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征用的交警岗亭成了现场指挥部,弥漫着湿衣服的潮气、咖啡的焦苦和压抑的紧张。林默坐在角落的折叠椅上,面前摊着湿漉漉的笔记本。雨水从他额发滴落,在纸页上晕开墨迹。他写下最后几个字:“...关联点:蓝心诊所。需深挖其与深蓝生物关系。”
门被推开,带进一股冷风和更浓的雨腥味。苏瑾走了进来,脱掉滴水的防护服外罩,露出里面干爽的深色毛衣。她脸色苍白,但眼神依旧冷静锐利,像手术刀。
“初步判断,”她开口,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却字字清晰,“首接死因是颅脑及胸腔遭受瞬间剧烈撞击,符合高速车祸特征。但关键点在轮胎。”
她将几张刚打印的照片推到小桌上。高清特写清晰得残忍:锯齿状的轮胎爆裂口,边缘附着的幽蓝晶体,以及内层橡胶异常的脆化纹理。
“我在爆裂口内部和刹车油管残留液里,都检出了同一种物质。”苏瑾拿起一个微型证物瓶,里面是几滴浑浊的淡黄色液体。“高浓度有机溶剂,乙硫醇酯复合物。它有个特性——”她看向林默,“对硫化橡胶有极强的溶胀和脆化作用。”
林默瞬间想起那股苦杏仁味:“深蓝生物的专利产品?用于橡胶回收的?”
苏瑾点头:“‘R-7高效脱硫剂’,深蓝生物三年前注册专利,主要用于废旧轮胎处理。接触橡胶后,会在几小时内使其内部结构崩解,强度急剧下降,变得像威化饼干一样脆。尤其在高压、高速和突然转向的应力下...”她没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
“有人把这东西注入了刹车油管?”林默的声音发冷。刹车油管也是橡胶制品!凶手利用刹车油作为载体,让R-7首接接触并腐蚀关键部位的橡胶!
“可能性极高。油管内部检测到异常残留,正在做成分比对。更关键的是,”苏瑾又推过来一张光谱分析图,“轮胎碎片上的蓝色晶体。主要成分是改性聚硅氧烷和微量钯化合物。这玩意不是天然形成的。它是一种...标记物。”
“标记物?”
“在深蓝生物的一些高端化工流程里用作示踪剂。不同批次的R-7,会添加不同光谱特征的这种晶体。相当于隐形编码。”她指向图谱上的一个特征峰,“这个峰型很罕见。如果能找到源头批次...”
林默立刻联想到陈薇呕出的、包裹着微型齿轮的胶状物。那里面也有类似的蓝光!标记物?难道陈薇体内的东西,也来自深蓝的某个“批次”?
“还有这个。”苏瑾将那个装着半张船票的透明证物袋放在桌上。湿透的船票躺在里面,背面的“蓝心诊所VIP客户”字样在灯光下清晰可见。“在距离主驾驶门三米外的排水沟边发现的。雨水冲刷过,指纹估计悬了。但纸质和印刷油墨很特殊。”
她将船票凑近一台便携式紫外灯。幽蓝的光线下,票面上浮现出细密的、几乎看不见的网格纹路,以及票根处一个极其微小的、齿轮状的水印!
“这种防伪工艺成本很高,常用于高端私人会所或俱乐部的凭证。蓝心诊所...绝不简单。”苏瑾下了结论。
林默盯着那枚齿轮水印,又看看轮胎光谱图上的钯元素峰,再想到陈启明鞋底的碎片、张正使用的NT-7、李国栋家中异常的次声波...所有线索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用“深蓝生物”和“蓝心诊所”这两根线死死拧在一起!
“赵振国最近有什么动向?”林默突然问旁边沉默记录的李锋。
李锋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他主导的专项组,正在调查几起涉及深蓝生物工业废料违规倾倒的举报...阻力很大。”
动机!林默脑中电光石火。如果深蓝生物就是幕后黑手,利用蓝心诊所作为实施“回声计划”或清除障碍的据点...那么陈薇的“预知”,是否就是某种针对特定目标的“死亡信号接收器”?她的痛苦,是副作用?还是...某种启动信号?
岗亭的门又被推开,一个年轻技术员探头,脸色古怪:“李队,苏法医,行车记录仪的存储卡...数据恢复了一部分。最后几秒...你们最好听听。”
他递过一个连接了耳机的平板电脑。
李锋戴上耳机,苏瑾也凑近一个听筒。林默屏住呼吸。
沙沙的电流噪音后,是车辆行驶的平稳嗡鸣,雨点敲打车顶的噼啪声。突然,司机疑惑的声音:“咦?刹车踏板感觉有点...空?”声音带着不确定。
紧接着是赵振国略显不耐的询问:“怎么回事?”
“赵议员,好像不太对...啊!!!” 司机的声音瞬间变成惊恐到极致的尖叫!同时传来金属扭曲的巨响、玻璃爆裂声,以及一声短促而凄厉的、属于赵振国的惨嚎!
声音到此戛然而止,被刺耳的忙音取代。
岗亭内死一般寂静。窗外的雨声仿佛被放大了无数倍。
技术员舔了舔干涩的嘴唇:“就...就这些。记录仪在撞击瞬间断电了。但是...”他调出音频分析软件,“你们听背景里,撞击前几秒,有个非常微弱、非常高频的声音...”
李锋和苏瑾再次凝神细听。林默也凑过去。
在司机尖叫和撞击声的掩盖下,确实有一个极其细微、几乎超越人耳听觉极限的“滋滋”声,像指甲刮过玻璃,又像...高速旋转的微型齿轮!
声音的波形图被放大显示在屏幕上——呈现出一连串尖锐、规律的脉冲峰值,间隔精准得如同机械钟表!
“频率是多少?”苏瑾立刻问。
技术员敲击键盘:“峰值中心频率...7.07赫兹(Hz)。”
林默和苏瑾猛地对视一眼!李国栋家那台诡异的老收音机,杂音中隐藏的,正是这个7.07Hz的次声波!陈薇发病时脑波监测到的异常峰值,也是这个频率!
这不是巧合。这是凶器启动的“嗡鸣”!是“回声”的死亡频率!
林默抓起桌上那张湿漉漉的船票。蓝心诊所。VIP客户。赵振国会是它的客户吗?如果是,他接受过什么“治疗”?深蓝生物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陈薇与这个频率之间,又有什么致命的联系?
他望向窗外。雨势渐小,但夜色更浓。圣心堂的尖顶在远处模糊不清,像一座沉默的墓碑。而在它投下的阴影里,一张由尖端科技编织的、无形而致命的巨网,正缓缓收紧。
死神己挥动画笔,蘸着名为“回声”的墨汁。而下一幅“死亡预告”,又在哪块画布上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