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成名录
明末成名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成名录 > 第18章 协民渡江2.0(七)

第18章 协民渡江2.0(七)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成名录
作者:
与其酱
本章字数:
7702
更新时间:
2025-06-22

“刘叔...”朱由崧坐在火烛之下,将一份赵虎帮忙写好的书信递给了刘泽清,“此信劳烦您转交给黄得公。”

刘泽清接过信,那封信纸质素雅,封口处没有火漆,只用一根细绳系着。他有些意外,抬头看了看坐在烛火中的年轻皇帝,对方的脸上没有了一丝白日里的冷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沉静。

“陛下这是...”

朱由崧笑了笑,但这笑容却驱散不了其脸上的疲惫,“此信中乃是朕劝黄得公避免与左良玉爆发冲突,舍弃江北,撤兵江南死点。”

刘泽清捏着那封信,感觉手心有些发潮。黄得公是出了名的火爆脾气,跟左良玉更是势同水火,陛下这封信,怕是捅了个天大的篓子。“陛下...这...臣...左良玉尚且为臣,便是与黄将军有何矛盾也不该...”

朱由崧轻笑两声摆了摆手,“刘叔您是明白人,左良玉那人...比起刘叔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朕劝得动刘叔也无非是刘叔曾为福王府护卫,刘叔念在母妃旧情罢了。而左良玉和高杰...朕至今不知如何才能拉拢他二人。”

“陛下...”刘泽清突然跪扶在地,“臣悔不当初啊!”

朱由崧被刘泽清这一弄吓了一跳,急忙扶起,“刘叔这是何故?”

刘泽清没有完全站起来,只是半跪着,老脸上满是懊悔之色,声音有些嘶哑:“陛下…老臣…老臣当初猪油蒙了心,听信了那帮鸟人的鬼话,以为跟着他们就能…就能有好日子过。可如今一看,他们哪里是为了大明?哪里是为了百姓?不过是为了他们自己的荣华富贵,为了他们那点狗屁权力!臣…臣惭愧啊!对不起福王殿下,也对不起陛下您!”

朱由崧叹了口气,俯下身子拍了拍刘泽清的膝盖,在那儿还沾着青石砖的灰尘,“刘叔...都过去了。”

刘泽清站首身子,搓了搓发涩的眼睛。“陛下,您…您当真仁厚。”他看着朱由崧年轻但疲惫的面容,心中愧疚更甚。

朱由崧勉强笑了笑,想要将自己表现的更加强壮,“刘叔别说这种让人落泪的话...朕明日便要和史大人赶往应天府,淮安迁移百姓一事还需依靠刘叔...如果朕在应天府遇到危险还望刘叔带着淮安兵马来救朕一命了。”

刘泽清听到朱由崧那句“救朕一命”,眼圈彻底红了。他“砰”的一声,脑袋重重磕在地上,青石砖发出沉闷的响声。“陛下!老臣这条命,便是陛下的!别说区区应天府,便是刀山火海,只要陛下您一句话,老臣立刻就带着淮安兵马去!”他的声音哽咽,带着一股子豁出去的狠劲儿。

朱由崧看着他,心里五味杂陈。再次将他扶起来,轻声说道:“刘叔...朕与您都是一家人何必说这种见外的话....朕只希望此事百姓能安稳渡江....一年,刘叔您觉得一年的时间够吗?”

“一年?”刘泽清着下巴,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思虑。“陛下,一年的时间,若是一切顺遂,没有天灾人祸,没有那些饿疯了的丘八打秋风,或许能勉强把大部分愿意走的百姓迁到江南安置下来。”他顿了顿,苦笑着摇摇头,“可这乱世...哪儿有顺遂的时候?到处都是兵痞流寇,哪个不是见钱眼开,见了女人就跟狗见了骨头一样?这迁移的路上,要多少人手护卫?要多少银子打点那些眼红的王八蛋?更别提到了江南,人生地不熟的,安置又是一大摊子事儿。一年...老臣只能说尽力而为,实在不敢打包票啊。”

朱由崧听着刘泽清的话,心里沉甸甸的,像压了一块湿透的棉花。他知道刘泽清说的是实情,甚至可能还有所保留。乱世人命贱如草芥,迁移百姓更是九死一生。他轻叹一声,“风雨飘摇,徒增忠臣嗟叹......”

刘泽清听到这句话,心头一震,忽然想起当年福王府里那个意气风发的小殿下,如今却要承受这般重担。他咬了咬牙,声音带着几分哽咽:"陛下,您这话说得...老臣心里跟刀割似的。当年您在福王府时,臣还记得您最爱听戏文,尤其是那些英雄救美的段子,总是拍手叫好。如今...如今倒是要您来救我们这些老兵油子了。"

朱由崧闻言笑了笑没当回事,“刘叔,百姓上船老幼优先,随后是女人,男人...最后才是当兵的...朕处理完应天府的琐事,会赶来和前线士兵一起顶住闯贼和鞑子的。”

刘泽清一听这话,瞬间跳了起来,脸都白了。"陛下!您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和前线士兵一起顶住?您是皇帝!是大明的根本!怎么能..."他话说到一半,忽然明白了朱由崧的意思,整个人如遭雷击,"您...您是想断后?"

朱由崧看着刘泽清激动的模样,反倒平静下来,“刘叔,比起什么都没有的百姓和一座城池...一个皇帝的价值明显更重要不是吗?”

"放屁!"刘泽清一急,连君臣礼数都顾不上了,"陛下您这是糊涂话!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臣怎么向列祖列宗交代?怎么向天下百姓交代?怎么向老福王交代?不行不行,绝对不行!臣宁可把淮安的兵马都拼光了,也不能让您去送死!"

朱由崧静静地看着他,没有躲闪,“死了朱由崧还有朱聿键,他可为大用。”

刘泽清听到这话,整个人都傻了,嘴巴张得老大,半天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颤抖着声音说道:“陛下这是...”

朱由崧的声音很轻,但字字清晰,“若是朕出了意外,聿键比朕更适合这个位置。”

刘泽清整个人像被钉在了原地,嘴巴张得老大,眼珠子瞪得比牛眼睛还圆。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血色一瞬间褪了个干净,只剩下死灰一样的苍白。

******

“王爷慢走!”

“去你娘的王爷!那是陛下!陛下!”

淮安渡口从早上就围满了那些刚进城没几天的流民,他们早就在昨日听说了福王要去应天府继承大统,成为天子。故太阳还没出来,这群流民便在这儿等着了。

朱由崧坐在轿子里,透过轿帘看着外面黑压压的人群,心情复杂得很。这些流民大多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但眼神里却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希望。朱由崧看了一眼坐在自己对面的史可法,最终还是叫停了轿子,慢慢走下了轿子。

流民们看到朱由崧下轿,瞬间沸腾了。

"陛下!陛下出来了!"

"万岁!万岁!万万岁!"

人群如潮水般涌向朱由崧,幸好史可法早有准备,身边的护卫立刻围墙。但那些流民并无恶意,只是激动得不知所措,有的跪下磕头,有的伸着脖子想多看一眼这位新皇帝。

朱由崧不觉有些心酸,这些流民只是因为自己开仓放粮就如此...自己只是给了他们本来就应该得到的东西而己,“各位...朕...”

朱由崧话音未落,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声喊道:"陛下!草民家里还有个病重的老娘,您能不能..."

"我家孩子饿了三天了,陛下您看..."

"陛下,俺们村子被闯贼烧了,现在..."

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流民们争相诉说着自己的苦楚。朱由崧听着这些声音,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说什么,但嗓子像被什么堵住了一般。

朱由崧挥了挥手,其身边的侍卫便大声喊道:“肃静!”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但那种压抑的期待感却更加浓重。朱由崧深吸一口气,看着眼前这些满脸希冀的面孔。

“诸位!你们的难处朕己经安排了刘总兵来帮忙处理!朕不要求你们信任刘泽清!不要求你们信任朝廷!但...就这一次!听朝廷的安排!”朱由崧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最大,“大夫!朕己经安排了张财主去寻,或许药材没有多少,但朕会尽量去救!粮食!朕只要有!就会发到你们手上!”

人群中有人开始抽泣,不知有多少人跪下朝朱由崧行礼。

朱由崧心头一酸,“诸位!上船南逃时老人优先!一切都听朝廷的指挥!朕会让你们一个不少的逃到江南的!”

人群中忽然有个瘦骨嶙峋的老汉挤到最前面,突然跪下,"陛下!草民不求别的,只求您别像那些当官的一样,说话不算话啊!"

朱由崧从护卫身边将那个老汉扶起,“您看,朕不是让刘总兵打开城门让您进来还打开粮仓放粮了不是?朕向来说话算话...”说着朱由崧朝身旁伸手,赵虎识趣的将一把短刀递到了朱由崧的手上。

史可法见状急呼一声,“陛下,不可!......”

话没说完就见一道血迹在空中滑过——那是朱由崧用那把短刀隔开了自己的手掌。鲜血像是决堤的洪水,瞬间涌了出来,滴落在脚下的泥土里,迅速洇开,像一朵朵触目惊心的红花。刚隔开时朱由崧并未觉得怎样...只是现在有些痒疼痒疼的,但他并未说一句话,只是用那只还在淌血挤出来更多的血,“朕以此血为誓...朕说话算数!”

流民们彻底被这一幕震住了。前一刻还在嘈杂争辩的人群瞬间鸦雀无声,只有极个别的女人发出压抑的哭声。那个老汉更是瞪大了眼,嘴巴张得老大,仿佛被雷劈了一样,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朱由崧握着那只流血的手,看着眼前这些被震撼得说不出话的流民,心中却涌起一阵苦涩的笑意。他知道,在这乱世之中,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让这些饱受欺骗的百姓相信一个皇帝的话。

"陛下..."史可法的声音带着颤抖,他想上前为朱由崧包扎伤口,却被朱由崧轻轻摆手制止。

血还在滴,每一滴都像是在诉说着什么。那个老汉忽然扑通一声又跪了下去,这次不是行礼,而是真真切切的叩头,"陛下!草民...草民这辈子没见过这样的皇帝啊!"

老汉的话像是打开了什么闸门,人群中开始有人抽泣,有人跪拜。一个年轻的女人抱着襁褓中的婴儿,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般往下掉,"陛下,您这样...我们...我们怎么担得起啊..."

“陛下!您要是走了,谁还管我们的死活啊!”

“陛下!”

......

史可法颤抖着双手,从随身带来的布包里取出干净的布条,想给朱由崧包扎。他看着那还在渗血的伤口,眼眶都有些发红,“陛下,您……您这是何苦?龙体要紧啊!”

朱由崧任由他摆弄,只是紧紧皱着眉,额角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他低声说:“史大人,一点皮肉伤罢了。比起这些百姓心里的伤,算得了什么?”

说着史可法护着朱由崧再次上了轿子,这一次轿子没有停,首首朝着渡船而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