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成名录
明末成名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成名录 > 第64章 郑森(4)

第64章 郑森(4)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成名录
作者:
与其酱
本章字数:
6200
更新时间:
2025-07-01

这是何吾驺第一次见到郑彩,当他和那些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红毛夷人讲完条件后回应天府的路上被郑彩强行扣到了福建。

“何阁老,久仰大名。”郑彩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海风特有的咸腥味和一丝毫不掩饰的杀意,“我叔父常常提起您,说您是朝廷里最会算计的读书人。怎么,这次不算算自己有血光之灾么?”

何吾驺与郑彩同坐在同一辆马车中,而何吾驺则是坐在郑彩的对面,“老夫乃是朝廷一品大官奉陛下之命前来与这些红毛夷人商讨开海禁后的海权问题,倒是你郑家,私自扣押朝廷命官当真认为大明亡了不成?”

郑彩闻言,像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先是愣了一瞬,随即爆发出粗野的大笑,笑声在狭窄的车厢内回荡,震得人耳膜生疼。“哈哈哈!大明?何阁老,你是在应天府待久了,忘了这东南海上,到底是谁家天下吗?”

他的笑声戛然而止,脸上的横肉瞬间拧在一起,整个人猛地向前倾,一把揪住何吾驺的衣襟。一股混杂着汗臭和鱼腥味的浓重气息扑面而来,熏得何吾驺眉头紧锁。

“老东西,我告诉你!在这福建,我叔父的名号比崇祯皇帝的圣旨还好使!”郑彩的唾沫星子几乎喷到何吾驺的脸上,他从腰间抽出一把寒光闪闪的短刀,将冰冷的刀背拍在何吾驺苍老的脸颊上,“你这身皮,到了我郑家的船上,连张渔网都不如!信不信老子现在就把你片了,丢进海里喂王八?”

何吾驺伸出脖颈,语气铿锵有力丝毫不像一个老人:“有胆你就砍了去,到时看看是你郑家的船队能挡住大明雄师还是大明将你郑家化作一片火海。”

郑彩的手微微一颤,刀背在何吾驺脸上停留了片刻,随即冷笑一声,将短刀收回刀鞘。"老东西,还真有几分骨气。"他重新靠回车厢,但那双眼睛依然像毒蛇一般盯着何吾驺,"不过你搞错了一件事——大明的雄师?哈!如今北边李自成的人马攻破京城,南边张献忠在西川称王,你们这些朝廷老爷还在做什么春秋大梦?"

"就算大明真的还有什么雄师,"郑彩伸出一根粗糙的手指,在空中比划着,"他们敢下海吗?老子的船队纵横东南亚十几年,从马尼拉到巴达维亚,哪个不知道郑家的旗号?你们那些只会在陆地上耍威风的兵痞,到了海上连站都站不稳!"

何吾驺整理了一下被揪皱的衣襟,神色依然平静:“那可还真是不凑巧,如陛下所说你郑家再怎么船坚炮利,也不能陆地行舟,福建士绅哪一个不想吃你郑家的血肉?大明固然没有了雄师,但人心归明,天下依旧姓朱,不姓郑。老夫可以告诉你这是陛下的警告,若是月后陛下未在应天府见到郑家水军,刘泽清便会率军南下,届时老夫倒想看看你郑家还撑得住多久。”

“你他娘的……”郑彩的咒骂卡在了喉咙里,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着,攥紧的拳头骨节发白。他可以不怕皇帝的圣旨,却不能不怕家业被人连根拔起。

车厢里的空气凝固了,只剩下车轮“咕噜咕噜”的滚动声,一下下,都像是砸在郑彩的心上。他猛地一拳砸在车厢壁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对外头嘶吼道:“都他娘的停下!带这老东西去见一官!”

******

泉州安平镇,郑氏府邸。

马车在巨大的石狮子前停下,车帘被粗暴地掀开。郑彩一把将何吾驺拽了下来,力道之大,让这位年过花甲的阁老踉跄了几步才站稳。

何吾驺环顾西周,心中暗自一凛。这哪里是官宦府邸,分明是一座壁垒森严的要塞。高大的围墙上,箭垛林立,手持鸟铳的家丁来回巡视,眼神警惕而凶悍,他们身上穿的并非大明军服,而是统一的青色短打,腰间挎着倭刀,气势比朝廷的卫所兵不知强了多少。

但何吾驺并不打算退让,即便他是东林党官员,即便他本人也吃了不少朝廷银子。他心知肚明,这些看似粗鄙的家丁,真要拉到战场上,怕是比应天府里那些靠着祖上荫封、只会遛鸟斗鸡的勋贵子弟们管用的多。这郑家,早己不是什么亦商亦盗的海寇,而是一个盘踞在福建沿海的独立王国。

郑彩推搡着他,大步流星地穿过前院。

何吾驺的手里还有最后一张王牌,那是朱由崧临行前交给他的东西。

何吾驺被一路推搡着进了正堂。堂上高悬“靖海堂”的匾额,笔力雄健,杀气内蕴。堂内却非官宦人家的清雅,而是堆砌着珊瑚、象牙与西洋奇物,富贵逼人,却也透着一股子海上的悍匪气,郑芝龙本人就坐在那堂下。

******

“蒸汽机?”一个年迈的工匠正坐在高炉外休息,他的身边坐着的是一个体型虚胖,脸上却写满了疲惫雍容华贵的男人。

“王师傅,我跟你说过很多次了。蒸汽机,就是……就是一种能自己动的机器,用烧开水产生的气来推动。你想想,一个力气比十头牛还大,还不知疲倦的铁疙瘩,有了它,咱们就能抽干矿井里的水,能让船不靠风帆也跑得飞快!”朱由崧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与蛊惑。

王师傅抹了抹额头的汗,半信半疑地看着眼前这个自称皇帝的胖子:"陛下,您说的这个蒸汽机,老朽也不是没想过。可是这铁疙瘩要是真有您说的那么厉害,怎么从来没人做出来过?"

"因为他们没有我的设计图!"朱由崧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画着各种奇怪的线条和符号,"你看,这里是锅炉,这里是活塞,这里是..."

王师傅凑近了看,眉头越皱越紧:"陛下,恕老朽首言,这图...怎么看着像是小孩子的涂鸦?"

朱由崧的脸瞬间涨红了:"什么涂鸦!这是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在叹出一口气后朱由崧才缓过来,“好吧!王师傅,你们不需要懂这玩意是怎么动起来的,你们只需要知道朕要什么样子的机械并造出来,”

王师傅盯着那张图纸,粗糙的手指在纸面上,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旁边的几个年轻工匠也凑了过来,交头接耳,眼神里满是怀疑。

“陛下,您说的‘活塞’……是这个铁杆子?”王师傅指着图纸上歪歪扭扭的线条,“可它怎么动?靠水汽推?那不得漏气?”

朱由崧一拍大腿:“对!就是漏气的问题!”他兴奋地站起来,像个发现新玩具的孩子,“所以朕让你们用精铁打造,接缝处要严丝合缝,再用铜垫圈密封!朕算过了,只要压力够大,哪怕漏一点气,照样能推动!”

王师傅挠了挠头,和几个徒弟交换了一下眼神,最后还是叹了口气:“陛下,您说的这些,老朽听都没听过。不过……既然是圣命,咱们就试试。”他抖了抖图纸,指着其中一个部件,“这个‘锅炉’,是不是就是个大铁罐子,底下烧火,上面冒气?”

“没错!”朱由崧眼睛一亮,“王师傅果然有悟性!”

“可要是气太多,罐子炸了咋办?”旁边一个年轻工匠忍不住插嘴。

朱由崧的笑容僵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自信:“所以朕让你们加个‘安全阀’!气多了就自己排掉,不会炸的!”

王师傅盯着图纸,沉默了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行吧,老朽带人先打个小的试试。不过陛下,要是真炸了……”

“炸了算朕的!”朱由崧豪迈地一挥手,“成功了,朕赏你们每人一百两银子!”

工匠们面面相觑,终于有人忍不住笑了出来。王师傅摇摇头,低声嘀咕:“这皇帝,怎么比咱们这些打铁的还疯……”

朱由崧假装没听见,背着手,望着高炉里翻腾的铁水,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等蒸汽机造出来,朕的船队就能逆风而行,朕的矿产能挖得更深,朕的军队……”他喃喃自语,仿佛己经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而在他身后,王师傅叹了口气,卷起袖子,对徒弟们喊道:“愣着干啥?干活!先打个铁罐子试试!”

这就是在送走郑森后朱由崧一首在做的事情——造出这个世界的第一台蒸汽机,而且是瓦特改良后的蒸汽机。至于这些工匠都是他从汪汝谦那里“借”来的。他懂原理,却不懂工艺。这些最基础的制造难题,在他那个时代的教科书里,不过是一笔带过的前提条件。

那个所谓的“气缸”照图纸,这玩意儿得是个中空的大铁筒,内壁还要光滑得能照出人影。

这对于工匠们来说就极为的困难,更不要说达到朱由崧要求的程度。

于是连续半个月过去了,这个“气缸”也还是一点动静没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