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案回忆录
谜案回忆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谜案回忆录 > 第45章 后序

第45章 后序

加入书架
书名:
谜案回忆录
作者:
澹台子语
本章字数:
3612
更新时间:
2025-07-09

笃笃。

两声轻而规律的敲门声响起,像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

“进。”

门被推开。苏晴走了进来。她己经换下了那身标志性的、带着消毒水气味的蓝色法医勘查服,穿着一件柔软的浅灰色薄毛衣,长发随意地挽成一个低髻,松散地垂在颈后。脸上带着一丝高强度工作告一段落后的松弛感,但眼睑下淡淡的青影和眼底尚未散尽的专注,依然诉说着这几日的殚精竭虑。

“报告签好了?”她径首走到我桌前,目光扫过我面前摊开的、墨迹未干的结案报告。

“刚写完。”我用下巴朝报告的方向点了点,声音里带着尘埃落定后的沙哑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铁证如山,他跑不了。这案子,结了。”

苏晴没说话,只是拿起那份报告。她的目光快速而专注地在纸页上移动,像最精密的扫描仪,重点扫过物证链的衔接处、时间线的印证点、以及动机的最终陈述。她的指尖划过那些冰冷的数据和结论,神情平静无波。片刻后,她将报告轻轻放回桌面,只发出一个极其简短的音节:“嗯。” 这便是她最高规格的认可。“实验室那边的最终报告,指纹图谱叠加比对、药剂成分的质谱分析确认同一性,结果明天一早能出来,板上钉钉。”她顿了顿,补充道,声音依旧平稳,“另外,柳思思的心理防线上午也彻底突破了,不仅承认了那笔转账是勒索‘封口费’,还详细描述了陈志远在案发前几天的异常烦躁、魂不守舍,甚至对她有过言语威胁。还有,”她抬眼看向我,眼神清亮,“技术队那边刚同步消息,在陈志远那套很少使用的郊区公寓里,一个极其隐秘的、嵌入墙壁的储物柜夹层中,找到了那件深色雨衣、一个沾有微量特殊清洁剂的背包,以及最关键的那双登山靴——鞋底沟壑里提取到的微量土壤样本,经地质实验室比对,其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与静澜苑西墙外绿化带特定区域的土壤成分完全一致。”

“完美。”我吐出一个词,这简单的两个字承载着太多:是真相水落石出的释然,是将罪犯绳之以法的职责达成,更是面对人性深渊被如此清晰地剖开在眼前时,那份沉甸甸的、难以言说的沉重。

苏晴没有接话,也没有流露出任何情绪。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安静,只有窗外城市永恒的背景音——远处模糊的车流声、隐约的鸣笛——如同低沉的潮汐。窗玻璃上,雨滴滑落的痕迹在万家灯火的映照下,像一条条凝固的、闪着微光的泪痕。

“走了?”她问,语气平淡自然,仿佛只是问一句“吃饭了吗”。

“嗯。”我点点头,伸手将钢笔帽合上,发出一声轻微的、带着终结意味的“咔哒”声,“你也早点回去休息。这几天…辛苦了。” 这份辛苦,不仅仅是体力上的透支,更是精神上持续面对黑暗的消耗。

苏晴的嘴角似乎几不可察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那点细微的弧度如同蜻蜓点水,转瞬即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你也是,顾队。”她拿起自己放在一旁椅子上的包和一件薄外套,转身走向门口。

手搭上冰凉的门把手时,她的动作停顿了半秒,没有回头,清冷的声音却清晰地飘了过来,打破了办公室的沉寂:“下次泡面,换个口味吧。红烧牛肉…闻了三天了。”

门在她身后轻轻关上,隔绝了走廊的光线。

我整个人怔在原地,足足愣了两秒。随即,一丝哭笑不得的、真实的笑容终于爬上嘴角,带着点无奈,也带着点奇异的轻松。几乎是下意识的,我的目光投向墙角——那个垃圾桶里,三个空了的红烧牛肉面碗正叠在一起,无声地诉说着这几日办公室里的“伙食”。紧绷了数日的神经,仿佛被这句平淡无奇、甚至带着点嫌弃的生活琐碎轻轻戳了一下,像被戳破的气球,一种难以言喻的松弛感奇异地蔓延开来,瞬间冲淡了结案报告带来的沉重阴霾。

办公室重新陷入属于夜晚的安静。我站起身,走到窗边。玻璃上,雨痕蜿蜒,将楼下街道川流不息的车灯折射、拉长、扭曲,汇成一条永不停歇的、流动的光之河流。这座城市,永远在光与暗的缝隙里呼吸,永不沉睡。欲望、贪婪、算计、绝望…如同潮湿角落里滋生的苔藓,在霓虹照不到的阴影中悄然蔓延、发酵。

但总得有人,在喧嚣的表象之下,在精心编织的谎言背后,拿着放大镜和冰冷的手术刀,在那些看似天衣无缝的死亡里,耐心地、一丝不苟地剖开层层伪装,找到那细微到仅有0.2毫米的、却能撬动整个谎言的真相碎片。

我伸手,拉上厚重的窗帘,将窗外那片流光溢彩的疲惫世界隔绝在外。转身,关掉了桌面上那盏陪伴我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刺眼的白色台灯。

黑暗温柔地拥抱了整个空间。

只有办公桌一角,电脑屏幕的电源指示灯,还在固执地、不知疲倦地亮着一点幽绿的光。

像黑暗中一只永不阖上的眼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