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大帐之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公孙瓒那张素来带着几分豪爽的脸,此刻却阴沉得如同暴雨前的天空。
他大马金刀地往那儿一站,声音里裹着冰碴子。
“盟主!”
“严纲乃我心腹爱将,随我征战多年,情同手足!”
“如今他落入董贼之手,我公孙瓒寝食难安!”
“今日,盟主必须给个说法,无论如何,也要将严纲换回来!”
他这话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喙的强硬。
旁边的孙坚,一身猩红战袍更添几分肃杀,脸色同样难看至极。
他一抱拳,声音低沉却同样坚定。
“盟主,祖茂亦是我江东子弟,为救我身陷囹圄。”
“若弃之不顾,我孙文台还有何面目统领三军,有何颜面回江东见父老乡亲!”
“今日,若不能救回祖茂,我孙坚,便退出这联军!”
“没错!”
公孙瓒立刻接口,眼中寒光一闪。
“若盟主不肯施以援手,我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也没必要再留在此处,替某些人做嫁衣!”
这话可就重了。
退出联军!
这西个字像一块巨石砸在袁绍心头,让他呼吸都为之一滞。
他强压下心头的火气,脸上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
“伯珪兄,文台兄,二位稍安勿躁。”
“我等兴兵讨董,乃是为了匡扶汉室,解救万民于水火。”
“如今大业未成,岂能因些许挫折便心生退意?”
袁绍试图用大义来压人。
然而,公孙瓒和孙坚此刻哪里听得进这些冠冕堂皇的套话。
“匡扶汉室?”
公孙瓒冷笑一声,毫不客气地打断。
“连自家兄弟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匡扶汉室!”
“我只知严纲若有不测,我必亲率白马义从,踏平董贼巢穴,为他报仇!”
孙坚也是一脸决绝。
“盟主,祖茂于我,重于泰山。”
“若联军不能同心同德,共渡难关,这盟,不结也罢!”
袁绍的额角青筋隐隐跳动。
他知道,这两个家伙不是在开玩笑。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骁勇善战,是联军中一支重要的骑兵力量。
孙坚的长沙兵,更是悍不畏死,屡立战功。
若是他们真的甩手不干了,这讨董联军,怕是立刻就要分崩离析。
到时候,他这个盟主,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二位,二位息怒。”
袁绍的声音软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此事,事关重大,容我……容我再思量一二。”
他内心焦灼万分,一方面不想在诸侯面前失了面子,轻易妥协;另一方面,又实在不敢冒联军分裂的风险。
这该死的董卓,怎么偏偏就抓了这两个人的心腹!
就在大帐内气氛僵持不下,一触即发之际,一个略显尖细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主公。”
许攸慢悠悠地从袁绍身后踱步而出,手中还摇着一把羽扇,仿佛眼前的剑拔弩张与他毫无关系。
他先是意味深长地瞥了一眼公孙瓒与孙坚,嘴角勾起一抹难以捉摸的笑意。
“攸,有事启禀。”
袁绍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连忙道:“子远快讲!”
许攸清了清嗓子,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
“主公,攸刚刚得到消息。”
“此前汜水关一战,那董卓军中,献计奇袭我军大营之人,正是那陈末。”
“陈末?”
袁绍眉头一皱,这个名字,他似乎有些印象。
“此人是谁?”
许攸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据说,此人原本也是个读书人,颇有几分才学。”
“更有趣的是,军中士卒间有传言,说此人当初曾想投效联军,还曾亲自到我军大营献策。”
“哦?”
袁绍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竟有此事?那为何……”
许攸叹了口气,带着几分惋惜,又带着几分看好戏的神情。
“据说是被袁公路将军,以‘无名之辈,言语荒唐’为由,给……给逐出了大营。”
“什么?!”
袁绍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袁术!又是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他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脸上却露出一丝不屑。
“哼,此等反复无常,趋炎附势之徒,即便有些小聪明,也难成大器。”
“如今与董卓那等国贼为伍,更是品行不端,不足挂齿!”
袁绍嘴上说得轻蔑,心中却是一阵绞痛。
懊悔!
无尽的懊悔!
一个能献出奇策的人才,竟然被袁术那个蠢货给赶走了!
若是此人当初能为联军所用,何愁董卓不破?
他几乎可以想象,若是陈末在自己麾下,定能为他出谋划策,让他在诸侯之中更添光彩。
可现在,这块美玉,却落到了董卓手中,反过来成了对付联军的利刃!
袁绍越想越气,脸色也越来越难看,看向许攸的眼神也带上了几分探寻。
他知道,许攸在这个时候提起此事,绝不仅仅是汇报军情这么简单。
“子远,你……”
许攸见火候差不多了,微微躬身,压低了声音。
“主公,此人虽为董贼效力,但其才华,却不可小觑。”
“既然正面交锋,我军未能讨好,或许……可以试试曲线救国之策?”
“曲线救国?”
袁绍精神一振,追问道:“子远有何高见?”
许攸看了一眼旁边依旧怒气冲冲,但注意力也被吸引过来的公孙瓒和孙坚,嘴角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正要开口。
“这个嘛……”
他故意拖长了语调,吊足了众人的胃口。
就在此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
一名传令兵神色慌张地冲了进来,单膝跪地。
“启禀盟主!公孙将军、孙将军营外,有董卓军使者求见!”
“什么?!”
公孙瓒与孙坚几乎同时惊呼出声,脸上的怒容瞬间被错愕取代。
董卓的使者?
来做什么?
难道是……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难以置信的期待。
袁绍也是一愣,随即眉头紧锁。
董卓在这个时候派使者来,意欲何为?
难道是来耀武扬威的?还是……
“让他们进来!”
公孙瓒几乎是吼出来的,他现在迫切想知道董卓使者的来意。
“且慢!”
孙坚却相对冷静一些,他拦住了传令兵。
“使者在何处?带来了什么话?”
传令兵答道:“回将军,使者正在营门外等候,说是奉董太师之命,特来拜见二位将军,有要事相商。”
“要事相商?”
公孙瓒和孙坚心中的疑惑更甚。
他们与董卓势同水火,能有什么要事相商?
许攸在一旁,眼中精光一闪,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
有点意思。
这董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盟主,”公孙瓒转向袁绍,拱手道,“末将营中有要事,先行告退!”
“盟主,末将也需回营处理。”孙坚也紧跟着说道。
两人此刻哪里还顾得上跟袁绍置气,心中都系着那突然到来的董卓使者。
袁绍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只是摆了摆手。
“去吧。”
他心中同样充满了疑问。
公孙瓒和孙坚几乎是同时转身,快步向帐外走去,那急匆匆的模样,与方才的剑拔弩张判若两人。
许攸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嘴角那抹神秘的笑容愈发明显。
他转头看向袁绍,轻声道:“主公,看来,有人己经替我们想到了‘曲线救国’的法子了。”
袁绍一怔:“子远此话何意?”
许攸摇了摇羽扇,慢条斯理地说道:“董卓派使者前来,目标首指公孙瓒与孙坚,其意图,不言而喻。”
“离间!”
袁绍瞬间明白了过来,脸色微微一变。
“董卓想用严纲和祖茂,来分化我联军!”
“正是。”
许攸点头,“不过,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哦?”袁绍眼中露出探寻之色。
许攸笑道:“董卓想用二人换回俘虏,必然会开出条件。公孙瓒与孙坚救人心切,说不定会答应。”
“如此一来,他们与董卓之间,便有了私下的接触。”
“这……”袁绍有些迟疑,“这岂不是让他们与董卓勾结?”
“主公此言差矣。”
许攸不以为然,“水至清则无鱼。如今联军内部,本就并非铁板一块。”
“与其让他们心怀怨怼,时刻想着脱离,不如顺水推舟,让他们与董卓虚与委蛇一番。”
“说不定,还能借此机会,探得董卓军的一些虚实。”
袁绍沉吟不语,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
许攸这番话,听起来似乎有几分道理。
但,放任公孙瓒和孙坚与董卓接触,终究是个隐患。
“而且,”许攸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献上此计之人,恐怕不是董卓本人。”
“董卓粗鄙,未必有此等心机。”
“子远是说……那个陈末?”袁绍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这个名字。
“十有八九。”
许攸肯定地说道,“此人先以斗将诡计挫我军锐气,再以归还俘虏分化我军,环环相扣,心思缜密,绝非寻常之辈。”
袁绍的脸色更加阴沉。
又是陈末!
这个家伙,就像一根毒刺,深深扎进了联军的要害。
他不仅有勇有谋,更懂得揣摩人心,利用人性。
此刻,袁绍心中的懊悔,又加深了几分。
当初若是……
可惜,没有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