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方才免过一年税,如今又免了三年,天下百姓无一不闻之大喜。
南方某一小镇的一户农家。
一妇人正坐在炕上给喝完奶的小儿子拍着奶嗝。
她怀中快满两个月的小宝宝一天之中除了吃就是睡,如今吃饱喝足又有母亲温暖祥和的气息包围,正昏昏欲睡着。
忽然院子里传来一道激动的高声呼唤,“亮子他娘——”
妇人眉头一皱,低头看去,果然怀里快要睡着的的儿子浑身一颤,睁开了眼。
房门处传来响动,一裤腿还沾着泥点子的男人小心打开门钻进屋又迅速把门合上,把寒风关在门外。
“他爹,你今儿个咋了,捡着银子了这么激动?!儿子都要被你吵醒了!还好我们家亮子乖,不爱哭,不然,我可饶不了你!”
男人闻言脸上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表情,“嘿嘿,怪我怪我。”
他凑近炕沿儿,探头一看,妻子怀里的儿子眼睛黑亮黑亮的看着他,声音自觉的放低了不少,“哎呀,我这不是太激动了嘛!他娘,我跟你说,咱儿子果然是个有福的!
我刚从村长家开完会回来,村长今儿一早去镇上赶集,亲眼看见城门口又贴了新告示!娘子你猜,告示上写了什么?!”
妇人看着自家男人那藏不住的高兴样儿,心里头猛地一惊,眼睛不由自主地睁大了,“上回你这么高兴的回来,是皇上免了咱一年的税!这回……难不成又……?”
“可不咋地!!!”男人激动得声音又拔高了点儿,赶紧瞄了一眼儿子,见小家伙只是眨巴着大眼睛瞅他,没哭。
才又压下嗓子继续道:“村长亲口说的!东宫那位‘梦见银山’的祥瑞娘娘上上个月十五,给咱大明生下了皇太重孙!
听说小殿下落地那会儿,天上现了金龙,金光闪闪的!皇上高兴坏了,又下了天大的恩旨,免了天下三年的税粮!
整整三年啊!他娘!咱亮子将来念书的钱,有盼头了!!!”
“天,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啊,没想到咱亮子跟皇太重孙同一天出生,还能沾到小殿下的光!”妇人很是惊喜。
“是啊,如今整整西年不用交赋税,咱们这西年努努力,多攒攒银钱。听村长说,他打算把他小孙子从村里的私塾送到咱们镇上官府新设的社学去读书,等咱们亮子长大了,咱也把他送去!!!”
“太好了太好了……”
妇人怀中小小的白嫰婴孩好似也听懂了父母的话一般,把嘴里啃着的小手从口里出,然后对着正满目柔情看着他的父母露出了一个无齿笑容,“咯咯——”
_____
因着如今的京都还在南京城,所以大明最北方的边陲小城收到自皇城而来的旨意总是最晚。
眼下北方己是深冬,寒风卷着碎雪沫儿,刮在脸上跟刀子似的。
街面上人稀稀拉拉,一家小小的炊饼铺子里,炉火烧得正旺,成了这冷清街上少有的热乎气儿。
炊饼铺前,一位拿着一个瓷碗、身穿铠甲的青年站定:“王婆婆,麻烦来一碗面茶,两张炊饼,外带。”
正揉着面团的老婆婆闻言转身一看,便笑了,“是小薛将军啊,又给你娘子带面茶和炊饼啊。您稍等片刻,马上就好嘞!”
她扭头冲着灶台后头正往炉膛添柴禾的老伴儿喊:“老头子!快着点儿,给小薛将军盛碗面茶,别放椒盐!”
“诶!就来了!”灶台后头应了一声。
青年将手里的瓷碗递给出来的老伯,“麻烦王伯了。”
等炊饼熟的半刻钟里,老人家爱唠叨的毛病又犯了,她手上麻利地揉着面,嘴里也没闲着,“小薛将军,您家那大胖小子,是上上个月十五生的?眼下该有两个月出头了吧?养得可壮实?”
“是啊,小儿正是和皇太重孙同日出生的,如今两月有余了!”
青年想起虎头虎脑的儿子,脸上冒出个带着傻气得笑来。
“哎哟哟!那可真是了不得的大福气啊!”王婆婆惊羡的首咂嘴,“这娃儿将来准有大出息!小薛将军,您和夫人可真是好福气哟……”
同样的场景,遍布大明疆域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