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索姆河战场
我在一战索姆河战场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我在一战索姆河战场 > 第006章 冯·施特劳斯炮兵上尉

第006章 冯·施特劳斯炮兵上尉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一战索姆河战场
作者:
老张5592
本章字数:
5644
更新时间:
2025-06-03

第一节 镀金贵族

指挥所的煤油灯在堑壕壁投下蛛网般的裂纹,冯岩的指节叩击着弹药箱上的作战地图。这张浸透硝烟的羊皮纸边缘蜷曲,中央用红蓝铅笔标注的箭头像血管般延伸向法军阵地。

“这是自杀任务。”古特曼少尉的佩刀在地图上划出火星,“施特劳斯家的少爷需要三样东西:炮队镜、活坐标、替死鬼。”

冯岩的视线扫过地图坐标网格,保定军校的测绘课记忆在脑中苏醒——高斯克吕格投影法特有的经线曲率暴露了这张地图的过时。当他抬头时,阴影里传来银匙搅动咖啡的叮当声。

冯·施特劳斯上尉从黑暗中显出身形,瓷杯里黑咖啡的蒸汽在他苍白的脸前氤氲。蓝底银鹰的家族纹章在袖口若隐若现,胸前的炮兵观测勋章擦得锃亮,却不见应有的磨损痕迹。

“西百米观测基线。”上尉的白手套点在标注点,“需要两名移动标尺。”他说这话时像在吩咐仆人摆餐具,金丝单片眼镜的链条在煤油灯下荡出细碎的光。

汉斯嗤笑着将法军刺刀插进木箱:“贵族老爷的西百米,在我们这儿叫黄泉路。”

冯岩注意到上尉的武装带扣闪着异常的光泽——这是柏林皇家军械局特制的铂金卡扣,他在慕尼黑军校的贵族同学炫耀过同款。当上尉转身时,后腰处微微隆起的轮廓暴露出隐藏的鲁格P08炮兵型手枪,这种配发给军官的昂贵武器本该装在定制枪套里。

“观测组需要携带什么特殊装备?”冯岩故意用上慕尼黑口音。

上尉的眉梢动了动,似乎惊讶于这个东方人的标准德语:“威特测角仪,1915型炮队镜,还有......”他的手指无意识地着金质领扣,“施特劳斯家祖传的观测日志。”

古特曼少尉突然将铁十字勋章拍在弹药箱上,巴伐利亚口音里带着铁锈味:“瓦尔德冯准尉负责你的后背,上尉先生。不过容我提醒——“他踢开脚边半截工兵铲,“在索姆河,子弹不认得纹章。”

当冯岩检查MP18冲锋枪的32发蜗型弹鼓时(这种新式武器本不该出现在预备兵团),上尉的咖啡杯突然倾斜,褐色液体在地图上洇出法军阵地的轮廓。冯岩的瞳孔微微收缩——1916年5月配发的加密地图,绝不该出现在前线观测官手中。

第二节 死亡测绘

冯岩的钢盔撞在弹坑边缘时,崩落的碎土灌进了领口。他吐出嘴里的铁腥味泥浆,发现十五米外的半截电话线正冒着青烟——这是先前观测组留下的死亡路标。

“保持间距!”施特劳斯上尉的吼声裹在硝烟里传来。冯岩看着这个容克贵族以标准的跃进姿势穿过弹幕区,不禁想起慕尼黑军校战术课上教授的示范动作:每七步变换一次节奏,冲锋枪斜挎在左肩。可惜此刻他们只有两支毛瑟步枪和上尉腰间装饰用的鲁格手枪。

汉斯突然拽住冯岩的武装带:“看弹坑!”前方三米处的凹坑边缘泛着诡异的油光,这是未爆弹特有的死亡光泽。冯岩用刺刀挑起块碎石抛过去,当碎石接触地面的瞬间,首播间曾标注过的记忆数据在他脑中闪现——1916年英军未爆弹触发压力为1.8公斤。

“绕右侧!”冯岩压低身子,“贴着那具骡马尸体走!”腐烂的动物尸骸形成天然掩体,汉斯边爬边嘟囔:“这味道比施特劳斯的古龙水还带劲。”

上尉在地图边缘标注坐标时,一发75毫米炮弹削断了西十米外的桦树。冯岩扑倒他的瞬间,飞溅的木刺扎进左臂,血腥味混着施特劳斯袖口的雪松香扑面而来。

“你在修正波茨坦网格?”冯岩瞥见地图上的经纬线交错方式,“高斯-克吕格坐标系在东经13度30分的子午线收敛角是......”

“你怎么知道总参谋部的新测绘标准?”施特劳斯苍白的脸上泛起潮红,家族纹章在剧烈起伏的胸口若隐若现。这个中国准尉竟能道出柏林炮兵学院上月刚下发的机密文件内容。

汉斯突然将两人拽进弹坑,法军机枪的曳光弹在头顶织成火网。”十一点方向,霍奇基斯机枪!”他报出枪型时的专业让上尉侧目。这个巴伐利亚农夫出身的列兵,此刻正用MG08射手才懂的术语分析射界:“二百七十米,仰角修正两密位。”

冯岩抓把焦土扬向空中,看着飘散的颗粒判断风速:“西北风每秒西米,建议烟雾弹掩护。”他边说边卸下1915式发烟手雷的铜质引信帽,这是他在保定军校工兵科拆解过的型号。

当白色烟幕腾起时,施特劳斯上尉的炮兵观测镜终于锁定目标。十字分划中的法军炮位正在装填,炮盾侧面的75毫米口径标志清晰可见。冯岩看着上尉颤抖的手指在观测簿上记录参数,突然按住钢笔:“仰角29-30分,药包装药量2.3公斤。”

“你究竟......”上尉的质疑被呼啸的炮弹打断。冯岩扯着他滚向弹坑西侧,那里有前次炮击震塌的交通壕残壁。汉斯用工兵铲在浮土中刨出个射击孔,溃退的法军工兵在此遗留了完好的剪形测距仪。

“密位线对正第三标尺。”冯岩调整着测距仪齿轮,这是他在慕尼黑军校摸黑练习过上百次的动作。当两段影像重合时,他报出了让上尉钢笔坠地的数据:“距离537米,方向修正量左0-03。”

第三节 泥泞公式

弹坑底部的积水泛着油膜般的虹彩,冯岩的刺刀尖悬在泥地上方三厘米处颤抖。这是他在保定军校炮兵科偷师学来的测绘法——用炮弹入射角反推发射阵地,此刻却要在索姆河的烂泥里验证。

“第三象限,入射角七十二度。”冯岩的刀尖戳进泥地,画出的三角函数坐标系被弹片刮花了大半。汉斯用钢盔舀起污水冲洗炮队镜,镜片上映出施特劳斯上尉苍白的脸。

一发75毫米炮弹在八十米外炸开,震波掀起的土块砸在汉斯后背。”你他妈快点!”这个巴伐利亚老兵吐着泥浆吼道,“法国佬在给咱们挖坟呢!”

冯岩的瞳孔突然收缩。他注意到弹坑东侧壁的裂纹呈放射状延伸,这是慕尼黑军校《弹道地质学》里强调的特征——炮弹着地瞬间的应力传导轨迹。刀尖沿着裂纹走势划出三条辅助线,交汇点指向西南方西百米处的桦树林。

“地图比例尺1:25000,“冯岩夺过上尉的罗盘,“桦树林在网格C7区,但实际地形比等高线低三米。”他想起去年在阿尔卑斯山测绘实习时,曾发现军用地图与实地存在十二米误差。

施特劳斯上尉的白手套捏皱了羊皮纸:“你怎么确定......”

“看这个。”冯岩捡起半截扭曲的炮弹破片,“法军M1897型弹体膛线磨损严重,初速下降导致射角被迫抬高。”他用指甲刮过螺旋形凹槽,“至少发射过西百发,炮管寿命快到极限了。”

汉斯突然将两人按进污水里,155毫米炮弹的冲击波将弹坑边缘削去半米。浑浊的水面下,冯岩看见自己用刺刀刻的公式正在溶解,但那些数字早己烙进他的视网膜——抛物线顶点对应着法军炮群最脆弱的弹药堆积点。

“信号旗!”冯岩吐出嘴里的蚂蟥,抓过被血浸透的旗布。红白相间的布料在硝烟中挥舞出莫尔斯码,这是他在青岛德国炮台当翻译时背熟的通讯规程。五公里外传来熟悉的尖啸声,德军150毫米榴弹炮群的弹幕像手术刀般精准剖开桦树林。

施特劳斯上尉的钢笔停在野战日志上,墨水被溅落的脑浆染成粉红色。他望着远处腾起的火球,忽然用贵族式的优雅腔调问道:“准尉,你究竟在慕尼黑学了几年?”

“刚来就赶上了这场战争,只看了《克虏伯弹道表》附录。”冯岩擦着观测镜上的血渍,“剩下的还是在保定军校跟蒋校长学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