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谢礼
她的手摸着被子里的棉絮,能感觉到这是陆思明以前用的旧棉絮。尹氏说要把新棉花留给陆思桃和陆长泉做棉衣,只给了新被套。这个决定让陆星辰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听你五叔说是你五婶绣的。”卢氏一边抚平被面的褶皱,一边回答。
陆星辰心下了然,五婶定是知道老陆家这边拿不出好被套,才把自己绣好的借来撑场面。想到这里,她对五婶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
“五婶手真巧,这鸳鸯绣得栩栩如生。”卢氏赞叹道,手指轻轻抚过绣花。
“那五叔以后就不用穿破衣服了。”陆星辰说着,想起五叔平日里的穿着,不由得笑了。
卢氏也笑了:“是啊,有了知冷知热的人照顾,你五叔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布置完婚房,陆星辰发现簸箩里还剩两只红鹌鹑蛋。她拿起来在手里掂了掂,蛋壳上还带着温度。
“这是给全福人的谢礼。”卢氏解释道,眼中带着几分得意,“你收着吧,咱们把簸箩还给你奶。”
陆星辰欢快地把鹌鹑蛋揣进兜里,心想难怪陆氏周氏会眼红了。这可是全福人才能得到的谢礼啊。
正当她们准备收拾东西出去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陆思明拎着两个包袱走了进来,看到屋里的情况,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
“三嫂,星儿,辛苦了。”他的目光在屋内转了一圈,“这屋子布置得真好。”
卢氏笑着摆摆手:“应该的。你先看看还缺什么,趁着还有时间,好添置。”
陆思明摇头:“不缺什么了,三嫂费心了。”他把包袱放在床上,“这是从青山镇买的一些东西,待会儿还得麻烦三嫂帮着收拾。”
就在这时,院子里又传来一阵喧哗声。陆星辰走到窗边往外看,发现是卢家送嫁妆的人来了。
......
日上三竿,老陆家内宅热闹非凡。
灶台上架着几口大锅,浓烟袅袅升起。炒菜声、切菜声此起彼伏,香气四溢。几个妇人忙得满头大汗,却都笑容满面。
外院摆了三桌,借了邻居老周家的明屋又摆了三桌。桌上已经摆好了碗筷,只等着菜品上桌。
老陆家这边一桌招待卢家送亲的,两桌招待亲朋好友,老周家那边则是给镇民们准备的。虽然菜色简单,但也是老陆家的一片心意。
门口聚集着村里的孩子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都在等着新娘子撒喜糖。小脸蛋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却丝毫不觉得疲倦。
陆星辰从人群中找到小远,见他玩得满头大汗,连忙掏出手帕给他擦汗。弟弟的额头湿漉漉的,头发都粘在了一起。
“等会新娘来了别挤,当心被踩着。”她一边擦汗一边叮嘱道。
小远乖巧地点头,大眼睛眨啊眨的,像个小天使。
陆星辰从兜里掏出红鹌鹑蛋,仔细剥好递给他。蛋白晶莹剔透,蛋黄金黄。
一旁的陆长昌眼巴巴地看着,小远毫不犹豫地掰了一半给他。
“四哥,一起吃。”
陆长昌有些怯生生地看着陆星辰,不敢接。他的衣服虽然洗得干净,却打着补丁,显得有些寒酸。
“小远给你就拿着。”陆星辰温和地说,“但你得答应我,等会保护好小远。”
陆长昌连连点头,含着鹌鹑蛋含糊地说:“包在我身上。”说完,还挺了挺小胸脯。
陆星辰转身回内宅,正好遇到大远。他穿着一身干净的布衣,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姐,我去趟净室,然后可能要去村里转转。”大远说,眼神有些闪躲,“你们过会记得回家看看。”
看着大远离开的背影,陆星辰若有所思。这小子又在这个时候出门,而且还特意打扮了一番,有意思。
陆星辰站在院门口,目送着大远离去的背影,眉头不自觉地蹙起。最近这孩子的行为着实反常,总是神神秘秘地往外跑,今天更是说要去净室,却往相反的方向去了。
“这孩子,该不会是交友不慎吧?”陆星辰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她轻轻抬脚,动作轻盈得如同一片落叶,悄无声息地跟在大远身后。
穿过村子的泥土小径,越过金黄的芝麻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芝麻花香。大远的脚步明显加快了,显得有些急切。
最后,在一座破旧的土地庙前,大远停下了脚步。陆星辰躲在田埂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阳光下,一道修长的身影正倚在庙门边等候。
“林子涵?”她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又浮现出疑惑。这个向来清高傲慢的书生,怎么会和大远有联系?
“子涵哥哥!”大远快步跑上前,恭敬地行礼。少年稚嫩的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欢喜。
陆星辰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场景。林子涵今日穿着一身天青色直缀,腰间系着一条素白腰带,整个人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雅脱俗。他的目光柔和,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与平日里那副冷漠疏离的模样判若两人。
“今日可有带笔墨来?”林子涵温和地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期待。
陆星辰一愣,这是在教大远认字?她不由得竖起耳朵,仔细听着两人的对话。
“带了带了!”大远连忙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露出里面的毛笔和宣纸,“我每天都偷偷练字,娘亲都没发现呢!”
听到这话,陆星辰心中五味杂陈。原来大远一直瞒着她在学习,难怪最近总是偷偷摸摸地写写画画。
林子涵接过布包,在土地庙前的石桌上铺开宣纸。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在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上次教你的《千字文》可都记住了?”林子涵一边研墨一边问道。
“记住了!”大远兴奋地点头,“我每天晚上都要练一百遍!子涵哥哥,你要不要听我背一遍?”
林子涵含笑点头,大远立刻挺直腰板,朗声背诵起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清亮的童声在空旷的田野间回荡,陆星辰听得入神。林子涵时不时纠正大远的发音,耐心地解释每个字的含义。
陆星辰躺在田埂下,听着林子涵给大远讲课的声音。
微风拂过,带着初夏特有的草木香气。远处,蝉鸣声此起彼伏,像是在演奏一曲慵懒的夏日小调。她眯着眼,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脸上,暖洋洋的。
林子涵的声音清朗悦耳,正在耐心地为大远讲解一篇古文。他的语气温和,时不时还会停下来询问大远是否听懂。那声音像是一缕清风,带着书香气,在这个慵懒的午后显得格外动听。
“大远,这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你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