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寒夜惊变
凌晨两点的街道被雨水浸得发亮,李明握紧车把的手指节发白。外卖箱里的汤锅冒着热气,却驱不散他心底的寒意——三天前那通神秘电话后,他再没收到过任何关于“特殊任务”的消息。
雨水顺着电动车棚的铁皮顶棚淌成瀑布,李明望着手机屏幕上的订单详情,瞳孔骤然收缩。订单备注栏里赫然写着:“务必于子时前送达,若遇阻碍,按铃三声。”
这是老人第一次在订单里写下如此诡异的提示。李明想起上周在老人家里看到的那本泛黄相册,照片里穿军装的青年与老人眉眼相似,背景却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
二、血色往事
电梯门在五楼打开的瞬间,李明闻到了浓重的血腥味。走廊尽头的502室门缝里渗出暗红色液体,混着雨水在地面蜿蜒成河。他想起老人说过的话:“有些秘密,埋得越深,流血越多。”
破门而入的刹那,李明看到了毕生难忘的画面:老人蜷缩在墙角,右手的义肢被利器刺穿,而袭击者竟是那位总在电梯里偶遇的西装男人。男人手中握着带血的军刺,墙上挂着的锦旗在穿堂风中猎猎作响——“抗美援朝英雄连”。
“你果然来了。”男人狞笑着举起刺刀,“当年你父亲用这把刀杀了我的哥哥,今天我要替他……”
---
三、生死时速
李明抄起桌上的老式台灯砸向男人,玻璃碎片在空中划出死亡的弧线。老人突然发出沙哑的笑声,从枕头下摸出个布满划痕的铝饭盒:“孩子,打开它。”
饭盒里躺着半块发黑的馍馍和张泛黄照片。照片上,年轻时的老人正与西装男人的哥哥并肩而立,背后是1953年的战地医院。老人用义肢颤抖着指向照片角落的钢印:“这是志愿军后勤部的密档编号,当年你哥哥是被美军流弹击中……”
男人手中的刺刀突然脱手落地——那是他从未听父亲提起的真相。李明趁机夺门而出,雨幕中传来老人沙哑的呼喊:“快去市档案馆!调取1953年7月15日的……”
---
西、真相拼图
档案馆的白炽灯管嗡嗡作响,李明在泛黄的战地日志里找到了关键记载:“7月15日,后勤连战士陈德山(老人本名)冒死运送伤员,途中遭遇美军空袭,其护送的医疗队包含美军战俘交换名单……”
拼图逐渐清晰:西装男人的哥哥本该在那次空袭中丧生,但名单泄露导致交换失败。当年的恩怨,竟因一块馍馍和半本日志,在七十年后掀起血雨腥风。
---
五、黎明将至
当警笛声由远及近时,李明正举着手机录像。西装男人的咆哮与警员的呵斥交织在雨夜里,老人倚着墙缓缓站起,义肢上的血迹在晨曦中凝结成暗红的花。
“小李啊……”老人接过他手中的汤锅,热气氤氲中,李明看见老人浑浊的眼里泛起泪光,“七十年了,这碗汤圆,终于能安心吃了。”
警车的红蓝灯光刺破雨幕,李明摸出手机想给平台报备异常订单,却收到系统推送:“您触发了‘守护者勋章’,获得终身免单奖励。”他忽然想起老人说过的话:“有些温暖,比真相更需要守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