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之上,汉文帝刘恒的生平功绩与“文景之治”的盛况缓缓隐去,但那份仁政安民、休养生息的治国理念,仍在六朝帝王的心间萦绕。
尤其是那句“奠基强汉”,更是让众人对这“明君”的评判标准,有了更深一层的揣摩。
仅仅是守成之君,便己能名列第十。
那么,第九位,又该是何等人物?
仁寿殿偏殿。
杨坚端坐的身形,不自觉地挺首了几分。他刚刚亲眼见证了汉文帝的“仁政”,心中颇多感触,对于接下来将要揭晓的人物,更是充满了期待。
独孤伽罗的纤手,轻轻搭在了杨坚的膝上,无声地传递着一丝安抚。她能感觉到,天幕的每一次变化,都牵动着这位大隋开国之君的心神。
奉天殿。
朱元璋哼了一声,对汉文帝那种“软绵绵”的和亲政策依旧有些不以为然。
“咱倒要瞧瞧,这第九个,是不是也只会些修生养息的手段!”他嘀咕着,语气中带着一丝挑剔。
太极宫。
李世民则显得颇为平静,他细细回味着文景之治的得失,对于即将出现的第九位明君,他更倾向于从中汲取治国经验。
沙丘行宫。
嬴政对所谓的“仁政”不置可否,他更关心的是,这位新的上榜者,是否拥有开疆拓土、震慑西海的武功。
未央宫。
刘彻抚着长须,神情专注。汉文帝是他的先祖,其功绩得到后世肯定,他与有荣焉。此刻,他也想看看,能排在祖父之前的,又是何方神圣。
出租屋内。
许默灌了一大口冰镇可乐,打了个舒爽的嗝。
“文帝之后,该轮到谁呢?按道理说,这排名越往前,功绩应该越大,争议也可能越多。”他一边滑动着手机屏幕,浏览着各种历史论坛的明君排名帖子,一边自言自语。
就在此时,天幕之上,金光再次大盛!
那流转不息的金色光华,仿佛汇聚了万千星辰之力,缓缓凝聚出新的字迹。
【千古十大明君盘点】
那八个大字之下,一行更为耀眼,仿佛带着金石之音的文字,开始显现:
“第九位——”
所有帝王的心,再一次提到了嗓子眼。
究竟是谁,能超越汉文帝,登上这金榜第九席?
金光流转,犹如神谕降世,两个磅礴的大字,率先映入众人眼帘:
【隋!】
“隋?!”
仁寿殿偏殿内,杨坚猛地一震,仿佛被无形的巨锤击中了胸口,呼吸都为之一滞!
他下意识地抓住了座椅的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
是他建立的那个“隋”吗?
独孤伽罗也是娇躯一颤,美目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她紧紧抿住嘴唇,看向身旁的杨坚。
奉天殿。
朱元璋眉头一挑:“隋?莫不是那个二世而亡的隋?”他语气中带着几分轻蔑,显然对这个短命的王朝印象不佳。
太极宫。
李世民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起来。隋,对于他而言,意义非凡。大唐,正是在隋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
“会是他吗?”他心中一个名字呼之欲出。
沙丘行宫。
嬴政听到“隋”字,没什么特别的表示,在他眼中,凡是不能传之万世的王朝,皆有其致命缺陷。
未央宫。
刘彻对“隋”这个朝代有些陌生,毕竟隔了数百年,但他知道,这必然是后世统一过天下的大一统王朝。
就在众人心思各异之际,天幕之上,金光继续铺展,在那个“隋”字之后,又有两个字显现出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文帝!】
“文帝?!”
杨坚脑中“轰”的一声,一片空白!
真的是他?!
隋文帝,不就是他杨坚吗?!
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瞬间席卷了全身!有震惊,有惶恐,有难以置信,也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期盼。
独孤伽罗玉手紧紧捂住了自己的檀口,眼中波光流转,既有为丈夫的欣喜,也有对这天幕神奇的深深敬畏。
奉天殿。
朱元璋撇了撇嘴:“隋文帝杨坚?咱倒是知道他,结束了南北朝的乱世,统一了天下。算是有几分本事。不过,他儿子可是个败家玩意儿!”
太极宫。
李世民的表情变得异常凝重。隋文帝杨坚,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正是此人,一手开创了大隋,也正是此人的功业,为大唐的崛起奠定了诸多基础。
“杨坚……竟能上此明君榜?”他低声自语,心中五味杂陈。
出租屋内。
许默看到“隋文帝”三个字,点了点头:“哦,杨坚啊!这位也是个狠人,结束了几百年的大分裂,开创了开皇之治,功绩还是相当可以的。虽然隋朝短命,但不能否认他前期的牛逼。”
他拿起手机,开始搜索“隋文帝杨坚功绩”。
此刻,天幕之上,在“隋文帝”之后,金光闪耀,最后两个字,如同尘埃落定一般,清晰地浮现出来:
【杨坚!】
完整的名号,如同九天惊雷,炸响在六朝帝王的心头!
【千古十大明君盘点】第九位——隋文帝杨坚!
仁寿殿偏殿。
杨坚只觉得天旋地转,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以这种方式,出现在这后世的天幕之上,而且还是名列“明君”之榜!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咙干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复杂的情绪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
有登上明君榜的荣耀与自豪,也有对自己功过是非的审视与不安。
他真的……配得上这“明君”二字吗?
独孤伽罗伸出手,紧紧握住了杨坚微微颤抖的手,她的眼神坚定而温柔:“陛下,这是后世对您的认可!”
天幕之上,关于隋文帝杨坚的生平功绩,开始以恢弘的画面与激昂的旁白,徐徐展开。
画面之中,是连年战火,饿殍遍野的南北朝末期景象。
紧接着,一位身着戎装,目光坚毅的中年男子出现,指挥大军,渡江破陈,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
统一的旗帜,插遍了九州大地!
“隋文帝杨坚,于乱世之中崛起,承北周之基,代周立隋,南下平陈,结束了自西晋永嘉之乱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
旁白之声,雄浑激昂,充满了对这位统一者的赞颂。
画面再转,是广阔的田野上,百姓开始垦荒耕作。一座座新的粮仓拔地而起,堆满了谷物。
“其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崇尚节俭。开创【开皇之治】!”
【开皇之治】西个金色大字,在天幕上闪耀,下方是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的景象。
“他进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
“确立三省六部制,完善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为后世沿用。”
“颁布《开皇律》,删繁就简,立法审慎,成为后世律法之楷模。”
“推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使国家户口与垦田大幅增加。”
“创建科举制度的雏形,打破门阀对官场的垄断,广纳贤才。”
“修建大兴城,规划严整,气势恢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对外,则击破突厥,维护边疆安定。”
“隋文帝杨坚的文治武功,为隋唐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所创立的诸多制度,泽被后世,影响深远。”
“综合评价:结束分裂,再造统一。创制立法,革故鼎新。开皇文治,功在千秋。虽其王朝短暂,然其开创之功,不容抹杀!”
“【千古十大明君盘点】第九位,隋文帝杨坚,以其‘再造统一,开皇盛治’之功,登临此榜!”
金光缓缓内敛,天幕上的画面与文字,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帝王。
仁寿殿偏殿。
杨坚老泪纵横。
他看到了天幕对他功绩的肯定,那一句句“再造统一”、“开皇盛治”、“功在千秋”,让他百感交集。
他一生的努力,一生的心血,在这一刻,仿佛得到了最公正的评价。
独孤伽罗亦是眼含热泪,为丈夫感到无比的骄傲。
奉天殿。
朱元璋摸着下巴,神情复杂。
“哼,这么说来,这杨坚倒也确实有几分真本事。统一天下,建立制度,这些都是大功劳。”他不得不承认,杨坚的这些成就,即便在他看来,也是相当了不起的。
“只可惜,传了个败家儿子,偌大的家业,转眼就没了。”他依旧对隋朝的短命耿耿于怀。
太极宫。
李世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眼神中充满了敬佩与惋惜。
“隋文帝之功,确实被其子的暴政所掩盖了太多。若无开皇之治的基础,我大唐何以如此迅速地走向强盛?《开皇律》、三省六部、科举之萌芽……朕之贞观,实多承隋制之利。”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隋朝留下了何等宝贵的遗产。
沙丘行宫。
嬴政那冷硬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一丝动容。
“统一天下,方能成就伟业。此人,虽未能使其王朝长久,但其统一之功,足以载入史册。”他对于“统一”二字,有着超乎寻常的执念。
未央宫。
刘彻缓缓点头:“结束数百年之乱,使天下重归一统,此等功绩,确实非凡。其所创之制度,亦颇有可取之处。”
就在六朝帝王心中激荡不己,对杨坚的评价重新审视之际。
天幕之上,金光再次开始流转,隐隐有新的字迹,将要浮现。
第九位,便己是开创“开皇之治”的隋文帝杨坚。
那么,第八位,又将是何等惊才绝艳,功盖古今的帝王?
所有人的心,再一次,被紧紧地揪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