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声响动,周建国从水中浮起,露出上身,一手撑扶女孩的腰部,另一手仍紧握住她的长发。
“老兄,快接住,尽快送她上岸。”周建国尽力将女孩从水面上托起,并提醒道:“这丫头淹水了,必须尽快排出肺部的积水才能安全。”
中年男人连忙应和,动作麻利地将女孩拖到了岸边,紧随其后,周建国自已也安全登岸。
“谁知道如何做人工呼吸?快来人搭把手!”他急切地呼唤周围的群众帮忙。
然而现场一片沉默,尽管近年来有专人普及急救知识,但能实际应用的寥寥无几,此刻更是没有人自告奋勇。
“我来做!”关键时刻,周建国再度挺身而出,决定亲力亲为以确保女孩能够得救。
他小心翼翼地封住了女孩的鼻子,轻轻打开她的口腔——幸亏并无异物阻塞,这是一个不错的信号。
接下来,周建国按照急救的步骤行事:先是让女孩侧身靠在他腿上,轻轻拍打她的背部以帮助排出水分,再施以 ** 按压及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没多久,效果显著,女孩发出轻微的咳嗽,逐渐吐出体内的积水,并开始慢慢恢复意识,双眼渐渐张开。
她发现自已正望着一位外表俊朗的大男孩,不知为何,这份安全感让她之前因意外落水而产生的恐慌感减轻了许多,“谢谢您…!”
意识到是这位英俊的哥哥救了她的命,女孩心中感到无比庆幸。
“别谢,重要的是你现在平安无恙。”周建国的神色异常冷静。
他缓缓搀扶起女孩,转身面向中年男人继续说道:“叔叔,令爱已经脱离险境了,但我建议最好还是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看看是否有必要接受药物或其他形式的治疗。”
中年男人连连称谢,“同志,真的太感谢您了。”接着介绍了自已,“我是周强军,住在东城区南锣鼓巷91号四合院内,在市属一家钢厂的警卫处上班,日后如果您有什么困难或需要协助的地方,欢迎随时联系我。”说着便急匆匆抱着孩子离开了。
“叔叔,刚才我想起来了那位哥哥的身份!”几小时后的医院内,经过简单诊疗并未发现严重问题的女孩终于平复了情绪,换上了干净衣服的她激动地告诉叔叔她认出了救她的英雄。
“琳琳,你竟然认识刚才的这位小伙子?”听到这话,中年男人略感意外,但他确信之前从未接触过这样的人物,“那他是谁呀?”
“还记得前几个月南锣鼓巷有人因为抓捕 ** 而受到表彰的事情吧?”琳琳提醒到,“当时被表彰的就是这位救了我的哥哥,他的名字叫做周建国,现在正在读红星中学高一年级。
据说是班里的学霸兼体育天才呢,据说今年秋天就能升至高二年级,并有可能在接下来的一年考入大学。”
提到这位传奇少年的名字,周强军也瞬间联想了起来。
“抓捕 ** 的小周建国?原来是他啊!”中年男人才想起来,在这区域里周建国可谓家喻户晓,但他因为长期忙碌于自已的事务,所以不曾注意。
“过几天我会让嫂子准备些好菜,然后我再去邀请他们兄妹到咱们家吃饭,那时一定要好好感谢感谢,这孩子人很好,今后可以让琳琳多与他们兄妹交流。”中年男人略显深沉地开口,接着嘱咐道:“不过,对于那个大院的其他人,琳琳还是少接触些为妙。”
他深知,东城区的南锣鼓巷95号院,并非善男信女聚居之地。
作为钢铁厂保卫科的职工,他对这个院内情况了解颇深:里面住着不少厂里的人,不能说是坏人满地走,然而确有一些不宜深交的居民存在。
对于家中的宝贝侄女琳琳而言,他自然不愿看到她受到丝毫不良影响。
“我懂,二叔。”少女轻轻点头,心中却莫名浮现出那个名叫周建国的身影,真是太英俊了!
第二天清晨,刚踏入校门的周建国忽然被人截停了脚步,抬眼一看原来是昨日被他搭救的小姑娘。
“原来是你,昨日的事你还好吧?”
“谢谢您,周哥哥,昨天真多亏了您的帮忙。
我娘还有二叔想邀请您还有妮妮妹妹,周末来我家做客。”背着小书包的女孩介绍道:“我叫周琳,十二岁了,在红星学校读书,马上要读初一了。”
“你好,周琳同学,我是十三岁,正读高一。”周建国礼貌回应,同时接受了她的邀约。
“谢谢你的邀请,到时候我会带着妮妮一起来的。
快上课了,你先回去吧。”
“厉害呀,周建国,你都跟学妹混熟了吗?”回到教室刚坐定不久,旁边的座位上李建设探过了脑袋来。
“乱讲什么,人家只是出于感激。”周建国随手给了对方脑袋一拍,显然李建设已经注意到他与周琳对话的场面。
“是感激?”李建设满脸疑惑:“周建国啊,你到底干了什么事能让人家感激涕零?”
面对同学的好奇,周建国简洁讲述了事情原委。
“没多大事,就是前天帮了个人的忙。
那天带妮妮、妞妞一起去环城河边钓鱼,恰巧遇到周琳为救助他人不慎落水,正好在场的我就把她给救起来了。”
“嘿,真有你的!又当了一次英雄,这回老师肯定会表扬你的吧!”李建设眼神中充满了敬仰。
“不必夸赞,不过是碰巧遇见罢了,换成你李建设,见到这种情形估计也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救人的。”周建国淡淡说道,他无意炫耀此事,对他而言,荣誉只是一种额外收获,适当的就够了。
“那倒是真的,换成我肯定也会这么干!”李建设迅速被转移注意力,作为一名 ** 后代,面对困难怎能选择逃避?
然而,即便想要低调处理这件事并不简单,最终还是由班主任向全班公布了周建国见义勇为的义举,“大家都要学习周建国同学这种舍已救人的崇高精神。”老师的赞扬赢得了阵阵掌声,而这个消息也迅速在学校里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