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1948年开始
四合院:从1948年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从1948年开始 > 第 119章 一九五四

第 119章 一九五四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从1948年开始
作者:
四合院长
本章字数:
4294
更新时间:
2024-09-11

一个月以后,贾有才在火车站送走了老李同志。

虽然老李是被迫的,还有点心不甘情不愿,但最终还是屈服了。

不光是利益的驱使,还有那份实实在在的威胁。

不干那些个资料都要交到纪检去,他就全完了,他老丈人也护不住啊。

要是找机会弄贾有才,也没有用,先弄不弄的了,贾有才那个王八蛋明说了。

账本备份多的是,国内国外都要,但凡他出了一点什么意外,就拉着自个一起走。

说什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完全就是混不吝,不当人子。

特么的姓贾的媳妇好几个,跟陈雪茹儿子也有了,秦淮茹好像也怀了。

家产事业媳妇后代一样不缺,他李怀德还没留个后呢,以后也大好地前途,能跟贾有才那个混蛋啥都不顾吗?

别以为李怀德不知道,这家伙看着一副混不吝,不要脸的模样。

要是真惹急了,那是啥事都敢干,完全不顾后果的那种。

就解放前干的破事,他李怀德能不知道吗?

这就不是一个走寻常路的老实人,心里面也不知道装着什么,野着呢。

现在看起来在四九城老老实实,几年了好像也没惹点什么事。

这要是去了南边,没人管着了,就那狗东西的性子,还不撒开了折腾。

贾有才回到了小酒馆,天已经黑了。

里面坐了不少人,有制衣厂的,有对面轧钢厂的。

哦,现在改名红星自行车了,自行车的牌子就是凤凰牌,嗯这牌子好像也是提前抢了人家的。

贾有才扫了全场一眼,都是眼熟的熟客。

贾有才随口附和着人家跟他打的招呼,径自走去了柜台。

柜台里面忙活的是傻柱,秦淮茹怀了孩子早早回去歇着了,还把他妈叫到城里来伺候了,两个弟弟也跟在身边进了城。

秦父秦大山还有不少秦家村的人,再加一点贾家村的,一起跟着老李南下了。

将来秦淮茹生了孩子,等大了些,贾有才就准备把秦淮茹送过去。

现在公私合营已经开始了,再开什么杂货店已经没有必要。

傻柱看着贾有才回来了,招呼了一声:“六爷,您这送人回来了啊。

啥时候在去南边,把我也带上呗。”

贾有才点点头,笑着问:“怎么?四九城不好,你爹你不要了。”

傻柱脸一黑:“别提我爹,他都不要我喝雨水,我还要他干吗?”

贾有才嘿嘿笑道:“行,等你六奶奶生了孩子,先养养,到时候再过去。

大概就是明年了,这仗也该是要结束了。”

时光如梭,转眼一年时间已过,来到了1953年8月初。

援朝战争已经在几天前签了条约正式结束。

当然那边的局势依旧还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就是了。

秦淮茹在五月初给贾有才生了一个女儿,贾有才给取名贾胜男,现在已经三个月大了。

眼看北方天气马上就要转凉,贾有才随即着手准备前往南方。

十天后贾有才带着秦淮茹和她母亲,两个弟弟外加傻柱兄妹,出发前往香江。

在香江陪一大家子人安安稳稳地过了一个春节,安排好后续的事宜,主要是准备让秦淮茹先在九龙开一间超市试试水。

货源倒是简单,把现在市面上能见到的找厂家订货就是。

生鲜蔬菜都是有人专门送来,老李也弄了不少进来。

这些事还不太着急,时间还早,慢慢积累经验才是。

发也没有那么快,还得过几年到了困难时期,爆发一波逃港的,人才多了起来。

也开始了正式繁华起来,大约贾有才就要在这边常住了。

过完年1954年,贾有才回了四九城,还专门去看了看老李。

别说老李现在自在的很,弄了几个小厂子,做的东西直接卖到九龙城寨,边防就跟不存在似的,来去自由。

本身这边的原住民就可以两边跑,后来很多人都持有两边的身份证,不也照样没事。

又不是互联网时代,只要有关系,山高皇帝远谁去管。

回到四九的贾有才又成了一个人,不过一个好,没有拖累,自在。

公私合营已经热闹起来,街面的店都有街道上人,挨家挨户宣传政策,积极鼓励商户加入公私合营。

去年已经统购统销开始了,定量供应粮食已经试行划片,定点,凭证供应。

一部分粮商还钻空子,套购粮食获利,结果自然是全都扑街。

你能想象这个时候的政府公信力没有那么强,商家的胆子大了去了。

不过定不定量,贾有才没放在心上,不说手里有侨汇卷,空间里全是在香江采购的好食材。

只是可怜了面前坐着的老杨同志,那么大一个厂长,管着几千号人,也吃不到啥好东西。

厂里接待都是有标准的,虽然你厂长能挣钱,可都要上交国库的。

现在物资紧张,又农定粮,按人分配,老杨现在过得日子还不如在乡下种菜来的好。

平时那样招待一样去吃食堂,来到小酒馆,见着贾有才回来了,带了不少好货。

非得让贾有才请客,还把王秀兰也喊了来。

贾有才也没说啥,把南易找来,弄了一桌子好菜招待几人。

老杨和王秀兰看着满桌子的海鲜,大多都不认识。

还得南易给介绍一遍,南易家以前开酒楼,这些玩意都见过。

看着酒足饭饱的几人,只陪着吃了一点点贾有才,放下酒杯笑着问。

“怎么样?还行吧,就这些东西在加上南易的手艺,现在可不好弄吧。

我和你们说,老李现在的日子就是这水准,不信以后你们见着老李问问他。

我回来的时候还专程去看了看老李。

听着他抱怨鲍鱼鱼翅都吃腻了,就是想念四九城里面的一口豆汁儿。

来,来你们说说,这是人说的话吗?”

老杨一脸地不相信,带着怀疑的语气问贾有才。

“你小子可别骗我了,别以为我不知道鱼翅是啥,那搁以前不是宫里的皇帝老儿才吃的起吗?

还吃了腻味了,你别以为我见识少,就糊弄我。

贾有才哈哈大笑:“那都是哪年的老黄历了,你也不看看咱是干啥的。

家里不光有货轮,还有专门远航的捕捞船,还能缺了这点东西。

老李都是那蔬菜搁我那换的,你还不信?

瞧瞧人家老李,在瞧瞧你,都是种菜的,人家吃的是鲍鱼鱼翅,你吃的是棒子面窝头,这差距咋就这么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