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 第71章 大唐国债

第71章 大唐国债

加入书架
书名:
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作者:
家己郞
本章字数:
7062
更新时间:
2025-06-02

李世民扫了一眼马尚书,这工部尚书马毗哪里是愚钝,简首是马屁精,明的是请教,实则是叫板,当下也不以为意的说道“马尚书学富五车财高八斗(李世民故意把财字说的特别大声,凸显马尚书的财气),怎能说是愚钝,只是经学与实学不一样,马尚书耽于经学,这实学嘛,呵呵,既然马尚书问起说这不难,‘倒底不难在哪里?’那就让秦王府的随从哈少来为诸公解惑吧”,说着,李世民招手让哈小维上到衙门的正殿上来。

哈小维记得李世民嘱咐过的话,上台之前要向大唐皇帝李渊与大唐宰辅敬个礼节,便起身向着李渊的方向双手抱拳行了个礼,这才上到工部衙门的正殿。

李世民笑着说道“现在是工部众议,虚礼就不必了,哈少向诸公解解惑吧。”

“喏”,哈小维装模作样的扫了扫堂下几眼,这感觉特别好,自己眼皮底下除了工部官员,竟然还有大唐皇帝李渊和中枢宰辅在聆听,大唐天底下最有权势的人都集中在这里听自己吹牛,这份荣耀实在是无法用词语来形容,比自己在公司拿了个优秀员工还要骄傲,只能用两个字来说“贼爽”。

“哈少,看你的表演咯”,李世民下台前轻轻的说了一句。

“so easy(太简单了)”,哈小维耸耸肩,表示下面的那一群工部官员都是辣鸡,完全不用放在眼里。

工部尚书马毗瞠目结舌看着李世民与哈小维,他的学富五车根本听不懂哈小维在说啥?

“咳咳...”哈小维照惯例也用咳嗽声开场,见到连李渊都聚精会神的盯着他看,瞬间戏精上身表演欲望拉满,当即一手握拳另一手用力锤着案台挥舞咆哮道“裴相国说国库空虚,没有条件上洛长高速马路,难道朝廷就这样认命吗?不!!!我们绝不认命,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咱们创造条件也要上...”

哈小维最后这个上字己经是破音了。

说到这的时候,哈小维故意停住了说话,因为此处应该有掌声。

结果底下一片寂静,除了马尚书被哈小维出其不意的捶桌子吓了一大跳,所有下面聆听的人都面无表情的看着哈小维的咆哮,这些古人根本无法理解现代人的激情演讲,不懂得哈小维的这种行为艺术代表什么?

“这...”哈小维顿感头皮发麻,尴尬起来,咆哮不下去了。

李世民“啪啪啪啪”声的鼓起掌来,热烈的响应哈小维的演讲。

幸好哈小维跟李世民交代过的,万一冷场的时候,要有人在下面鼓掌,以免冷场。

李世民这一带头,李渊也点起了头,这么热血的口号确实不错,李渊也表示认同。

唐皇李渊这一点头不打紧,下面的人顿时彩声雷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渊带了个好榜样。

哈小维顿时虚荣心超级满足,信心爆棚,这才在喝彩声中大声说道“此事何难之有...”

结果这句话刚出口就被下面的一个工部官员给打断了“哈大人,不是下官们不执行,你这里要修路,那里要搞工程,光喊口号没有用呀,钱呢?请问钱从哪出?工部也不印钱呀!难不成哈大人认识孔方兄?能自己生崽”。

这句话一出,引得一众官员们哄堂大笑。

笑这个哈大人根本不懂做官,更不懂工部做事第一先要拿钱,不然其他一切免谈。

哈小维根本不虚,“钱嘛!好办的很。”

“哈大人不要猪鼻子插大葱---装大象,除非,除非...”那个工部侍郞瞄了一眼李世民不说话了。

“除非我秦王掏钱是吧?”李世民首截了当的说出口。

“这个...下官不敢”,那个工部官员赶紧起身来赔罪。

“用不着秦王掏钱,咱们工部可以无中生有,只要发行大唐国债,向大唐百姓们借钱就行...”

哈小维这句话还未说完,差点把几个喝茶的工部官员们呛死,这句话实在是荒天下之大谬,如此匪夷所思的言词是疯子才能说出来的吧。

不少工部官员心底下也这样想,“向老百姓们借钱,这人疯了吧?”

“就是,就是...”

“秦王怎么派了个神经不正常的家伙...”

“大唐朝廷向百姓借钱,大唐朝廷颜面何在?说出去笑死人,这岂不是三岁小儿之言”。

“岂是三岁小儿能言乎?这人失心疯,岂可共事”。

“就是,老百姓能有几个钱...”

哈小维丝毫不理会下面各个叽叽歪歪的声音,继续说道“我们用大唐朝廷的信用做担保,有信用,发债跟老百姓借钱,这钱不白借,算利息,100文钱1年派息10文钱,诸位想想,一年啥都不干,借100文钱给朝廷就能得110文钱,这么好的事上哪里找?是不是?如果家里钱多借个10000文钱,一年后本息就坐收11000文钱,好几个月的生活费都有啦,再借个两三年,说不定娶媳妇的钱都有了。”

“哇”,一众工部官员们这才明白哈小维讲的发行大唐国债向老百姓借钱是怎么回事,纷纷发出了意想不到的惊呼声,疯子与天才就在他们哇声中不经意转换。

哼,一群乐色,哈小维鄙夷的看了一眼那群见钱眼开的工部官员,嘴里继续说道“此次大唐国债的首期发行预算是五千万贯,面向所有大唐百姓们发行,商人、农夫、官员、门阀世族,凡是大唐百姓都可认购”。

哈小维这一番侃侃而谈的言词顿时触动了这些吝啬的大小官员们,私底下纷纷议论起来“这法子不错耶,有朝廷做保,不怕不还钱,稳赚不赔的...”

“诶,对了,老谭,你家不是有几十万文钱吗?借给朝廷一年,哇!一年就有个万把文钱的收入,这娶个三房姨太太稳了。”

那个被叫做老谭的官员重重的呸了一口“你家才有几十万文钱,我家穷的叮当响。”

老谭话是这样回人家,心里却动了心,盘算着要真这样借出去可赚不少钱,这三房姨太太稳了。

哈小维等这些官员老色批们议论的差不多了,才拍拍手掌,让他们安静下来。

“怎么样,诸位大人们可还有什么意见?”哈小维淡定的问道。

“哈大人,你这个办法好是好,可我们到期怎么还钱呢?”

“对对对”,一众官员们都表示这种担忧,他们自然知道大唐国库空虚,连日常开支都举步维艰,怕借给朝廷钱,朝廷到时还不起,从他们俸禄里扣,那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这个诸位不用担心...”

听到哈小维这句话,一众工部官员们就没有一个人说哈大人是猪鼻子插大葱---装大象了,全部都静静的等哈小维说出他的高见。

“来,我给诸位大人算个还钱的账,但算账之前我想问一下诸位大人,修路需要什么?”

“当然是人工和钱啊,哈大人不是明知故问吗?”。

衙门里顿时响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讥笑声。

“对,是要钱和要人”,哈小维丝毫不介意这些工部官员的讥笑,“但除了人工和钱,修路还要大量的沙石、木材、石灰、马车、牛车、各种开山的铁器、绳子,当然还有修路工人的吃喝拉撒,所有这些东西从哪里来?”

衙门里的所有人听了都不明所以,没有一个人回答,全都看着哈小维。

“所有这些东西都要从民间购买,民间就会有大量的资本涌向这些行业,那么就会形成产业繁荣,一旦产业形成了繁荣,商品贸易更加频繁,于是纺织、零售、餐饮等产业也会繁荣起来,大唐的税收自然就会多了起来,那么大唐百姓就会有更多的工作岗位,就能产生更多的财富,如此循环往复,那你们说老百姓和朝廷都有钱了,这国债的钱朝廷还不起吗?”

一众官员们听了哈小维的话,仔细在脑海中一想,对呀,这修路要招多少工人?要开多少石方?要购买多少工具?要多少人吃饭?这不都是产钱的地方吗?朝廷支出五千万贯钱,那从产出的地方说不定能收回八千万贯,这岂不是白赚三千万贯吗?那还钱不是轻而易举吗。

“还的起,还的起”,连工部尚书马毗都不自禁的喃喃自语道。

底下的一众工部官员们更是议论纷纷,按照哈小维的说法,这大唐国债那是绝对还的起,所以他们纷纷算计起自个的私房钱,看看能买下多少的大唐国债。

“哈大人,我们当然相信朝廷,但你这个办法好是好,可我们要怎么发债呢?”

一说到发债,这些工部官员们顿时来了精神,眉花眼笑的都想这个肥差。

“简单呀!”

这一次工部官员们对哈小维猪鼻子插大葱---装大象的想法都没有了,一个个对哈小维的说话当成了天经地义。

哈小维胸有成竹的对着一众工部官员说道“在工部设立一个大唐国家当铺,负责发债事宜,时间到了给利息。当然,这个大唐国家当铺可不只发债这个功能,它还有各种融资的功能...”

“什么是融资?”这个新鲜的字眼在工部官员里顿时发酵了,全部懵圈的看着哈小维。

哈小维不得不解释道“融资就是说不单止我们向老百姓发债借钱,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让大唐百姓向朝廷借钱,让那些商人们向朝廷借钱,我们坐收利息...”

“哦,原来是放高利贷!”工部官员们顿时懂了。

哈小维叹口气,准备说发贷不等于高利贷,想想算了,这么复杂的问题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对,这发债和高利贷差不多的意思吧”,哈小维无奈的说道。

听到这句话,工部的官员们精神头更足了,本来对哈小维有一丝轻视的心也一扫而光,哈小维在他们心目中散发着无限的金光,伟岸的很。

“有了这个大唐国家当铺后,我们工部的这个洛长高速马路还有问题吗?诸位”,哈小维环视全场的说道。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