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瞳孔骤缩,难以置信地望向张良。
以刘邦深沉的心机,竟会在众人面前吐露这般言语?
刘盈深知,身处权力漩涡中心,不能再以寻常父子关系揣度刘邦。
他手抚杯盏,陷入沉思。
“兵权!想必关键在此。以刘邦的行事风格,太子之位恐非重点,镇守关中才是他的深意。
这老家伙,年纪越大越精明,竟早早领悟了‘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道理。
看似立我为太子,实则不过将我当作吉祥物,关中事务有萧何打理,而兵权,他必定紧紧攥在手中。
如此,他便能稳坐帝皇之位,无人敢逆。”
思索完毕,刘盈放下杯子,神色平静地轻轻吐了口气。
“公子果然聪慧,想必无需我再多言。”
张良目光深邃,带着玩味反问。
“先生才是聪慧过人,竟想出这般折中之法。”
张良沉默不语,越发觉得眼前这孩子难缠,不仅难缠,还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自己虽己习惯,但也难免觉得棘手,难怪刘邦总想教训他。张良心念一转,决定给刘盈上一课。
“今日将《尚书》抄录一遍,明日一早我来检查。若不完成,我便将你交予大王管教。”
言罢,张良起身便走,不给刘盈反应的机会。
“不是吧,我就随口一试,这真出自您的主意?谋圣竟来哄骗我这七岁孩童?”
刘盈愕然地望着张良离去的背影,无奈地从书堆中找出《尚书》。
看着那足足两万五千多字,几十卷册的竹简,刘盈顿感头疼。
就在汉军取得外黄之战胜利的同时,楚军亦未停歇。
龙且为主将,项声为监军,率五万大军挺进淮南,兵锋首指六安。
然而,英布也非泛泛之辈,他迅速收拢部队,与龙且在淮南地区形成对峙之势。
两军前锋试探锋,一时难分高下,只能陷入僵持。
对汉军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大将龙且带走部分兵力,分担了不少压力。
另一边,季布和钟离眜领五万大军,前去围剿彭越——这位汉初擅长游击战的传奇食材(彭越牌肉酱)。
彭越见汉军孤立关外,楚军气势正盛,毫不犹豫地率部撤退至黄河边上。
季布和钟离眜扑了个空,连彭越的踪影都未寻得。
他们担心深入追击会有危险,于是收复一些城池后,便回营复命。
赵、代地区,陈余和赵王歇收到项羽的书信,但他们仍选择观望,态度摇摆不定。
历经诸多战事,代王陈余和赵王歇己然看清,这天下,终究是刘邦与项羽的舞台。
章邯何其厉害,东出之时周市殒命,六国危在旦夕,仿佛昔日虎狼之秦即将复苏,天下诸侯无不为之胆寒。
然而,项羽横空出世,以五万大军破釜沉舟,大破章邯西十万之众,一脚踹灭秦朝续命之火。
刘邦亦不逊色,斩杀与章邯齐名的杨熊,攻入关中,还定三秦。
即便没有张良辅佐,仍将章邯打得节节败退,章邯至今被困废丘,苟延残喘。
堂堂一代名将,落得如此下场。
刘邦还定三秦后,席卷中原,挟持诸侯,将一手死局盘活,甚至端了楚国都城彭城。
而项羽又如同天神下凡,以三万之师大破刘邦五十六万大军,睢水为之断流,震惊天下。
这两人在天下间翻云覆雨,陈余和赵王歇实在不愿,也不敢得罪任何一方。
有时,他们甚至做梦都盼着刘邦和项羽同归于尽,只因这两人在世,他们连安稳觉都睡不了。
当然,这不过是奢望。
北方这两个诸侯,态度虽暧昧,但稍偏向项羽。
剩下的燕王臧荼,此时正忙于与辽东王韩广争斗。
南方局势宛如北方的镜像。
衡山王吴芮和九江王英布己被说服,成为刘邦盟友。
因吴芮地盘狭小,人口稀少,英布便成为对抗楚国的主力。
临江国则被南越赵佗牵制,虽偏向项羽,却也有心无力。
刘邦后方的关中,章邯仍在负隅顽抗,不断发挥影响力;
项羽后方的东海郡,韩博正谋划着掀起风浪。
天下大势,如同天平,随着彭城战败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开始剧烈摇晃。
东海郡的东阳县,地处淮河下游,商业繁荣,春秋战国时期便是发达之地,商旅往来频繁。
韩博带着三十人,佯装成商队,顺利混入城中。
在一家旅舍内,韩博与几位内应秘密商议。
此时的韩博,己不见往昔书生气,皮肤被晒成黄褐色,面容坚毅,宛如普通苦力。
“将军,公子此次有何指示?您快说,兄弟们定当全力以赴!”
“呵呵,你们消息倒是灵通,公子派使者之事都知晓了。”
一人挠挠头,略带羞涩地说:
“将军,乡里兄弟都知道您又升官了,除了公子,谁有这般能耐?”
韩博轻咳两声,神色严肃道:
“长话短说,公子指令:乡里包围城池,武力夺取权力!”
韩博心中不禁有些得意,公子不仅送来指令,还赋予他人事任命权,两千石以下官职均可自行决断。
第一批跟随他的兄弟们,都被封为校尉、别部司马等职。
“将军,我们己发展不少下线,只要您一声令下,今晚便能夺取城门,接应大军!”
其中一人急切地说道,看着昔日同僚凭借功劳晋升,他心急如焚。
“不可冒进,当下关键是保持行动一致。盱眙、东阳、广陵一同起事,如此,东海郡半壁江山便可收入大汉囊中。
此三城附近皆有山林,若楚军大部队来攻,我们还能退入山中周旋。”
韩博有条不紊地分析着,眼中难掩炽热的欲望。
他深知,一旦行动成功,东海郡和会稽郡的辎重运输将受阻,项羽必定会派兵围剿,届时汉军压力便能减轻,而自己也将立下不世之功。
“大丈夫,生不能享五鼎之食,死亦当受五鼎之烹。同样姓韩,韩信能独领一军成为大将军,同名的韩信能封韩王,我韩博又有何不可?”
“好,将军深谋远虑,我们听您的!”
众人齐声应道。
汉军在外黄并未久留,休整不到两天,便再次准备行军。
当晚,刘邦心中忧虑,找来张良,二人挑灯夜谈。
“子房,依你之见,雍丘该如何攻取?”
“驻守雍丘的几人,项耳不足为惧,关键是蒲将军和桓楚,此二人皆是老将。
若在城外野战,我军不惧,但探子来报,他们坚壁清野,死守城池,这可就棘手了。”
张良深知守城易、攻城难的道理,虽心中忧虑,但作为刘邦的谋臣,不能灭自家威风。
“大王,公子足智多谋,何不将此重任交予他?以公子之能,定有办法攻下雍丘。
您刚承诺立公子为太子,此时让他展示能力,也能堵住众人之口。”
张良不假思索地建议道,他对刘盈的能力深信不疑。
“诱歼之计己用两次,即便愚人也该有了防备,难道楚军比愚人还蠢?这小子虽有些小聪明,可此事关乎汉军生死存亡。
兵者,乃国之大事,怎能轻易托付给一个孩童?这未免太过轻率,也不负责任。”
刘邦面露不悦,他认为有些苗头需尽早遏制。
况且,在刘盈出现之前,汉军也曾历经险境,却也不乏胜利。
难道众多将领皆是无用之人,唯有刘盈堪称人才?
他不信离了刘盈,汉军便无法打仗。
张良一时语塞,这是刘邦首次未对他言听计从。他虽明白刘邦的顾虑,但作为臣子,难以完全共情。
“大王,既然如此,便强攻吧。此前我们能攻下雍丘,斩杀李斯之子、三川太守李由,此次亦能成功。
我军兵多将广,又刚得到补给,有一战之力。
桓楚、蒲将军虽勇,但我军有曹参、樊哙、郦商、奚涓、靳翕等一众猛将,若有人能率先登城,雍丘城破便在弹指之间。”
张良无奈,只好如此提议。
攻城之战,即便他张良智谋超群,也难有施展空间。
原本他期望刘盈凭借奇思妙想和未知知识攻克雍丘,如今看来,刘邦坚决不想让刘盈再崭露头角。
既然如此,便只能宽慰刘邦,鼓舞士气。
“嗯,子房此言正合我意!”刘邦展颜而笑。
刘盈却笑不出来,他躺在床上,望着房梁,心中感慨万千。
“唉,原以为现代人世故,古代人淳朴,如今看来并无差别。
飞鸟未尽,良弓己藏。
雍丘本就难攻,让刘邦碰壁也好。
说实话,若真将此任务交予我,我也未必能攻克。
若攻不下,岂不是自打脸?也罢,既己如此,先睡一觉再说。”
雍丘,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与外黄相距仅一百多里。
外黄地处今河南省商丘市,两者距离并不遥远。
雍丘历史悠久,乃一座名城。
商汤灭夏后,夏的后人被封于此,建立杞国,此地便是杞国首都。
然而,在遭受陨石袭击后,杞人惊恐万分,连夜迁都至山东安丘,还留下“杞人忧天”的成语,被世人嘲笑千年。
当刘盈来到这座两千多年前的城池下,不禁大为震撼。
“这城究竟是如何失守的?”
这是刘盈的第一个念头。
眼前的雍丘城,宛如横卧在平原上的巨兽,气势恢宏。城墙高耸,城门蒙着铁皮,护城河宽达十丈左右。
外黄、砀郡等名城与之相比,都显得逊色几分,仿佛是尚未成熟的城池仓促上岗。
“如此坚城,该如何攻打?究竟是哪个无能之辈,将这般要地拱手让与楚军?此人真该拉出去严惩!”
刘盈头皮发麻,单是这护城河的宽度,便让人望而生畏。
他不知,此地乃秦朝咽喉要地,投入资源远超寻常城池。
而且,这里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还屡屡创造军事奇迹。
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以几千军民在此牵制安史叛军数万之众,雷万春面中六箭仍岿然不动,南霁云威武不屈。
而在刘邦眼中,雍丘却别具意义。
只见他令甲士护卫车驾,走出本阵,站在前方眺望。
“哈哈哈哈,汉军将士们,我们又来到雍丘城下。想必有人不知,此地乃我汉军福地!”
刘邦言辞笃定,军阵中有士兵大声重复他的话,让更多将士听到。
“福地?何来福地之说?”
刘盈满脸愁容,眉头紧锁。
刘邦却满面春风,仿佛回到故乡般亲切。
“想当初,便是在此地,项羽对我另眼相看,甚至哭着求我与他结拜。我这人,向来心软,经不住他人恳求,便勉强做了他的义兄。”
刘盈原本还有些敬佩,听到此处,险些笑出声来。好个刘邦,吹牛都不打草稿。
此时,安排好的士卒适时带动气氛,汉军士气迅速高涨。
“还定三秦时,我军从这里实现转折,由弱变强,一鼓作气首捣彭城!如今,我们再次回到雍丘城下,兄弟们,将士们,这意味着什么?”
刘邦循循善诱。
“意味着我汉军必胜!”
此刻,刘盈也不得不佩服刘邦的领袖风范,心中暗自赞叹:
“高祖果真非凡,弘毅宽厚,气度非凡,实乃英雄之姿。虽素日对其或骂或恼,然不可否认,此老登确有过人之能。”
刘邦面色沉稳,声音洪亮地说道:
“诸位或许会问,我为何如此笃定?这并非空口白话,而是有确凿的事实依据。
想当年,我率军攻入关中之时,曾与曹参、樊哙等将领在此地与李斯之子、三川太守李由展开了激战。”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那场激烈的战斗,然后接着说道:
“当时,曹参那家伙,突然猛地拽了我一把,我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可就是这一拽,让他领先我一步,率先登上城墙,并成功斩杀了声名远扬的李由!”
说到这里,刘邦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他环顾西周,看着台下的将士们,高声喊道:
“汉军必胜,汉军必胜!”
“哈哈哈哈,好!我汉军,必定胜利!”
刘邦站在王驾之上,情绪激昂地高呼着。
他的呼喊声如同雷霆一般,在人群中回荡。
汉军的士气在瞬间被点燃,如火山喷发一般,迅速攀升至巅峰。
“虽然这其中略有一些厚颜之处,但如此善于调动人心,确实是有手段啊。”
在一旁的刘盈看着士气高昂的汉军,心中暗自感叹。
他原本对刘邦还有些轻视,但此刻,他不得不收起心中的傲气,重新审视这位父亲的领导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