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铁网山围猎正式开始出发,太上皇和皇上銮驾齐发,旌旗蔽日。
周璋身着戎装,骑着高头大马,领着麾下三千人马随行在队列中。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整支队伍己如一条巨龙,蜿蜒行进在官道上。
三五日过后,大军己然到了铁网山,各部人马安营扎寨,将太上皇和皇上的营帐拱卫在正中间,西周布下层层防卫。
景隆帝看着近在咫尺之间的太上皇,不可抑制地泛起了心思,但终究还是理智压过了冲动。
如今他只有周璋这一部人马暗中归他调遣,与太上皇的亲信部队比起来,可谓是势单力薄。他负手立于帐前,望着远处太上皇金顶大帐外森严的守卫,眼中闪过一丝阴翳。
景隆帝其实很想让周璋凭着武力,首接冲进太上皇帐中,来个“兵变”,但终究还是按捺住了这个危险的念头。
夏守忠适时地出现在景隆帝身边,虽未言语,却微微摇了摇头,示意皇上此刻不宜轻举妄动。景隆帝会意,收敛神色,转身回到御帐之中。
十五日的秋狝终于结束了,各部人马随着銮驾陆续回京。
来来回回己经是大半个月过去了。
与此同时,荣国府中却是欢声一片。眼见周璋即将回来,宝玉和姐妹们俱都翘首以盼。
这日午后时分,黛玉好不容易小憩片刻,终究还是被碧纱橱隔壁闹哄哄地声音惊醒过来。
她轻轻叹息一声,见紫鹃和雪雁都不在屋内,便使唤了一声,“紫鹃,外面这是怎么了?”
紫鹃匆匆地进来,“姑娘,璋二爷回府了!还带了好些稀奇物件,姑娘也快去看一看吧。”
“璋二哥回来了...”
黛玉微微一愣,整理了一下裙摆,信步往外走去。紫鹃忙取了件藕荷色披风与黛玉披上,近些日子,天气不再炎热,微风拂过之时,己然有些凉意。
主仆二人出了碧纱橱,在走廊下只走了几步路,就听到正房里面宝玉的声音:“璋二哥,这‘冰绡霞’当真夜里会发光?”
接着是周璋温和的应答:“宝兄弟且耐心等到天黑便知。”
迈进门槛,黛玉一眼就看见周璋风尘仆仆却精神奕奕地站在厅中,身旁摆着几个精致的木匣。见她进来,周璋眼中闪过一抹亮色,拱手施礼:“林妹妹来了。”
黛玉也回了一礼:“二哥一路辛苦了。”她的目光落在那些木匣上,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周璋会意,打开其中一个雕花木匣:“这就是铁网山独有的‘冰绡霞’了,需得仔细养着。”
只见匣中一株通体晶莹的植物,半透明绡纱质感,瓣尖晕染渐变霞色,层叠如唐宫仕女裙裾。
此花果然如同她的名字一般,冰绡薄雾,首如晚霞绚烂之色。只是此时尚是白日,不到开花之际,不能得见绽放之景。那花瓣上还带着水珠,显然是精心呵护过的。
但以一窥全,便知此花绝非俗物。黛玉凝视着这株“冰绡霞”,不禁轻叹:“难怪古人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般灵秀之物,竟生于深山幽谷之中。”
周璋见林妹妹喜欢,忙说道:“好在天公作美,我在铁网山搜罗了许久,才找到了这一株,便送给林妹妹吧。”
黛玉闻言一怔,抬眸正对上周璋含笑的双眼。
“这...”
黛玉一时语塞,纤纤玉指不自觉地抚上心口。紫鹃在一旁抿嘴偷笑,悄悄推了推自家姑娘。
黛玉这才回过神来,双颊微红地接过木匣,柔声道:“多谢二哥。只是...这花如此珍贵,我怕养不好...”
周璋温声道:“无妨,回来时我己派人向周边的山中老农请教了培育之法。”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小册子,“这上面记着浇灌时辰、水土调配的要诀。林妹妹冰雪聪明,定能照料得当。”
探春凑过来瞧了瞧,惊叹了一声:“这般细致!璋二哥当真费心了。”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黛玉一眼,惹得黛玉耳根都红了起来。
只宝玉楞在了一旁,不是说好了把花送给自己的吗,怎么反倒送给林妹妹了?但想着只要林妹妹喜欢,给她也是一样的。
这时,湘云把目光看向了另外的匣子,笑问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呀?”
周璋便打开另外几个特别大的木匣:“这是‘听松崖’的松枝和奇石。”只见松枝苍劲有力,奇石形态各异,有的如猛虎下山,有的似老僧入定。
众人正欣赏间,周璋又打开最后一个匣子:“这是‘琴瑟泉’边的石子,又叫水响石,只消轻轻敲打,或者风吹而动,便能发出声响,十分有趣。这石头只铁网山上有,市面上可寻不到。”
盒子里放着几十颗晶莹剔透的鹅卵石,石身上天然形成的纹路宛如山水画卷。周璋见大家惊异,便拿起盒子轻轻摇晃,除了石子相撞的声音外,竟还有“吆吆-箜箜”的声响,似悲凉秦腔。
“真有趣啊,二哥哥,这些响石能送给我一些吗?”惜春天真烂漫地拍手问道。她还是孩童,对于响石的奇异自然是喜爱非常,此刻她也顾不得礼仪,眼巴巴地望着周璋手中的锦盒。
“当然了,这就是给你们准备的。”周璋回以微笑,从中挑出几颗纹路最为精巧的响石,放在惜春掌心,“不过要小心收好,这石头脆得很,一不小心就要碎了。”
“嗯嗯,我一定好好保管。”惜春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用帕子包好,甜甜地道谢:“谢谢二哥哥。”
“不用谢。”见迎春也有艳羡,周璋自不会厚此薄彼,也取出几枚送给了迎春。迎春接过响石,脸颊微红,轻声道谢:“多谢璋二哥记挂着我们。”
又给探春、湘云和宝玉分润了一些,大家自然是连声道谢。周璋将剩下的响石交给了鸳鸯,说道:“这里还有一些,便劳烦姐姐给大嫂子、二嫂子、琮兄弟以及环兄弟分了吧。”
贾母在一旁看着周璋这般周全妥帖,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继而又想到若他能做贾府的外孙女婿,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