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去反对杨诺的王位,还不如把精力放到未来的皇帝上呢!
毕竟,那皇太孙不是还没订亲呢么?
如今只要谁家能把女儿嫁过去,那可就是未来的皇后啊!
就当不了太子妃,当个良娣啥的也行么!
而且皇太孙年轻啊。
当今七十有五岁了,身子骨再硬朗,也很可能就是这几年了。
皇太孙即位之后,那可就是最年轻的皇帝!
这会儿趁着还没即位,就赶紧往皇太孙身边安插上自己人,才能保自家将来的长久富贵啊!
大家伙都去盯皇太孙了,因此反对女王的声浪也就响了那么一两下,就消失不见了。
杨诺自从打了胜仗之后就再也没回大宁地界来。
看样子还真是要一辈子定北了。
那谁去关注那不毛之地啊!。
不光是臣子们在惦记着皇太孙的亲事,就是邢大爷,也在琢磨孙子们的婚事。
邢大爷也是无奈啊。
当皇帝一年还挺新鲜的,可时候一长了,也枯燥啊。
偏偏不知道啊,这通关以后,什么时候能回现代。
邢大爷也急。
他之前是想着,大概是还没有开疆拓土啥的。
这不就征北了么?
可征完北还没有回现代呢。
莫不是要让他当完皇帝过完瘾?
但说实在话,他也不知道,他究竟还能活多久。
既然暂时回不去现代,那就在这儿好好干吧。
邢大爷之前就是个技工,虽然在工人里头那是顶尖的,可他也没当过皇帝呀!
他对皇帝的理解,基本上都是从小说和影视剧短视频里来的。
那些个无能昏君,就有好多都是之前啥也不懂,仓促上阵,就被身边的权臣和太监们给架空了。
而这大宁朝,他也是死了十七次才算是中兴成功的。
可不能找个不胜任的接班人。
诚哥儿这些年的表现,算是不错的了。
但还不是让他最满意的。
要是诚哥儿也有诺姐儿那般的武将天份就好了。
也得亏还有个诺姐儿,能镇住北戎那片地。
以他对杨诺的了解,最起码在她有生之年,是不会让北戎成为大宁的威胁。
所以他得走一步想两步,将这两位继承人的婚事给张罗起来。
早年间他把这两个放在身边养。
还有人猜着这莫是不要亲上加亲呢。
邢大爷好歹也是现代过来的,哪能不知道近亲结婚的坏处呢。
所以他肯定是要给这两位各自张罗的。
现如今朝中的那些王公贵族,都盯上了诚哥儿的婚事。
有上窜下跳的,有紧着造势的,有制造偶遇的。
倒是杨诺的婚事,似乎被所有人给遗忘了。
邢大爷便去召了老五和老三两口子。
之所以不召老大和老西,自然是因为老大两口子太蠢,老西的名声又差。
他要在皇城里的皇家园子里,开一个赏花会,也就是变相的相亲大会。
那些家里有女儿的不是都摩拳擦掌呢么?
那就都拉出来看看究竟怎么样吧?
当然,邢大爷自己也是起了八卦之心。
先透出去的风声,是到时三皇子夫妇和五皇子夫妇,皇太孙以及诸位未婚皇孙,都会出席。
并没提邢大爷也会到场。
收到请帖的,都是京城中的未婚男女。
似乎此次圣上是动了心思,务必要给太孙选出相配的名门淑女。
广发请帖,就连京城里的七品官和三等伯爵府的庶女都能收的着。
只是对未婚男子的筛选标准,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比如有七品官的庶子收到了请帖,而侯府的嫡出公子却两手空空。
后头才有风声传出来,原来是那位嫡出公子有些个贪色,房里两位通房,都早早地生下了庶子庶女。
本来正经人家的公子,就算房里有通房,也不会让庶子庶女先出生的。
但这侯爵是寒门出身,因立了军功这才封的侯,家里人的眼界和规矩也就不太行,尤其是府里的老太太,一门心思地就想要大孙子早些开枝散叶,非得要保下来这庶子庶女。
所以这样的人家,哪怕是比他家门第差一点的,都看不太上。
也难怪皇家的赏花会,会将此人排除在外呢!
除了这种未婚就先有庶子庶女的,还有那种未成婚就上青楼的,养外室的,身子骨不太好的,有断袖之好的,都是两手空空。
没拿到请帖的,也都不敢对外声张。
毕竟自己的情况自己知道,闹得人尽皆知,那才越发的丢人。
总之,邢大爷为自家孙女挑人选的标准,虽然不太严,但也还是刷下了京城里百分之七十的未婚官家青年。
而为孙子挑人选的标准,也还是有的。
只是如今女子不易,只要不是有极离谱的问题,就能拿到一张赏花贴。
而各家的闺秀们养在闺中,也不可能跟儿郎们一样收通房,逛青楼,养外室,所以看上去,就是只要符合年纪的,都有去皇家赏花宴的资格。
筹备了大半个月,赏花宴最后是水灵灵地召开了。
因参与者众,竟成了京城中热议的话题。
一时间,京城里的绣坊和衣坊,首饰和胭脂铺的生意,都比平时好了五倍不止。
在赏花宴上伺候的,女子这边是宫女,男子那边是内侍。
有两家皇子皇妃还有邢大派出去的暗卫盯着,倒也没发生过那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儿。
诚哥儿的太子妃,还真是在这个赏花宴上挑出来的。
是一个五品武将之女。
小娘子比诚哥儿小三岁,生得俊眼修眉,英气勃勃,身材高挑,的确是个好的。
就这审美,也挺对邢大爷的眼光的。
果然是亲孙子啊!
虽然只是五品武将之女,但只要太孙看中了就成。
邢大爷让人去查了这家人的详细情况。
原来这家的当家人是镇北军出身,在抵抗北戎的防御战里立功负伤,升职成了参将。因伤重致残,转到了吴地做后勤官,后头又跟着进了京城。
政审也没啥问题,邢大爷就同意了。
至于良娣啥的,诚哥儿自己没提出来,邢大爷也就不多事。
干啥,又不是演宫斗剧,一次娶仨,不是没事找事?
当然邢大爷也不会非得逼着皇太孙将来只有一个皇后,不立后宫。
只是这孩子还小呢,先跟正妻培养培养感情吧,不要搞得那般复杂。
等以后皇太孙即位了,受不住诱惑,选妃啥的那也随便了。
反正那会儿他这个爷爷也早就不在了么。
给外孙女挑的人选就多了点。
足足有三十个。
就这邢大爷都嫌少。
倒不是这三十个都要送过去给杨诺当后宫。
而是这赏花会外孙女也没来,他哪能知道外孙女能看得中哪一个呢?
不得多挑几个?
再者说了,这三十个只是他看着还行,至于这些人乐不乐意长驻北戎,给外孙女当王夫,还不一定呢。
果然,这三十个人里,有一大半的小青年,一听说要去北戎,那都吓得小脸刷白的。
强扭的瓜不甜啊!
这刨去了十八个不乐意的,就还剩下了十二个乐意的。
虽然京中人谈起北戎那就是茹毛饮血的蛮荒之地,可小青年们,也还是有那天生就想出去冒险的。
更有在家里境遇不佳的庶子或者依附叔伯的孤儿,想着虽然北戎荒凉,可若能成为王夫,肯定也比被在家里打压强得多!
理由正当,纯属自愿。
邢大爷便把这十二个小青年,都送到了北戎。
在密信里也将他们的情况细细交待了。
这些人随便杨诺挑,挑完余下的也都是乐意在北戎闯一闯的,给他们各自安排个位置就行。
反正北戎那边几乎是从头组建的班子,求才若渴。
两个继承人都顺利大婚。
邢大爷将诚哥儿带在身边五年,有时也放手让他处理一部分政务。
到了八十岁万寿节的这日,北地使臣带着贺礼赶来。
这北地使臣,年方西岁,奶声奶气,眉眼如画,手捧着寿礼,上前来给邢大爷行礼。
“祝皇祖爷爷福寿绵绵……”
邢大爷看着就开怀大笑,招手把这小家伙叫过来,让他坐到自己左边的位置上。
而他右边的座椅中,也坐了个三岁的小奶娃,正是皇太孙之子。
这八十大寿,跟七十大寿那回,可是大不一样了。
邢大爷念头通达,含饴弄孙,心满意足。
顺顺当当地过了万寿节,邢大爷这天夜里,睡得格外香甜。
待醒来,就看到面前一张超凶大脸。
正是他们养老院里那位虎姑婆护工。
“大爷,你可真是这院里的大爷!”
“自己多大岁数自己不知道,啊?”
“跟个小年轻你较什么劲儿呢?”
“打游戏能打通霄?还连着三天!”
“看看这回差一点就醒不过来了吧?”
“以后可都消停点吧!”
“因为您咱们养老院可都出名了!你都成名人了!”
邢大爷一个哆嗦,往被窝里缩了缩。
他看了眼自己那老胳膊挂的水,小声嘀咕了句。
“反正,咱,通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