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宫其他大儒也纷纷附和,目光炽热。
若能掌握这两首镇国战诗的原篇,学宫的地位将更加超然!更能极大地增强人族对抗妖族的力量!
面对学宫最高层的集体请愿,感受着那几乎要将她淹没的狂热目光,苏念微却异常平静。
她轻轻放下笔,指尖拂过那支温润的白玉梅花簪。
“祭酒大人,诸位先生。”她声音清越,响彻寂静的大堂,“诗文本为心之所向,力之所及。念微当日引动残句,只为自保求生;今日补全,亦是心有所感,情动于中。”
她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祭酒身上:
“此二诗,非念微一人所有。‘银鞍白马’之孤勇,‘龙城飞将’之守护,乃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热血铸就之魂!它们的力量,本应属于守护这人族疆土、万家灯火的将士!”
“学宫欲抄录供奉,传于边军,念微……求之不得!”
她没有提任何条件,没有要求任何回报,而是首接将这两首镇国战诗的“使用权”慷慨献出!
姿态之高,格局之大,令在场所有大儒都为之动容!
“好!好!好!”祭酒大人连说三个好字,激动得老泪纵横,“苏小友心怀天下,深明大义!老朽代大靖边军,代天下苍生,谢过小友!” 他对着苏念微,深深一揖到地!
其他大儒也纷纷郑重行礼,看向苏念微的目光,己不仅仅是欣赏和惊叹,更带上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
此刻,什么根基受损,什么庶女身份,在这两首镇国战诗和如此胸襟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张鸿渐看着被众星捧月般围在中央的苏念微,看着她那平静却仿佛散发着圣辉的侧脸,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屈辱和无力感将他彻底淹没。
他悄无声息地退后,如同丧家之犬般溜出了明德堂。
他知道,从今日起,苏念微这个名字,将如同那镇国战诗的金光一般,永远压在他的头顶,成为他一生都无法逾越的高峰!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以比上次刺杀事件更快的速度,瞬间传遍京城,席卷朝野!
靖远侯府庶女苏念微,于学宫明德堂,补全两首战诗,引动镇国异象!
其诗曰:
《侠客行》——孤勇杀伐,侠骨流芳!
《出塞》(龙城飞将)——铁血守护,国境永固!
学宫祭酒亲口认证,欲抄录供奉,传于边军,以壮国威,以慑妖邪!
整个京城,为之失声!随后,是山呼海啸般的震动!
“镇国!两首镇国战诗!我的老天爷!”
“靖远侯府……这是要逆天啊!”
“苏念微!文曲星下凡实锤了!什么根基受损?全是屁话!”
“有此二诗镇守边关,妖族岂敢再犯?!天佑大靖!”
唱衰派的声音被彻底淹没。
张鸿渐之流,彻底沦为背景板上的尘埃。
二皇子府邸内,传来瓷器被狠狠砸碎的刺耳声响。
靖远侯苏正霆独自站在院中,仰望着学宫方向那早己消散却仿佛依旧残留着金光与铁血气息的天空。
他手中,紧握着那支与苏念微发间一模一样的白玉梅花簪的……另一支。
良久,他才缓缓低下头,指腹着簪子上那点细微的红宝石花蕊,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震惊,有骄傲,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忧虑和……仿佛宿命般的叹息。
“镇国……两首……”他低声自语,声音在寂静的庭院中飘散。
“林晚……你看到了吗?她……越来越像你了……”
“这究竟是福……还是更大的祸端?”
那支冰冷的玉簪,在他掌心,仿佛重若千钧。
当苏念微在苏明远的严密护卫下回到侯府时,她的脸色比去时更加苍白,脚步也更加虚浮。
连续书写两首完整的镇国战诗,即使有白玉梅花簪的温养和自身坚韧的意志支撑,对她那本就暗藏裂痕的文宫而言,依旧是巨大的负担。
才气再次被抽空,精神疲惫欲死。
然而,这一次的“枯竭”,与上次遇刺时的透支截然不同。
她盘膝坐于窗边软榻,静心内视时,惊讶地发现:
文宫深处那点坚韧的核心,非但没有黯淡,反而在经历那浩大的镇国异象洗礼后,如同被淬炼过的真金,散发出更加纯粹、更加凝练的微光!核心周围,那三道顽固的裂痕似乎被某种宏大的力量抚平了少许,尤其是最浅的那道源自“银鞍白马”杀伐冲击的裂痕,边缘竟隐隐有弥合的迹象!
枯竭的才气并未像上次那样如同死水,反而在核心的微弱牵引下,从虚空中、从天地间,丝丝缕缕地重新汇聚而来。新生的才气不再是纯粹的乳白,而是带着一丝极其淡薄、却无比精纯的金色光泽(浩然正气的雏形),如同初生的晨曦,虽然微弱,却充满了勃勃生机!
整个文宫空间,虽然依旧空旷沉寂,却不再有那种濒临破碎的脆弱感,反而多了一种被某种宏大意志“加固”过的坚实感!
仿佛那两首镇国诗引动的天地正气和人族意志,不仅显化于外,也有一部分反哺滋养了她的文宫本源!
“破而后立……浴火重生?”苏念微心中明悟。
书写镇国诗,固然消耗巨大,但其引动的天地共鸣和人族气运反馈,本身就是一种最高层次的洗礼!
对修复她这受损的文宫,有着难以想象的裨益!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她扛住了那巨大的消耗,没有当场崩溃。
那三道裂痕依旧顽固地盘踞在核心深处,如同蛰伏的毒蛇,提醒着她根基未复,前路艰险。
两首镇国战诗现世于学宫明德堂,其引发的震动远超刺杀事件。
那横贯万里的阴山雄关图、那铁血戍边的将士英魂、那“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煌煌宣言,如同最炽烈的火炬,点燃了京畿乃至整个大靖人族的热血与希望!
靖远侯府庶女苏念微之名,己不再是新晋天才那么简单,而是被冠以了“文道圣苗”、“国运所钟”的崇高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