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她的迷彩,他的肩章
八零:她的迷彩,他的肩章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八零:她的迷彩,他的肩章 > 59 奋斗的年纪,不能安逸

59 奋斗的年纪,不能安逸

加入书架
书名:
八零:她的迷彩,他的肩章
作者:
豆薯
本章字数:
4322
更新时间:
2025-07-07

唉,估计她说了,小静也不懂!

她顿了顿,眼神里透出一种朱静从未在她身上见过的、近乎执拗的光芒:

“我觉得不够。远远不够。部队需要高素质的军人,未来也需要更多知识。我们不能只当一个会开枪、会格斗的兵。我们得看得更远,站得更高。”

她指了指桌上的书本,

“高考,是条路。明年夏天,我想试试。”

朱静张着嘴,半天没合拢。

苏墨涵这番话,对她来说冲击力不亚于听说苏墨涵单枪匹马端了一个毒窝(虽然她并不知道任务细节)。

她磕磕巴巴地问:

“你…你是说真的?你要参加…高考?明年夏天?”

“嗯。”

苏墨涵肯定地点头,重新拿起笔,

“时间很紧,只有一年多点。我得把高中三年的东西捡起来,还得学透。所以,”

她瞥了朱静一眼,带着点无奈的笑意,

“我的‘假期’,从现在起,就是自习时间了。麻烦朱大小姐体谅一下,尽量保持安静?”

虽然说她有底气,但是没到考试,没出结果,就不能松懈,再多努力才可以!

朱静看着苏墨涵瞬间又沉浸回书本中的侧脸,那专注的神情比训练场上瞄准目标时还要锐利。

她挠挠头,小声嘟囔:

“疯了,真是疯了……”

但看着苏墨涵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看着那摞崭新的、散发着油墨味的课本,朱静心里莫名地也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虽然之前一首有听她说要参加高考,可是当时自己也就是那么一听,并没有当真。

可是如今,她是真正的意识到,苏墨涵并不是开玩笑的,而且从她嘴里说出来的高考似乎又格外不同!

她不解,又觉得她太折腾,但似乎……也有一点点被那目标明确的坚定所触动?

接下来的日子,苏墨涵的生活节奏骤然改变,压缩到了极致。

清晨:

*起床号一响,雷打不动地晨训。

她把体能训练当作保持大脑清醒和意志力的手段,甚至在跑步时,脑子里都在过昨晚背的英语单词或数学公式。

*早餐时间是她难得的“放松”,但耳朵也没闲着,会听听广播新闻,了解时事政治,为可能的文科综合打基础。

白天:

只要没有特殊的训练任务或公差,一切碎片时间都被她利用起来。

队列训练的间隙,别人在闲聊打闹,她揣在口袋里的手掌心可能写着几个物理公式或化学反应式,默默记忆。

午休时间,她总是宿舍里最早吃完饭回来的那一个。

拉上自己的小帘子(她用床单简单隔了个相对私密的空间),摊开书本,争分夺秒。

夏日的蝉鸣和宿舍里其他战友的鼾声成了背景音。

下午训练结束到晚饭前,如果场地允许,她会找个僻静的树荫下或器材室角落,继续啃书本。

汗水顺着额角滴落在书页上,她也只是随手抹去。

晚上:

这是她最宝贵的大块学习时间。

熄灯号是铁律,她严格遵守。但在熄灯前的一个多小时里,她几乎与书桌融为一体。

宿舍的灯光并不明亮,她自费买了台小台灯,用报纸小心地围起来,尽量减少对他人的影响。

朱静一开始还试图拉她聊天,或者抱怨她“不合群”,但看到苏墨涵雷打不动的样子,也渐渐习惯了。

有时还会帮她挡掉一些无关紧要的打扰,甚至在她遇到难题眉头紧锁时,笨拙地递上一杯水。

数理化是她的重点攻坚对象。

前世的基础虽说还在,可是这时的知识毕竟还是有不同,她必须认真对待。

公式推导、定理证明、复杂的计算……常常让她既爱又恨。

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韧劲被彻底激发出来。

可是偏偏那些繁琐的计算,她很是避之不及,于是她和它杠上了,一遍看不行就看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

她甚至把一些特别难啃的知识点简化抄在小卡片上,贴在自己床铺内侧的墙壁上,睡前和睁眼第一件事就是看几眼。

英语唯一不算难的一门,因为她前世的英语就很好,这一世的英语也很好,还参加过统一的比赛,拿过镇上第三名。

不过八十年代的英语教学资源匮乏,尤其是在部队,她为了学习,

还是托回家的战友帮忙买来了英语磁带和一台小小的单放机(花了她不少津贴),利用清晨、午休和晚上熄灯前戴着耳机反复听、跟读。

她唯一的就是英语口语不行,俗称哑巴英语!

所以现在有机会,她想彻底全方面的提升英语水平和听说写的能力!

挑战与支持:

时间冲突:最大的困难是时间和精力的极度匮乏。

高强度的军事训练本身就消耗巨大,再挤出时间学习,对体力和意志都是严峻考验。

有几次因为熬夜看书,导致第二天训练时差点出差错,反应慢半拍,为此,还被队长的眼神“青睐”颇多。

不过,苏墨涵本着自己装作很认真,别人就无法拆穿的原则,从头到尾紧绷着一张脸,硬是和平时毫无差别的坚持完整场训练!

不过之后,她更加科学地规划时间,提高效率。

资源匮乏:参考资料有限。

她手上的教材和那套《自学丛书》是托县城的同学好不容易买到的,习题集更是稀缺。

她只能反复吃透教材例题,把有限的题目做到举一反三。

陈俊参谋长一次偶然来女兵宿舍区视察,看到了她桌上堆满的书本和写得密密麻麻的演算纸。

没有多问,只是过了几天,让警卫员给她送来了一摞旧的高考复习资料和几本字迹工整的课堂笔记(不知是从哪位干部子女那里“搜刮”来的)。

这份无声的支持,让苏墨涵心头一暖。

环境干扰:集体生活难免有各种干扰。

战友们看她这么拼命,有的佩服,有的不解,也有的觉得她“想出风头”、“不安心当兵”。

闲言碎语偶尔也会飘进耳朵。

苏墨涵选择了屏蔽。

她的目标清晰无比,外界的杂音动摇不了她的决心。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