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兰不怀疑江芽的话有假。
不过显然,大女儿话没说全。
“我给你包好,你自己带回去蒸。”
到底是亲生的,张玉兰做不到无动于衷。
况且孕吐这事儿,确实折磨人,能吃上一口想吃的,就少折腾一会儿。
江春梅抿了抿唇,“妈,我还想吃你做的熏肠、豆沙包,还有不少吃的,你让我在家住两天吧。”
听到熏肠两个字,张玉兰闭了闭眼。
果然,江春梅的目的不纯,只是大女儿虽然有心眼,却不多,首接说出来了。
江昭想到江芽刚才的话,主动站出来,“大姨,家里没地方了,你来我们睡哪儿啊?”
江春梅指着炕,毫不犹豫道:“你们俩小孩能占多大地方,你俩横着睡,我们三个大人竖着睡不就行了。”
来之前江春梅就盘算好了,这会儿立马就能拿出办法。
她是必须得在娘家住上几天,把熏肠方子和这几种馅料都学会,再回婆家的。
“你肚子里有孩子,我和芽芽晚上踹到你咋办?”
江昭不假思索地接话,外婆心软,妈妈又在乎外婆的感受,小舅说话又不顶用,只能她开口来当‘坏人’了。
“我...”
江春梅话还没说完,张玉兰就开口打断了。
“等会儿让春风出门买点酸菜,我下午给你包,包完了你就带着赶紧回家。”张玉兰看了一眼江春梅的肚子,“你怀着孩子,如果真在家里磕了碰了的,我担不起这个责任。”
张玉兰知道江春梅宝贝这个孩子,肯定是倍加小心。
但是这个借口确实得用上,江春梅的心思己经昭然若揭了,无非就是为了熏肠方子来的。
还好有芽芽提醒,不然张玉兰还真的容易被江春梅给糊弄过去,光顾着心疼这个想娘家饭菜的大女儿了。
江春梅咬着嘴唇,不吭声。
没说答应张玉兰,也没说不答应。
下午还得出摊,不能跟江春梅耗着,张玉兰吩咐江春风出去买酸菜,跟江春燕接着做起面包来。
江春梅脖子抻的老长,盯着亲妈和妹妹的动作,只可惜馅料都调完了,现在就剩下把馅包进去这一步。
她还是来晚了,江春梅内心暗自懊恼。
江昭眼珠子转了转,拉着江芽走到江春梅身边。
“大姨,你给我们讲故事吧。”
“大姨,我还没听过你讲故事呢。”
江芽明白了江昭的意思,立马附和道。
江春梅盯着江芽,眼中闪过不耐烦,“你这丫头,到底是哪儿来的?”
一个丫头片子不够,又弄来个小胖丫头,一看这长相就知道,肯定是个能吃的。
江春燕昏了头要领养孩子,张玉兰竟然也真的让,江春风也不说拦着点。
江家人指定是被下了什么降头,江春梅腹诽道。
“我是姐姐捡来的。”江芽听了这话,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还有点自豪地笑了。
江昭搂着妹妹,“对啊,我跟芽芽可好了。”
这可把江春梅气得不轻,她对江昭道:“你本来好好的一个家,现在你妈离婚了,你也见不到你哥和你爸,你不伤心吗?”
“有什么好伤心的?”江昭振振有词,“大姨,你是家里的老大,外婆对你好,我妈和小舅也不跟你打架,但是我在谢家可是跟谢天宝互相揍的,不过他现在打不过我。”
“至于我爸...”江昭一双大眼睛盯着江春梅,把江春梅盯得有些发毛。
江春梅忍不住开口了,“你要说什么?”
江昭轻叹口气,“唉,我爸在外头有人了,大姨你最好也看着点大姨夫。”
说完,江昭有些做作地捂住嘴,“哎呀,我是不是说错话了,大姨夫肯定跟我那个混账爹不一样,妈你说是吧?”
江春燕忍着笑,假意‘教训’江昭,“别什么话都往外说。”
江芽抱着江昭拍了拍,一副安慰姐姐的模样。
江春梅被这俩小崽子气得够呛。
她更加坚定了,肚子里绝对不能是个丫头片子,不然生出来气她,她真的会被气出个好歹。
江昭跟江芽叽叽喳喳,吵得江春梅脑瓜子嗡嗡的。
她脱了鞋,躺在炕上,“我要睡一会儿,你俩别烦我。”
江昭和江芽对视一眼,也跟着上了炕。
俩人把江春梅的视线挡得严严实实,不让江春梅看做面包的过程。
江春梅也是真累了,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等江春梅醒了,张玉兰还站在桌前,不过桌上的东西变成了玉米面团子,张玉兰正用筷子夹铁盆里的酸菜馅,往擀好的团子里面包。
“他们出摊去了?”江春梅打了个哈欠,从炕上坐起来。
“嗯。”张玉兰手上动作没停,“刚走没多久。”
动静不小,江春梅愣是没起来,可见最近睡得不好。
张玉兰见江春梅睡得熟,也没有把大女儿叫起来。
“等会儿我就包完了,你拿上回去。”张玉兰开口。
“妈~”江春梅的语气带了点撒娇的意味,“我在婆家都睡不好,在咱家沾枕头就睡着了,我多待几天不行吗?”
张玉兰眼皮都不抬一下,“我知道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春梅,有些事情我不说,是给你留点面子。”
江春梅这次过来没有大吵大闹,张玉兰也犯不着跟她生气。
看出大女儿的小心思后,张玉兰只觉得自己之前生气都是不值当。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句话在江春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张玉兰可以想见江春梅以后的生活。
无非就是王家那一亩三分地,在里头转着,伺候一大家子人。
一个女人没工作,也没自己的事业,就是给家里当牛做马的命。
这些话,张玉兰告诉过江春梅,但江春梅压根没当一回事。
现在想要熏肠的方子,恐怕也是在为王家人打算。
江春梅眼中闪过一抹怨怼,她穿鞋下地,走到张玉兰面前,“妈,这生意江春燕能做,为什么我不能做?你还说你不是偏心吗?”
如果不是偏心,张玉兰就应该开诚布公,把方子告诉自己。
那也不是什么祖传秘方,熏肠江春梅小时候也吃过,那时候虽然家里条件没那么好,张玉兰一个人养三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但逢年过节也是能吃上一顿熏肠的。
说实话,江春梅没觉得那玩意儿有多稀罕。
可是张玉兰就是不把方子告诉她,这不是偏心还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