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农村姑娘赶海养家
90年代农村姑娘赶海养家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90年代农村姑娘赶海养家 > 第18章台风预警救了我的蟹笼

第18章台风预警救了我的蟹笼

加入书架
书名:
90年代农村姑娘赶海养家
作者:
孤单的木木
本章字数:
8090
更新时间:
2025-07-01

林菊香刚把最后一个蟹笼压进泥滩,远处的摩托声便撕开了夜雾。

车灯的白光像把锋利的刀,劈开滩涂上的朦胧,照见徐景行跨在自行车上的身影——他连雨衣都没穿,蓝布衫下摆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车筐里的牛皮纸文件袋鼓鼓囊囊。

"菊香!"他跳下车,鞋跟陷进泥里,却顾不上拔,抓着文件袋往她跟前跑,"快看看这个!"

林菊香首起腰,竹棍上的泥点子甩在裤脚。

徐景行的呼吸声比潮声还急,她能看见他额角的汗珠混着海风里的潮气,顺着下巴滴进领口。"怎么了?"她伸手去接文件袋,指尖触到他掌心的温度——比寻常高些,许是骑得太急。

"省气象台刚发来的云图。"徐景行扯了扯被风吹乱的领口,喉结上下滚动,"西南海面生成了热带低压,明天午后会转向北,沙江镇风力至少八级,可能夹带短时强降雨。"他翻开文件袋,抽出张画满曲线的纸,"我用镇里的油印机赶印的,你看这气压值......"

林菊香没接那张纸。

她盯着徐景行的眼睛——平日里总像沾着晨露的潭水,此刻却烧着团火。"你昨晚值夜班?"她突然问。

徐景行愣了下,低头扯了扯皱巴巴的袖口:"后半夜发现气压骤降,找老站长对了三次数据......"

"信你。"林菊香打断他,把竹棍往泥里一插,"我布了十六个蟹笼,最远的在三号礁附近。"她转身往滩涂深处走,红边灯在手里晃出个晃动的光圈,"得赶在涨潮前收回来。"

徐景行追上去,自行车歪在泥滩上也顾不上扶:"我帮你。"

"先找小翠。"林菊香脚步没停,"她在近岸布笼,带着蓝边灯。"她忽然顿住,侧耳听了听——远处的蓝灯还在闪,只是频率比先前快了些,"小丫头许是听见风声害怕,灯都晃不稳了。"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往近岸跑。

林菊香的胶鞋踩进泥坑,时"噗"地响;徐景行的皮鞋陷得更深,干脆脱了提在手里,赤脚踩在凉丝丝的泥滩上。

快到近岸时,蓝边灯的光突然剧烈晃动,像颗被风吹乱的星子。

"小翠!"林菊香喊了一嗓子。

"菊香姐!"小翠的声音带着哭腔,从灯影里钻出来,"泥滩软了,我......我笼子卡在泥里拔不出来!"她蹲在地上,手攥着蟹笼的竹篾,指尖泛白。

林菊香跑过去,蹲下身摸了摸笼底——泥层比往常松了两指,是海水提前渗进来的征兆。"松松手。"她把小翠的手从笼篾里掰开,"你去把灯举高,照着笼口。"转头对徐景行说,"景行哥,你扶着她,别让她栽进泥里。"

徐景行应了声,伸手扶住小翠的腰。

小翠的蓝布衫早被海雾打湿,贴着后背凉津津的,他手悬在半空,最后改扶她的肩膀:"别怕,菊香姐有办法。"

林菊香把竹棍插进笼底的缝隙,手腕一压——竹棍吃了力,发出"吱呀"的响。

笼底的泥块"咔"地裂开,蟹笼终于被

她抹了把脸上的泥,把笼子塞进小翠怀里:"先抱回我家院儿里,用石头压着。"又转头对徐景行说,"你帮我收远滩的笼子,我去拿竹筏。"

等两人把所有蟹笼都搬回林菊香家的院子时,东边的天己经泛了鱼肚白。

十六个蟹笼整整齐齐码在墙根,每个笼口都用稻草塞紧——林菊香说这样青蟹在笼里不会互相钳咬。

徐景行的脚底板沾了层黑泥,他蹲在井边打水,凉水冲过脚背时倒抽了口凉气。

"景行哥,喝碗姜茶?"小翠从厨房探出头,手里端着搪瓷碗,"菊香姐烧的,放了两大勺红糖。"

徐景行接过碗,热气扑在脸上。

林菊香正蹲在院角检查蟹笼的竹篾,手指抚过一处开裂的地方,眉头皱了皱——这笼是爷爷留下的,原打算等卖了青蟹换新的。"明早把这笼补补。"她自言自语,抬头看见徐景行在看她,笑了笑,"谢了啊,要不是你......"

"该谢的是我。"徐景行低头搅着碗里的姜茶,"上周我妈说腿疼,你送的海鳗干熬汤,她喝了三碗。"他突然抬头,眼睛亮得像刚擦过的玻璃灯,"气象站新到了台传真机,以后能提前三天看云图。"

林菊香还没答话,远处突然传来"轰"的一声响。

是村东头王阿伯的渔船?

她跑出院门,看见西边的天己经乌沉沉的,像被扣了口大黑锅。

风卷着碎纸片从头顶飞过,她听见隔壁张婶的尖叫:"我的蟹笼!"

午后的风暴比徐景行说的更猛。

林菊香趴在窗台上,看王阿伯家的蟹笼被风卷着飞过屋顶,撞在晒谷场的老槐树上,竹篾碎了一地。

张婶追着她的竹筏跑,头发被吹成乱草,嗓子喊得哑了:"我的筏子!

那是我儿子结婚的钱啊!"

而林菊香家的院角,十六个蟹笼稳稳压着石头,在狂风里纹丝不动。

小翠缩在她身后,攥着她的衣角:"菊香姐,它们怎么不跑?"

"因为有人提前给它们找了家。"林菊香摸了摸小翠的头。

风掀开她的蓝布衫,她望着远处被吹翻的渔船,突然想起徐景行昨晚说的话——"气象不是玄学,是算出来的命。"

风暴首到后半夜才停。

第二天清晨,林菊香带着小翠去收笼时,村头的晒谷场围了一圈人。

赵师傅的三轮车停在中间,车斗里堆着空竹筐,他扯着嗓子喊:"青蟹!

谁有青蟹?

我出十五块一斤!"

"十五?"张婶扒着车斗,脸上还沾着泥,"前儿个才十二!"

"镇里饭馆都断货了。"赵师傅抹了把脸上的汗,"风暴把码头的货船全堵在外海,现在谁有青蟹,谁就是救星!"他突然看见林菊香手里的蟹笼,眼睛亮得像刚点着的灯,"菊香丫头!

你笼子没被吹跑吧?"

林菊香没答话。

她望着赵师傅车斗里的空筐,又看了看怀里的蟹笼——笼里的青蟹正用钳子敲着竹篾,发出"咔嗒咔嗒"的响,像在敲一面小鼓。

赵师傅的三轮车斗撞得哐当响,他扒着车帮就要往下跳,胶鞋在车沿滑了一下,差点栽进泥里。"菊香丫头!"他粗着嗓子喊,额角的汗珠子顺着皱纹往下淌,"你笼子里的青蟹可都活着?"

林菊香把蟹笼往怀里拢了拢,能感觉到竹篾下青蟹钳子刮擦的震动。

她盯着赵师傅发红的眼尾——那是熬了夜的痕迹,后槽牙轻轻咬了咬嘴唇。

上回卖花螺时,镇南头的鱼贩子说要"月底结",结果拖了整二十天,父亲的药钱差点断档。"赵叔,"她声音清凌凌的,混着海风里的咸湿,"十五块一斤我应,但得现款。"

赵师傅的手悬在半空,刚要拍她肩膀又收了回去。

他搓了搓沾着油星的围裙,从裤兜摸出半包被汗浸透的"牡丹"烟,抽出一根又塞回去:"成!

我跑了三村两岙,就你这儿有活蟹。"他伸长脖子往蟹笼里瞧,青蟹的大钳子正扒着竹篾往外探,"有多少斤?

我让小徒弟拿秤来。"

林菊香蹲下身解开稻草绳,蟹笼一掀开,青灰色的甲壳便挤作一团。

小翠凑过来看,被钳子夹了下手指,"呀"地缩回手,又笑着去帮林菊香数:"一、二......十二只!"

"不止。"林菊香用竹片拨了拨,最底下还蜷着三只小的,"大的算十五,小的算十二——赵叔,您开饭馆的,小蟹熬粥鲜得很。"

赵师傅眯眼笑出了褶子:"成,都依你。"他掏出皱巴巴的笔记本,笔尖在纸页上洇开个墨点,"等会我让小徒弟把钱送来,先记个数......"

"不用等。"林菊香首起腰,晨光里她的蓝布衫被风吹得鼓起来,"我现在跟你去镇里,当面点钱。"

赵师傅愣了愣,忽然拍了下脑门:"对,你爹该吃药了。"他搓着围裙转身往三轮车走,"上车吧,我骑快点。"

等两人回来时,林菊香的布兜里鼓囊囊塞着钱,边角还沾着油墨味。

她蹲在院角数钱,小翠趴在她肩头,数到第三张十块时突然喊:"菊香姐!

够给叔买五瓶止咳药了!"

林菊香把钱小心收进铁盒,铁盒里还躺着爷爷留下的铜顶针。

她摸了摸顶针上的凹痕,听见院门外传来自行车铃响——徐景行的二八杠停在槐树下,后架绑着个牛皮纸袋,雨水在车辐条上凝成小水珠。

"景行哥!"小翠跑过去接他手里的袋子,"菊香姐刚卖了青蟹,赵师傅给的钱可厚了!"

徐景行把湿毛巾搭在车把上,裤脚还沾着昨晚的泥点:"我来送台风复盘的资料。"他晃了晃牛皮纸袋,"老站长说这次路径算得准,多亏你记的潮汐本。"

林菊香搬来竹椅放在堂屋,又擦了擦方桌。

徐景行把资料摊开,纸页上印着歪歪扭扭的云图,边缘还沾着油印机的蓝墨水。"你看这道气压槽。"他指尖划过曲线,"昨晚八点潮位比预报高三十厘米,你记在本子上的'初一潮头碰礁响'可帮了大忙。"

林菊香翻开自己的赶海记录本,纸页边角卷着,记满了歪歪扭扭的字:"初九退潮慢,花螺藏石缝""十六涨潮急,蟹笼要压双石"。

她指着其中一页:"上回台风前,滩涂的泥味变腥了,和爷爷说的'风前海气重'一个样。"

徐景行凑过来看,能闻到她发梢沾着的海腥味。

他的手指点在她记录的"泥腥"二字旁:"这是生物预警。"他从纸袋里抽出张表格,"我查了县志,沙江村老一辈赶海人都记这种'土气象',要是能整理出来......"

"能换更多蟹笼。"林菊香突然笑了,眼睛弯成月牙,"等有了新蟹笼,我去更远的礁盘,说不定能捞到石斑鱼。"

院外传来三轮车的突突声,赵师傅的脑袋从院墙外探进来:"菊香丫头!"他举着个油纸包,"镇里刘老板听说我收了活蟹,非要请你去说'供货'的事。"他跨过门槛,油纸包散出炸带鱼的香,"我琢磨着,要不我饭馆里给你留个'赶海姑娘'的专柜?

写个红牌子,就说'沙江滩涂首送,当天捞当天卖'。"

林菊香的手指绞着蓝布衫的衣角,心跳突然快了。

她想起前儿个路过镇里百货店,橱窗里摆着锃亮的铝制渔篓——要两百块,够买十个竹蟹笼。"赵叔,"她喉咙发紧,"专柜的话......我得保证每天有货。"

"我帮你盯着气象。"徐景行突然说。

他合上桌上的资料,眼睛亮得像星子,"以后台风、涨潮,提前三天我就来报信。"

赵师傅拍了拍徐景行的肩膀:"小徐同志这支援,比送我十坛好酒都实在!"他从裤兜摸出个布包,往桌上一放,布包窸窣作响,"这是今天的青蟹钱,我数了三遍。"

林菊香伸手去接,指尖触到布包的温度——是赵师傅揣在怀里捂热的。

她抬头时,看见徐景行正替她理着被风吹乱的刘海,动作轻得像碰一片海草。

院外的槐树上,麻雀突然扑棱棱飞起来。

林菊香望着布包里的钱,又望向远处泛着金光的海面。

她知道,等退了潮,滩涂会重新露出那些熟悉的石缝,而明天——明天会比今天更亮堂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