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色如墨,我骑着电动车穿过城市的街道,后视镜里映出外卖箱上凝结的寒霜。这是本周第三次接到XX小区3栋的订单,备注栏里依然写着那行熟悉的字迹:"请交给独居的老奶奶,行动不便,务必送上门。"
手机突然震动,跳出一条加密短信:"明晚八点,老地方见。"发件人依旧显示为未知号码,但落款的雪花符号让我心头一紧——这是三天前在酒店宴会厅那位中年男人的暗号。
---
一、阁楼里的秘密
电梯停在五楼时,我注意到楼层按钮上的划痕。这栋老式居民楼的电梯早己锈迹斑斑,但3栋2单元5楼的按钮却异常光滑,仿佛被无数人反复。保安亭的老张头瞥了我一眼,嘟囔着:"又是你啊,那老太太最近怪得很。"
开门的瞬间,消毒水的气味扑面而来。老奶奶的房间比上次更凌乱,墙角堆着几个褪色的军绿色铁皮箱,箱体上斑驳的编号在台灯下若隐若现。她正用义肢摸索着柜顶的相框,动作迟缓得像在触摸时光。
"小李啊..."老人转过身,浑浊的眼珠突然亮起,"你来得正好,帮我把那个箱子搬下来。"
铁皮箱落地时发出沉闷的声响,箱盖上烙着"1975·边防部队"的钢印。我掀开箱盖的刹那,泛黄的信纸雪花般散落,其中一张被血渍浸透的信笺上,赫然写着我的名字——李明。
---
二、血色信笺
"这是...你父亲的遗物?"老人颤巍巍地捡起信纸,指甲缝里渗出的血珠在信笺边缘晕开。
我浑身血液凝固。三年前车祸中丧生的父亲,从不曾提起过边防部队的经历。信纸上的字迹潦草却力透纸背:"明儿,若你看到这封信,说明我己..."墨迹在此处晕染成团,像是被泪水反复浸泡。
阁楼突然传来重物坠地的声响。老人脸色骤变,将铁皮箱推向我:"快走!他们来了!"话音未落,防盗门传来沉闷的撞击声,混杂着金属碰撞的脆响。
---
三、暗夜追击
我抱着铁皮箱跃出阳台,寒风裹着雪粒抽打在脸上。五楼到西楼的空调外机间距不足半米,这是上周送餐时注意到的逃生路线。落地瞬间,追击者的冷笑从背后传来:"小李同志,你父亲欠组织的债,该还了。"
铁皮箱里的信笺在风中翻飞,一张泛黄的照片飘落在积雪上——照片里年轻的父亲穿着军装,站在飘着红旗的营房前,而背景中若隐若现的雪山,正是老人义肢上刺青的图案。
---
西、身世之谜
逃到小区后门时,我撞见了那个总在深夜出现的外卖员老王。他怀里抱着保温箱,箱体上"边防特供"的红字在路灯下格外刺眼。"跟紧我。"他突然开口,保温箱里的金属碰撞声与追兵的脚步声形成诡异的和鸣。
穿过三条暗巷,我们在废弃的防空洞前停下。老王从保温箱里取出军用级卫星电话:"你父亲是75届侦察连最后的幸存者,那些追兵要的不是信,是这个。"他指向铁皮箱里一张盖着三枚血色印章的军令状。
---
五、命运抉择
防空洞深处传来老人沙哑的呼唤。当我举着手机电筒冲进去时,看见她正用义肢比划着某种古老的手势,墙上的投影逐渐显现出雪山、红旗和缠绕的锁链——正是父亲照片背景的图案。
"这是边境线上的坐标。"老人将军令状按在我掌心,"你父亲用命换来的真相,不能随他长眠。"追兵的脚步声逼近洞口,她突然露出诡异的微笑:"告诉他们,李明同志的命,可不止值三封血书。"
---
六、黎明将至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时,我抱着铁皮箱站在警局门口。警员接过军令状时倒吸冷气——印章上的血渍在紫外线灯下显现出微雕文字:"还我儿魂,守我边疆"。
老奶奶的病房里,心电监护仪发出规律的滴答声。她床头摆着我送的最后一份姜母鸡汤,保温袋上用红笔写着:"明儿,替爹看好这片山河。"窗外,朝阳正穿透薄雾,将雪地染成金色。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