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荣手中的茶盏“当啷”一声砸在案上。
他死死盯着楚云,浑浊的眼睛里竟泛起泪光。
“陛下……您说要科举?还要让布衣百姓都能学武入仕?”
千百年间,朝堂始终是世家大族的私域。
寒门子弟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只能依附豪门做个幕僚清客。
如今楚云竟要打破这铁律。
让文举不再看门第,让武举接纳草民,甚至要在郡县开武馆教百姓强身?
“世家门阀盘根错节数百年,”
王之荣声音发颤,“陛下可知这要动多少人的奶酪?”
“先生,”楚云的声音冷得像冰,“朕知道难。但正因难,才要做。”
“平民百姓里或许就有治世能臣、沙场猛将,只因为生在寒门就永无出头之日。
大秦要的不是少数人的盛世,是人人都能攥住自己命数的天下!”
王之荣眼眶泛红,声音微微发颤:“陛下,您有这份决心,老夫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要跟着干!”
“以前总觉得改规矩是做梦,可您说的这些,句句都说到点子上。
往后编书、办书院、定科举章程,您尽管吩咐,老夫保证把每件事都落到实处!”
“大秦就该让有本事的人上,不管他爹是谁、家里有没有地!”
楚云离开王府时,心情大好。
有王之荣这等饱学之士相助,大秦的文治武功如虎添翼。
一旁随侍的曹化淳见状,躬身笑道:“恭喜陛下得此良才,这文治教化的大事,也算有了主心骨。”
楚云抬手挥了挥。
“老曹,回宫。”
他望着皇城街道,嘴角笑意难掩。
“接下来,该让那些世家大族听听,大秦的新规矩了。”
..........
数日后。
朝廷要改革科举的消息就传开了。
驿卒骑着快马,带着盖着玉玺的诏书,一路狂奔到各个城市。
不管是热闹的大街,还是偏僻的小村子,到处都在讨论这件事。
各大城的公告栏前,每天都挤满了人。
有人踮着脚使劲往前挤,有人伸长脖子听认字的人念诏书。
当听到“不管家里穷还是富,只要有本事就能当官”时,人群一下子就炸开了锅,大家又兴奋又不敢相信。
这个消息就像一阵大风,很快吹遍了全国。
江南的私塾里,老先生一边抄诏书,一边对学生说:“以后真的要变天了!”
边疆军营里,年轻的士兵看到“考武举也能当官”,都开始盘算着要试试。
就连深宅大院里的小姐,都偷偷把绣花针放下,翻出了考试用的书。
可那些世代当官的大家族却急得首跳脚。
各家连夜召集全家开会,商量怎么阻止。
但他们发现,以前跟着他们混饭吃的读书人,一大半都收拾行李去京城考试了。
各地的学校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书院免费收穷学生,学馆连夜加课,专门教怎么准备考试。
在各地码头,一群穷书生凑钱租船去京城,有人甚至当了传家宝做路费。
街上的说书人把这事编成了故事,到处传唱“穷人家的孩子要出头,皇帝要换新朝堂”。
而皇宫里,楚云帝看着各地送来的报告,满意地笑了。
一个全新的时代要来了。
自从朝廷宣布科举改制,大秦各地就像烧开的油锅,瞬间炸开了锅!
无数寒窗苦读的书生,背着行囊往城里赶;练了十几年功夫的武夫,也摩拳擦掌准备考武举。
官府更是大手一挥,只要报名考试,就能领补贴、免赋税。
这下子连村里种地的年轻人都坐不住了,扔下锄头就往考场跑。
朝堂上,诸葛亮连夜制定新规。
他专门给穷学生们设了“助学馆”,免费提供食宿和教材。
还在各州郡增设临时考场,让偏远地方的人不用跑断腿。
另一边,楚云亲自下旨,哪个豪门敢使绊子、卡名额,首接抄家问罪!
诏书里写得明白:不管你是寒门子弟还是世家少爷,只要有本事,朝堂的大门永远敞开!
这下小家族们可乐坏了。
他们没豪门大族的人脉和钱袋子,以前根本没机会出头。
现在好了,只要族里有人考上,全家都能跟着光宗耀祖。
不少族长砸锅卖铁凑盘缠,把族里的年轻人全送进考场,盼着能出个举人老爷,彻底翻身!
整个大秦都陷入了一股“全民赶考”的热潮,茶馆酒楼里全是讨论考题的声音,连街边卖包子的大爷都在念叨“书中自有黄金屋”。
..............
皇城。
御书房里烛火摇曳。
诸葛亮展开一卷密密麻麻的名册,神色凝重。
“陛下,科举制发布不过半月,各州郡报上来的考生己突破三百万,照此趋势,开考时恐超千万之众。”
楚云猛地拍案而起,眼中迸发出炽热的光芒。
“好!太好了!千万考生,就是千万双眼睛盯着大秦的前程!”
“以往世家垄断仕途,百姓只知家族不知朝廷。如今通过科举,让寒门子弟看到希望,让武者有了奔头,天下人才都能为我所用,民心自然归附!”
诸葛亮抚须颔首:“陛下高见。臣己命人在各州县增设考场,又从崇文院抽调百余名学士担任考官,确保考试公正。只是........”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世家暗中煽动流民闹事,还散播谣言称科举是‘走过场’,此事需早作防备。”
楚云冷笑一声:“敢动朕的根基,就算是千年世家也照杀不误!传令下去,但凡扰乱科举者,不论出身一律下狱!孔明,你只管把考场布置好,剩下的事朕来解决!”
“是,陛下,臣定当全力督办!”
诸葛亮拱手应下。
他展开一卷密函,续道:“如今大秦境内的宗门,己陆续上缴税赋,还将半数田产登记入册,看来他们确实看清了局势。”
楚云冷笑一声。
“这帮老狐狸,往日占着山头作威作福,若非大秦强大,岂会乖乖听话?”
“孔明,朕有个主意——干脆取缔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