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案回忆录
谜案回忆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谜案回忆录 > 第4章 十五年前的旧案

第4章 十五年前的旧案

加入书架
书名:
谜案回忆录
作者:
澹台子语
本章字数:
2232
更新时间:
2025-07-07

技术队还在槐树周围一寸寸地搜索着,强光灯在雨幕中划出一道道惨白的光柱。我走到一旁相对干燥些的屋檐下,掏出手机,屏幕的光映亮了我紧锁的眉头。手指滑动,调出了内部系统里那个标记着“陈秀云(2010年)”的加密卷宗。

指尖悬在屏幕上,犹豫了片刻,终于点了下去。需要密码。我输入了自己的警号和权限代码,屏幕短暂地闪烁了一下,跳出了“正在解密,请稍候”的提示。

雨声,心跳声,在耳边鼓噪。

文件打开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放大的黑白现场照片,像素不高,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粗糙感。同样是暴雨如注的夜晚,同样是这棵虬枝盘错的老槐树,树下同样是一个女人以几乎完全相同的跪伏姿势倒在泥泞里。她的头发散乱,后脑位置一片触目惊心的深色污迹——那是凝固的血。照片下方是简短的记录:

死者:陈秀云(女,时年34岁)

发现时间:2010年7月15日凌晨约4时(报案人:村民王卫国)

死亡时间:推断为2010年7月14日晚10点至12点(暴雨)

地点:王家坳村东头老槐树下

死因:后脑遭受多次重击,颅骨粉碎性骨折。凶器推断为带棱角的沉重钝器(如锄头)。

现场痕迹:被暴雨严重破坏,仅提取到少量模糊足迹,指向村东方向(陈秀云家及老坟地方向)。死者指甲缝内发现微量棉麻纤维(深蓝色)。

调查方向:

1. 仇杀?陈秀云为村中寡妇,平日少与人往来,未发现明显仇怨。

2. 情杀?传闻与个别村民有暧昧关系,但均无实证。其夫张建国(知青)于1976年病逝。

3. 抢劫?死者家中无翻动痕迹,随身无贵重物品丢失。

4. 死者之子张野(时年15岁)当晚称在邻村同学家留宿,有不在场证明(同学及家长证词)。

重要线索:死者生前最后接触者不明。其家中发现少量属于男性的物品(未查明归属)。案件调查因缺乏有效线索及物证陷入僵局,后搁置。

备注:报案人王卫国(时任村长)称当晚一首在家,妻子可作证。其雨衣(深蓝色棉麻质地)经检查无异常血迹及破损(技术条件有限)。

我的目光死死地钉在“凶器推断为带棱角的沉重钝器(如锄头)”和“指甲缝内发现微量棉麻纤维(深蓝色)”这两行字上。今晚李红的死状,那份法医初步的推断报告……惊人的相似!还有那深蓝色的棉麻纤维……报案人王卫国当年穿的雨衣,正是那种料子!十五年前未能深究的疑点,此刻像淬了毒的针,狠狠刺进我的思绪。

卷宗里没有陈秀云的照片。只有一张她儿子张野少年时期的黑白登记照。照片上的男孩瘦削,头发有些乱,眼神首勾勾地看着镜头,里面有种与年龄不符的倔强和一丝难以言喻的空洞。

张野……陈寡妇的儿子。当年十五岁的少年,如今也该三十岁了。他在哪里?他知道些什么?这十五年间,他是否曾试图寻找过杀害母亲的凶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