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东江说,他最近在学习六祖坛经。
这家伙,己经极其高维智慧了,还不停地学习。莲梦龙心里笑,太佩服他了。就得找这样的伙伴。
找你的人生合作伙伴,不是找完美的人。
而是要找到那些在你危机时刻,能够排除万难、拼命来救你的人。
要找你可以把自己的后背交给他的人。
不是找你曾经帮过的人,而是曾经主动帮过你的人。
要找你愿意把自己的脆弱展现在他面前的人。
研读《六祖坛经》,让我们明了人生的真正意义何在。无欲无求是很高的境界,做到无欲无求,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
无欲无求,一般指满足于当下的现状,没有任何的欲望和要求。
但是,并不是让我们放弃对生活的梦想与追求,而是指超脱物质与精神的束缚,使内心实现平和与自由。
无欲无求,不代表消极,不是甘愿碌碌无为,而是在认清生命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但是己经能够不被欲望牵制,拥有了高维的智慧与淡定从容。
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我们就学会了放下,懂得了什么是珍惜当下。专注于内心的成长,追求精神的富足,使我们具有宽广的胸怀和深远的智慧,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
比读书更高效的学习方式,是靠近那些很优秀且能很好地指导你的人。
滋养你的最好方法,不是走进大自然,也不是读一本书,而是遇到一个对的人。
不认命的人,读一读国学经典《六祖坛经》。有很多放不下的人,读一读《六祖坛经》。
今天成先生和我提到了它,使我第一次完整地看了这本书。
禅宗的奠基人,惠能。他不识字,悟了佛法之后,隐居十五年。佛法是药,用来治病的。弟子法海,记录了惠能的言语智慧,就是这《坛经》。这是我们必读的书之一,其中充满了智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读懂《六祖坛经》,放下焦虑,放下从前放不下的一切,好好活在当下。
走向开悟,静, 定,慧。首先是极致的静,心无挂碍,然后就可以下载智慧,首觉很准,能生万法,把智慧运用到生活里,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一看就知道如何面对。
人的潜能,来源于自我定位。定位定江山。正能量召唤正念,好的念头就有好的能量,就有好的磁场。
修行,是一个优秀的人一生必定要做的功课,这是对自我的高要求,是自我进步,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一个懂得修行的人,己经达到了一般人达不到的高度。
曾?藩国?说:“治心之道,先?其去?毒,阳恶曰忿,阴?曰恶?欲。”
曾国藩并?是不?天生的圣人,也经历过官场挫折,作为愤青被打击过、孤立过,他在无数次失?与败?崩溃中不断自省和修炼自己。从?初最?的暴脾气和首言犯上,到?来后?的平和儒雅、和光同尘、仕途腾达,他靠的?当然不是天赋,而是自我修行。
要跟这三种人在一起:
第一,胆子大的人。跟胆小的人一起,你说啥他都是“我担心。” 没胆量的人成不了气候。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要跟勇敢的人在一起。
第二,有执行力的人。说到做到,干脆利索,跟这样的人,成事的机会才大。拖拖拉拉、磨磨唧唧的人,什么也干不成。战胜不了拖延症,一事无成。跟有执行力的人在一起,你的每一天都不一样。
第三,乐观的人。和什么人在一起,决定你生命的质量。遇事积极想办法,而不是怨天尤人,做什么事都开开心心的,路自然好走,没有路也能找到路,出奇制胜。
一个人真正的福报,不是衣食无忧、名车豪宅,而是遇到贵人、恩师,让你有了觉醒和开悟的机会。
看清本质之后,变得杀伐决断,清醒而果敢,放弃虚荣,放下所有跟目标不相干的事情,简单,纯粹,专注,围绕既定目标,攻城掠地。
天道的规律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逆境成就强者,烈火煅造真身。
一个人的通透,都是被困难磨砺出来的;一个人的格局,也都是被委屈撑大的。
蜕变,脱胎换骨,才能涅槃重生。做自己的英雄,活在创造里。
修行,永?不远?嫌晚。一个对自我高标准、严要求,自觉自动修行的人,是你值得珍视信赖的朋友与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