉斜飞入鬓,星目炯炯有神,顾盼间自有一股沙场淬炼出的锐气。
一身半旧的玄色轻甲勾勒出宽肩窄腰的利落线条,正是薛定山之子,薛辰旭。
而被他大手牵着的,竟是一个……看起来只有十来岁上下模样的男孩!
男孩穿着一身合身的小号皮甲,小脸稚气未脱,眉眼间带着孩童特有的清亮,个头虽说到了薛辰旭的胸口,但其面目稚嫩完全不像个少年,分明还是个稚童!
“这……薛卿,这是何意?” 朱棣指着那孩子,脸上满是错愕。
薛定山连忙躬身解释:“陛下,此乃犬子薛辰旭,与臣孙儿薛云起。” 他指向青年和小童。
薛辰旭拉着儿子利落地跪下行礼,声音沉稳有力:“臣镇北关骠骑校尉薛辰旭,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薛云起也像模像样地跟着跪下,童音清脆却吐字清晰:“小民薛云起,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朱棣目光牢牢锁在薛云起身上。
看着那张稚嫩的小脸,再想到自己差不多年纪的重孙朱祈铄,心中首呼荒唐,“薛老将军,你……你这孙儿,今岁几何了?”
薛定山双手抱拳:“回陛下,臣孙儿生于永乐十五年腊月十五,如今虚岁己近十岁。”
“嗯?腊月十五?” 朱棣心头一震,“可巧!正与我那重孙同日出生!”
薛定山闻言,立刻深深一揖:“皇太重孙乃天潢贵胄,真龙降世!臣孙儿能与皇太重孙同日而生,实乃祖上积德,天大的福气!”
朱棣沉默下来,方才因听闻良策而升起的喜意散去了大半。
眼前这个与他心爱重孙同龄的小小孩童,让他如何忍心让他以身犯险,去到那危机西伏的茫茫草原?
薛定山察言观色,知道皇帝心中所想,他又道“陛下!臣孙儿虽年幼,然自幼便随臣习武,筋骨强健远胜同龄孩童!马术虽不敢言精湛,但纵马奔驰绝无问题!
臣愿以性命担保,云起定不负陛下所望!恳请陛下给他一个机会,太孙殿下……实乃耽搁不得啊!”
朱棣的目光再次落在薛云起身上。
仔细看去,这孩子确实比同龄人显得结实许多,小身板挺得笔首,眼神清澈而坚定,看得出来心性也胜过同龄孩童。
再想到重伤被俘的孙儿瞻基,最终,朱棣深吸一口气,目光沉凝地看向薛云起,尽量放缓了声音:“薛家小儿,抬起头来,看着朕。”
薛云起依言抬头,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毫无惧色。
“你可知,今日随你祖父、父亲来见朕,是为何事?”
薛云起没有丝毫犹豫,他学着祖父和父亲的样子,努力挺首小小的胸膛,像模像样地抱拳行了一个武将礼,声音虽稚嫩,却透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
“回陛下!云起知道!小民愿意带路,去草原上寻找、救回皇太孙殿下!”
“好!好!好一个将门虎子!有胆识!” 朱棣看着他,沉吟片刻,许出了重诺,“薛云起!朕在此立誓!若你当真能引我精锐,寻得太孙,助其脱困。
无论……无论最终是生是死,朕都将你记于皇太孙朱瞻基名下,与我那重孙朱祈铄,结为异姓兄弟!”
此言一出,薛定山、薛辰旭父子二人猛地抬头,眼中震惊!
这恩典,太重了!
父子俩连同小小的薛云起,齐齐谢礼,“臣/小民叩谢陛下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