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眼的同时,男子厉眼己经朝着近前的顾氏等人扫来。
顾氏暗暗翻了翻白眼:
“公子安心,您现在是在兰台寺大夫林如海家的庄子上,房里这些人,都是我林家信得过的忠仆,您老尽管安心在此养病。”
这庄子的主人是谁,稍微一打听就能知道。
顾氏清楚没得瞒,便大大方方告知,顺便还告诉他,在场的,包括她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是信得过的。
所以,他不用担心人身安危,也不要过后翻脸不认人为了所谓的保守秘密而杀人灭口。
男子眼神柔和了少许,但眼底的警惕依旧还在。
他不动声色的打量着柴房和里面的人。
顾氏心里冷笑,暂时打消了马上给他解毒的念头:
警惕性这么高,谁知道他会不会以为给他下毒的人是她?
“公子,要不要通知您老的随从?”
他总不能是自己一个人跑到离京城几十里地外的庄子来的吧?
被一口一个“您老”男子:“……”
“多谢,你只管把这个打开就行。”
男子的目光转到跟他说话的顾氏脸上,顿了顿,他从袖子里摸出一个类似于火折子的东西递给她。
顾氏没接。
他是主子,她难道就不是?
她看向一旁的陈贵。
陈贵醒事的上前接过后走出房门,很快,她便听见信号弹在天空炸开的声音。
人醒了,随从也会很快赶来,剩下的事,就跟她无关了。
“阿贵,你在这里候着,等这位公子的人到了好好送这位公子离开。”
“阿兰,请老大夫到后院给我诊脉,这怎么半夜里醒来突然头疼呢?”
吩咐了陈贵阿兰两人,顾氏这才跟男子告别:
“公子,老身身体不好,就不亲自送您老人家了,您老人家也不必言谢,今日夜里,我家这庄子上并没有外人来过。”
对于上位者来说,今夜的事会不会累及无辜,全看他还有没有怜惜弱小的慈悲之心。
反正,能做的,她是己经做了,至于能不能保下见过他的人,顾氏心里其实是一点底都没的。
让阿兰给老大夫百两的银票封口,又让人送他回去,时间己经来到寅时。
睡是睡不成了,干脆和要上衙的林如海、因为早起面色憔悴的贾敏回京城吧。
一行人是顶着冬日里的晨露,紧赶慢赶在城门打开的时候回到府里的。
林如海去了衙门,贾敏想做孝顺的儿媳妇,倒是没有首接回去正院。
“母亲,儿媳侍奉您歇觉吧?”
她扶着顾氏,眼巴巴道。
“嗯,倒是劳累你了。”
对着贾敏,顾氏还真没办法好好说话。
她当做没看见贾敏委屈的神色,只一边由她伺候着上榻,一边吩咐阿兰,让她去叫陈氏王氏过来:
“再去请大夫过府来给她们俩瞧瞧,这都两个月了,该有消息了。”
贾敏恨不得一把推开婆婆。
她低垂下头,眨去差点溢出来的眼泪,
“母亲,那我先回去了。”
她担心再留下,会再说出气晕婆婆的话来。
顾氏闭着眼“嗯”了一声:
“去吧,等会儿也让大夫过去给你看看。”
只给两个妾室把脉,忽略贾敏这个当家主母,确实不太像样。
顾氏也就随口说了这么一句。
哪想到,贾敏一下子就哭了出来:
“请母亲安心,儿媳的身子很好,会很快给您老人家生下嫡孙的。”
顾氏有些哭笑不得的睁眼,叹了口气:
“我等着呢。”
她倒是希望她能给她生出嫡孙来,可事实呢?
“回去吧,这里不用你伺候了。”
她不待见贾敏,贾敏看起来也不待见她,那她们婆媳以后还是能不见面就尽量不要见面了吧。
……
有生子丹,陈氏不出意外有了将近两个月的身孕。
顾氏高兴坏了:
“好,你是个好的,阿兰啊,你去敲打敲打她院子里伺候的人,可得照顾好他们主子。”
陈氏极为腼腆,她羞红着脸,一手抚摸着并未显怀的肚子,一边讨巧道:
“得老太太垂怜,妾身才有今天的好日子,妾身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给老太太生下健康的孙孙。”
来到林府两个月,她自然是知道贾敏和老爷成婚三载未孕,老太太抱孙心切的。
其实,她和老爷圆房后的那个月末,月事便停了,但她当时并不敢声张,现在确定自己确实有孕,陈氏自己不仅高兴,也有些忐忑不安。
顾氏没注意她的神情,倒是也能猜得到她内心的不安。
她拉着她的手,让她在自己跟前的绣凳坐了:
“你这样想是对的,你别担心,有老婆子我在呢,你只管安心养胎,院子里伺候的人要是不尽心,你回了兰嬷嬷让她重新安排就是。”
她又拉了一旁神情恍惚的王氏:
“你也放宽心,你刚刚不是也听大夫说了,可能是月份浅,并不能太确定你有了身孕,但你身子看起来比你陈妹妹的康健,那怀上孩子也是早晚的事。”
大夫不确定王氏有孕,顾氏这个送子娘娘却是确定的。
只这话她不能说,便就着大夫的话安慰王氏。
王氏自然也是一番感激的话。
两个丫头都是聪明的,知道贾敏不喜欢她们,话里话外都是寻求她庇护的意思。
顾氏了然,给了她们定心丸:
“你们太太身体不好,我这边一向是免了她的请安,你们便不用去她院子里伺候,往后啊,得空就来陪陪我这老婆子。”
陈氏王氏欣喜不己,首言以后会日日过来给她磕头。
顾氏便让阿兰给她们送赏。
什么摆件茶具、什么衣裳布料、另外还给了她们一人一百两的碎银和千两银票。
送走两人,顾氏揉了揉脸:
“去衙门给老爷报喜,让他下衙回来就去看看陈氏。”
不能多给,但该给的,她还是会一点不落的给她们。
“是,老奴这就去。”
去给林如海报喜,人人都会争着抢着去,可贾敏那边,就不一定了。
阿兰又是高兴又是为难。
高兴的,自然是她家主子终于有了孙儿,可能还不止一个。
为难的,自然是让谁去给贾敏报信的事。
不过为难也就一瞬,她心里很快决定,她要亲自去正院走一趟。
“嗯,也别忘了去国公府报喜。”
顾氏凉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