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52,父母是烈士
四合院:重生52,父母是烈士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重生52,父母是烈士 > 第16章 有上进心

第16章 有上进心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重生52,父母是烈士
作者:
易夫夫
本章字数:
4122
更新时间:
2024-11-28

对周建国而言,他觉得贾东旭真的是个很好的人。

虽然来四合院的时间还不足一个月,但周建国已经能看出贾东旭是个有上进心、孝顺懂事且不怕吃苦的年轻人。

这也难怪易中海这个老狐狸会选中贾东旭作为养老的依靠对象。

尽管你可能不同意易中海的人品,但不得不承认,他在手段上的确有过人之处。

然而,这与许多关于四合院文学中所描述的贾东旭好吃懒做、如同贾张氏的翻版并不相符。

当然,人是可以变化的,未来贾东旭是否会变成贾张氏那样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此刻,贾东旭和秦淮茹正在进行他们的第一次正式交流。

老实说,秦淮茹对贾东旭还是比较满意的。

首先,贾东旭相貌出众,他是电视剧《永不瞑目》中的男主角陆某人那样的帅男,在任何时代的演艺圈中都能算是顶级。

他身高约一米七八,帅气挺拔,唯一的缺点就是略显瘦弱。

如果将何雨柱比作四合院的战神,那么贾东旭无疑可以称作四合院的颜值担当。

女子爱美,秦淮茹对贾东旭的外貌非常满意。

如果不是前天在靠山村无意中听到了贾家的一些具体情况,她甚至已经打算马上与贾东旭去登记结婚了。

虽然贾张氏、秦家夫妻和王媒婆将空间留给两位年轻人,但他们并没有走得太远,就站在贾家门口闲聊,以免发生任何不好的事情。

见到两人的交流相当顺利,他们也就走了进去。

这标志着相亲进入第二阶段,接下来应该提出各自的要求了。

“张嫂子,关于贾家的情况,王姨的确说过一些,不过我们最近又打听到一些新的消息,和王姨之前所说的有些不同。”秦淮茹的母亲首先开了口,为她的女儿争取更多权益。

对于这个情况,王媒婆之前已经提过,因此贾张氏并不感到意外,但她还想知道对方到底掌握了哪些信息。

“淮茹她娘,你说说看。”

“首先,关于收入问题。

我们了解到,东旭现在并不是初级工人,而是学徒,月薪也不是25块,而是19块!”秦淮茹的母亲毫不退缩,直接提出了自已的说法。

“淮茹她娘,我儿子明年就能转正,他的师傅是高级钳工,东旭工作非常勤奋,进步也非常快,转正成初级钳工完全没有问题。”贾张氏语气坚定,继续说道,“大家都知道,东旭18岁进厂,按规矩必须先当三年的学徒,这是无法避免的。

时间一到,他自然就会转正。

如果到时候他还不能转正,您来抽我巴掌都可以。”

贾张氏为了贾东旭的婚事忙活了一年多。

尽管她在邻居面前说自已并不看好秦淮茹主动想嫁给她儿子贾东旭,但她心里清楚,以她们家的现状,只能找农村来的儿媳妇。

而秦淮茹不仅长相身材都好,宽大的也是个生育的好兆头,她的儿子也很喜欢。

贾张氏自然会说些好的,但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儿子能尽快结婚。

“好吧,这个先不说了。

还有件事,秦淮茹她王姨提议贾家在婚礼上送一台缝纫机作为大件礼物。

不过我们认为,换成自行车或收音机更合适。

自行车可以方便东旭上下班和日常出行;收音机则能让他更好地了解国家的政策和新闻,对他的发展有帮助。

您怎么看,张嫂子?”秦淮茹的母亲又提起了缝纫机的事情。

贾张氏和贾东旭都愣住了,这怎么有点不对劲呢?按照常理,缝纫机应该是“四大件”(后来流传很广的“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中最体面的一件。

首先,从价格上看,缝纫机最贵,几乎相当于排名第二的两倍。

它可以用来缝补衣物,甚至增加家庭收入,所以拥有一台缝纫机是衡量一个儿媳妇是否受宠的重要标志。

其次,与其他三件相比,缝纫机是唯一的女性专用品。

其他三件要么全家人共同使用,要么是男性专有。

秦家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贾东旭却突然来了兴趣,撇开采收音机不说,自行车的确可以给他带来很大的方便,上下班节约时间,出行也更加便利。

贾张氏心里却有点不安,难道秦家人已经知道她打算让秦淮茹用缝纫机接活补贴家用的计划?缝纫机大概需要三百块,但它也是“四大件”中唯一能够为家庭创造财富的,周围还没多少人家有缝纫机,只要接点活,两三年就能收回成本,甚至更快的话一年内也能做到,之后的收入纯粹就是利润了。

虽然心里不太愿意,但看到秦家人的态度和贾东旭的渴望,贾张氏最终还是叹了口气:“那就自行车吧!”想到这里,她心中不禁有些愤怒,究竟是谁透露了这些消息给秦家人,真是该死的,如果被我查到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接下来是房子的事。

贾家住的是中院的西厢房,这里有三开间的布局,意思是这里有三个门。

不过贾家只占了靠南面的两个门,第三个门被隔开了一部分,住着一对兄弟。

其实贾家的房子并不小,总面积将近四十平方米,但由于家中一直不宽裕,从未把房间分开,否则也能分成两间房。

对于前院那个早逝的王山不肯让王妮妮这家“赔钱货”被他们家收养的事,贾张氏也很无奈。

王建国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明明在农村住得好好的,非要进城,否则那三间房至少也可以分给他们一间,家里的居住条件也会改善很多,就算日后有了孙子也绰绰有余。

关于房子的问题就没法再谈下去了,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地方去购房,也买不起。

前面院落倒是有1+1的两间房,可惜早已年久失修,修复起来的钱不如直接买一套新房合算。

再说,等儿子升职后,工厂分配的房不是更好吗?

当然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由易中海出资修葺房屋。

不过贾张氏并不乐意,尽管别人没看出来的,但她很清楚易中海想要通过儿子来养老。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