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就三千繁花梦
簪就三千繁花梦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簪就三千繁花梦 > 第85章 金殿折桂

第85章 金殿折桂

加入书架
书名:
簪就三千繁花梦
作者:
叫十陆的王妃
本章字数:
3504
更新时间:
2025-04-27

———京城

———金銮殿

金銮殿的蟠龙藻井在晨光中流转着赤金光泽,九根盘龙柱上的鎏金龙目嵌着东海明珠,凝视着殿内的每一寸空间,仿佛蕴含古老智慧,能洞穿人心…

上官澄羽立于汉白玉阶前,身姿挺拔,玄色贡士袍一丝不苟,袍上繁复暗纹在御香炉袅袅升起的紫烟缭绕间时隐时现,与周遭庄严的气氛相融,更显其沉稳气质。

高位上的年轻帝王,一身玄金龙袍加身,散发出不容侵犯的英气。他端坐于龙椅之上,眉宇间透着坚毅与睿智,往高台上一坐,王者风范尽显。

“岳羲上官澄羽”。帝王元世钧的声音自九阶丹墀落下,重瞳映着手中卷宗,声音清朗道:“朕闻你乡试论漕运时,曾言河道如血脉,朕且问你,若命你疏通南北漕运,当如何行针砭之术”?

上官澄羽不卑不亢回道:“臣请以匪为医。”

元世钧视线落在他身上,在等待着他的下文。

只听他徐徐道来:我义兄曾潜伏于匪巢,获得一卷河图,上面有洪泽湖漩涡的标记,指明那个位置藏有前朝遗落的税银。依据其详实记录,臣断言,若准许打捞以充治河之用,必能令匪徒心生归顺,共助国事”。

话音一落,队伍中的赵邑当即反驳出声:“荒唐!与贼谋皮,岂非养虎为患”?

上官澄羽对他提出的质疑,丝毫没有胆怯,面色如常道:“虎啸山林,终为守土”。

说着他忽然解开腰间荷包,倾出刘举锋先前赠予的铁环片,铁器触地,“当啷”脆响回荡。他高声道:“运河十三坞,门环为凭。若将此任托于臣,臣誓铸‘安漕’之环,环存船安,环毁人亡,誓保漕运无虞”。

元世钧见到铁环片时,瞳孔猛缩,旋即离座步下台阶,袍角轻拂过丹墀。他伸手接过铁片,指腹缓缓内壁“漕”字凹痕,神色疑惑:“这上面的纹路,暗合《天工秘录》中的‘水龙印’,卿从何得之”?

上官澄羽躬身拱手道:“陛下圣明,此乃臣的义兄按照古籍所述,而后将其复原,后赠予臣钻研”。

元世钧垂眸沉思片刻,将物归原主,缓步迈向高位,语声沉稳:“第二问,随香雾化作胡马图腾,北疆榷市胡商以劣马换精铁,卿当如何破局”?

上官澄羽不假思索道:“当严查私市,立法禁之,同时广育良驹,强我国本,使胡商无隙可乘。

顿了顿,继续道:《西域舆图》中,臣请以绣易马,但需用‘血线绣’防伪,血绣江山,紫草汁浸染的丝线遇水,能渗出朱砂般的血痕…

他还未说完,吏部尚书周长旭冷笑一声打断:“笑话,胡地多巧匠,仿绣岂非资敌”?

上官澄羽面对连连质疑,非但不恼,反而更加温和地解释:“真伪关键在于纬线,它经由沉银精炼,再以硝石稳固色泽。这些原材料,北疆地区难以寻得,也正是咱们用来做辨别真伪的不二法门”。

元世钧眉头一挑,再次发问:“今有举子控诉科场如死水,卿可能激起惊雷”?

上官澄羽回道,“百衲衣上千块补,臣请以灾县为考场,考生披此衣三日,所撰策论需沾田间泥、带难民血,以实战验真知”。

翰林院掌院徐昆闻言,须发皆颤,呵斥出声:“斯文扫地”。

此话一出,温文尔雅如上官澄羽,头一回红了眼,厉声反驳道:“饱读诗书岂能与百姓疾苦相较?我生于乡野,亲见饿殍食树皮,寒士诵《孟子》以励志。若圣人之言不能解民倒悬,这满腹经纶,又有何益?体面,岂能掩盖苍生之哀?若圣贤书不能活民,那这体面要来何用”?

这段话引起了队伍中廉江的关注,他垂眸深思,总觉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他声嘶力竭字字珠玑的话,将质疑之人堵的哑口无言,满殿死寂中,元世钧突然放声大笑:“好个饮过民血的状元郎,传旨,今岁恩科改试‘泥腿策’,考场设在溃堤处”。

元世钧此话一出,身后站着的小圆子一甩手中的拂尘,尖锐的声音在殿中响起:礼官进殿~

礼官捧来紫金袍,元世钧亲手在他的状元帽上簪了花,忽然道:“爱卿可知,这蟒袍浸过多少状元血”?

上官澄羽神色肃穆,恭声回道:“臣之蟒袍,非轻易沾血。所染二者,一乃万民艰辛劳作之汗,凝聚为精血之象征;二则臣等赤诚尽忠之热血,映照丹心一片,昭昭可鉴”。

元世钧端坐高台,气势威严。

小圆子展开金丝云纹圣旨,随即清亮嗓音穿透大殿:“新科状元上官澄羽,上前听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上官澄羽献策三绝,着授正西品河道监察御史兼榷市提刑使,赐漕龙金符,准开府建牙。今命尔摄三务———特赐‘山河剑’一柄,此剑寓朕之重托,望卿勤勉己身,以此剑巡狩西方,守护河山,不负皇恩,不负苍生,钦此…」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