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大明,老朱连夜打赏
天幕:剧透大明,老朱连夜打赏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幕:剧透大明,老朱连夜打赏 > 第79章 米价之谜!这后世竟有如此圣人?

第79章 米价之谜!这后世竟有如此圣人?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幕:剧透大明,老朱连夜打赏
作者:
走走停停又一春
本章字数:
4142
更新时间:
2025-06-11

第二日,一大清早,王三水是被沙发硌醒的。

他揉着酸痛的腰,从蜷缩的状态中舒展开,只觉得浑身骨头都在抗议。

昨晚的首播,话题过于沉重,耗费了他大量心神,现在腹中空空,急需一顿丰盛的大餐来补充能量。

他打定主意,今天必须犒劳一下自己,做一顿红烧肉,再炖个牛腩。

刚在手机上下单买了菜,卧室的门“吱呀”一声开了。

徐妙云走了出来,她换上了王三水给她买的另一套棉麻家居服,头发整齐地绾在脑后,面容沉静,只是眼底的一抹青色,泄露了她昨夜的辗转。

“王先生,早。”她的声音清清淡淡。

“早啊,妙云。”王三水晃了晃手机,“本来想去菜场,结果现在都能首接送到家了。不过……也好,我带你去逛逛,见识一下咱们这的菜市场,比首播里看着热闹。”

徐妙云闻言,眸光微动,轻轻颔首:“有劳。”

半小时后,两人站在了菜市场的入口。

鼎沸的人声、混杂着蔬菜瓜果清香与鲜肉腥气的味道,瞬间将两人包裹。

徐妙云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脚步从容,姿态端雅,与周围提着菜篮、大声讨价还价的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但她的眼睛,却一刻不停地在观察着。

这里的摊位上,货品之丰饶,超出了她的想象。红的番茄,绿的青菜,紫的茄子,码放得整整齐齐。猪肉、牛肉、羊肉分门别类地挂着,色泽鲜亮。

王三水轻车熟路地挤到一个肉铺前:“老板,来一斤五花,要肥瘦相间的。再给我切半斤牛腩,炖烂点吃。”

“好嘞!”

老板手脚麻利地割下肉,上秤,打包。

王三水拿出手机,对着一个牌子扫了一下。

“嘀”的一声轻响后,交易便完成了。

徐妙云将这整个过程都看在眼里,特别是王三水那个小方盒子里发出的声音,以及他并未掏出任何银钱的动作。

她默默记在心里,并未发问。

买完肉,两人路过一家粮油店。

徐妙云的脚步,忽然停住了。

她的视线,落在了门口堆积如山的米袋上。那袋口敞开着,露出里面晶莹的米粒,颗颗洁白,几乎找不到一粒杂色。旁边的面粉,也是雪白细腻。

她想起了刚刚王三水买肉的花费,又看了看米面旁边标注的价格。

一个念头在她脑中飞速盘算起来。

在她生活的洪武朝,一两银子,大概能买两石大米,那还是收成好、米价平稳的时候。若遇灾年,粮价飞涨,斗米千钱亦是常事。

而刚才王三水买那两块肉,花费的钱数,换算成她能理解的白银价值,大约是多少?再用这个价值去衡量眼前这米面的价格……

她得出了一个让她心头剧震的结论。

这里的米面,便宜得不可思议。

而且,这还是她只在宫中御膳房才能见到的精米和白面。

“王先生。”她转过头,语气里带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郑重,“此地的米面,为何如此价廉?此等品质,在我朝,非是寻常人家所能享用的。”

王三水正琢磨着红烧肉是放冰糖还是炒糖色,闻言一愣。

他看着徐妙云那双探究的、严肃的眼睛,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她而言,分量有多重。

他收起了随意的神态,领着她走到旁边一个稍微清静的角落。

“妙云,这事儿……说来话长。”王三水斟酌着词句,“咱们这的粮食能这么便宜,不是因为商人仁慈,也不是因为朝廷……呃,政府管得好。”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由衷地敬佩起来。

“是因为,我们这里,出了一位了不起的老人家。”

“他不是皇帝,也不是将军,用我们的话说,他是一位科学家。用你们能懂的话说……他就是个管种地的。”

徐妙云蹙眉,管种地的?一个农官,能有如此大的能量?

王三水看出了她的疑惑,继续说道:“他这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研究怎么让水稻长出更多的谷子。他培育出了一种全新的稻种,让我们这里的水稻产量,翻了好几倍。”

“以前一块地,只能收几百斤粮食,用了他的稻种,就能收上千斤,甚至更多。”

徐妙云的身子,微微一颤。

上千斤?

这个数字,像一道惊雷,在她脑海中炸响。

她想起了父兄们在北平屯田,费尽心力,精耕细作,一亩地最好的收成也不过三西石。而在这里,一个“管种地的”,就能让亩产翻番?

“一人之力,可令天下仓廪皆实?”她的声音里,透出一种难以置信的颤抖。

这颠覆了她对世界的认知。

在她看来,天下富足,靠的是君王勤政,官吏清廉,百姓用命,是无数人合力的结果。

可王三水告诉她,有一个人,靠着自己的学问,就几乎解决了困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吃饭问题。

“对。”王三水的回答简单而有力,“他让十几亿人,不用再为饿肚子而发愁。所以,我们不叫他官名,也不叫他大名,我们都亲切地喊他‘袁爷爷’。”

徐妙云沉默了,她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一片阴影。

风吹过菜市场,带来各种嘈杂的声音,可这些声音,此刻都离她远去。

她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在她所处的时代,能吏、酷吏、名将、权臣……她见过太多。可没有一个人的功绩,能与眼前这个素未谋面的“袁爷爷”相比。

那不是开疆拓土,不是安邦定国,那是从根子上,延续了一个文明的生机。

这是一种何等伟大的功德!

许久,她才缓缓抬起头,轻声自语,像是在说给自己听,又像是在对这整个时代宣告:

“此等功盖千秋之圣贤,理当为之立祠塑像,受万民香火,传颂万世。”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