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辉煌的宫殿中,武则天高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又不失从容。殿下群臣肃立,一片静谧。
武则天缓缓开口,声音清晰地回荡在殿内:“诸位爱卿,朕今日想起一事,欲与你们讲讲曹参的故事。”
“曹参,汉初贤相。萧何制定法令,整齐划一。待萧何离世,曹参继相位,却并未急于更改,一切皆依萧何旧制。下属有所疑惑,曹参便问:‘你与萧何相比,谁更贤能?’下属回答自是不及。曹参又道:‘既然如此,萧何己定下完备之法,我们只需遵循,不就可以了吗?’”
“曹参日夜饮酒作乐,看似无为,实则深知顺势而为、不折腾的道理。国家在平稳过渡中继续繁荣发展,百姓也得以休养生息。”
武则天微微停顿,目光扫视群臣,接着说:“朕今日讲这故事,是望你们明白,为政之道,有时不在于频繁革新,而在于懂得坚守与传承。当根基稳固,稳步前行方为上策。若一味求新求变,不顾实际,反倒易生乱子。你们皆身负重任,当以史为鉴,各安其职,莫要辜负朕的期望。”言罢,殿内群臣纷纷跪地,齐呼陛下圣明。 武则天微微眯起双眸,神色中透着几分思索,缓缓开口继续讲曹参的故事。“曹参接任相国后,并未大刀阔斧地变革,反而一切皆遵循萧何先前定下的法度。他每日在府中,常常饮酒作乐。属下官员见他如此,心中忧虑,却又不敢多言。有些下属试图劝诫,曹参见到他们,便热情地拉着一同喝酒,首至对方醉倒,根本没有机会说出劝谏的话。”
“朝中大臣见状,都以为曹参是贪图享乐、不务正业之人,纷纷向惠帝告状。惠帝也对曹参的行为感到不满,便将其召来询问。曹参恭敬地问惠帝:‘陛下您与高皇帝相比,谁更圣明英武呢?’惠帝忙道:‘朕怎敢与先帝相比。’曹参又问:‘那陛下看我与萧何相比,谁更贤能?’惠帝思索后道:‘你似乎稍逊一筹。’曹参便拜谢道:‘陛下所言极是。高皇帝与萧何平定天下,制定了完备的法令,如今陛下只需无为而治,我等遵循旧制,不就可以了吗?’惠帝听后,恍然大悟。曹参用这种方式,维持了汉初的稳定,为国家的休养生息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微微眯起双眸,神色平静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缓缓继续讲曹参的故事。“曹参继萧何为相国后,并未急于大兴改革。每日,他依旧饮酒作乐,看似不理政务。朝中大臣见此情形,纷纷忧虑,觉得国家恐会因此陷入混乱。”
武则天稍作停顿,目光扫视众人,似在观察众人反应,随后接着说道:“然而,曹参心中却自有主张。他深知萧何制定的法令己经完备,国家在萧何的治理下己步入正轨。此时,无需过多干涉,只需遵循旧制,无为而治,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日子一天天过去,国家不仅没有出现混乱,反而愈发安定繁荣。百姓们安居乐业,对曹参的做法虽有疑惑,但看到生活日益安稳,也逐渐明白他的良苦用心。”武则天声音悠扬,讲述完后,微微颔首,“曹参懂得顺应时势,不做无谓折腾,看似无为,实则有为。这治国理政之道,便在于此,需权衡利弊,把握分寸,切不可盲目行事。”言罢,她的目光中透着深邃与智慧,让在场众人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