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开局在盘古实验室捡垃圾
洪荒:开局在盘古实验室捡垃圾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洪荒:开局在盘古实验室捡垃圾 > 第4章 危险的尝试

第4章 危险的尝试

加入书架
书名:
洪荒:开局在盘古实验室捡垃圾
作者:
知予三一
本章字数:
4748
更新时间:
2025-07-02

气泡提供的庇护终究是暂时的。

林远能清晰地感觉到,这个由混沌能量动态平衡形成的“稳定点”,其范围和稳定性都在缓慢地衰减。

就像肥皂泡,随时可能“啵”的一声破灭。

“坐吃等死不是办法,必须主动出击。”林远下了决心。

他小心翼翼地驱动魂体,靠近气泡的边缘,将解析之眼的功率稍稍调高一丝——仅仅是这一丝,灵魂的刺痛感便骤然加剧,让他魂体一阵摇晃。

“目标:外部混沌主能量流…结构分析…动态建模…”

比在气泡内观测边界强烈数倍的信息洪流冲击而来!

视野中,狂暴的能量流不再是模糊的色块,而是被解析成无数疯狂旋转、切割、互相吞噬的“法则刀刃”和“能量巨蟒”!

它们遵循着更深层、更狂暴的混沌法则,轨迹更加难以捉摸,破坏力指数级提升!

“嘶——”

林远倒吸一口“凉气”,感觉脑袋像是被攻城锤狠狠砸了一下。

他强忍着眩晕和剧痛,死死盯着信息流中那些不断生成又湮灭的、代表着能量流“相对薄弱处”或“短暂间隙”的微弱信号。

“就是现在!”

他捕捉到一个稍纵即逝的信号——前方大约几十米处,两股强大的能量流发生了一次偏斜碰撞,在撞击点侧面短暂地撕开了一个小小的、能量密度较低的“缝隙”!

机会!

林远猛地将魂体压缩到极致,如同离弦之箭,朝着那个缝隙“冲”去!

他不敢首接暴露在乱流中,而是沿着气泡边缘,借助相对稳定的“表面张力”,如同冲浪者寻找浪壁上的薄弱点。

然而,混沌就是混沌。

就在他即将触及缝隙的瞬间,一股完全无法预测的细小乱流如同毒蛇般从侧后方袭来!

“不好!”

林远亡魂皆冒!

解析之眼捕捉到了危险,但信息反馈到行动,存在微小的延迟!这点延迟在混沌中足以致命!

嗤啦!

那细小乱流如同烧红的铁丝划过黄油,狠狠地“剐蹭”在林远魂体的边缘!

“啊——!”

无法形容的剧痛瞬间淹没了林远!被剐蹭到的魂体部分,光芒瞬间黯淡、溃散,化为点点光尘被乱流卷走!

那是灵魂本源的首接损失!远比信息过载的刺痛要痛苦和致命百倍!

他感觉自己像是被硬生生撕掉了一块肉!魂体剧烈震荡,几乎维持不住形态。

巨大的痛苦和冲击让他对魂体的控制出现了短暂的失控,整个人被那股乱流带得向外翻滚,眼看就要彻底脱离气泡的保护范围,被卷入外面那能粉碎一切的洪流中!

千钧一发之际,求生的本能再次爆发!

林远用尽最后一丝清醒的意志,强行扭动魂体,同时将解析之眼对准即将撞上的另一股更强大的能量流。

“结构弱点…瞬时坐标…切入角度…最优规避…”

冰冷的信息强行压过剧痛!

他猛地一“蹬”,魂体以一个极其狼狈、完全不符合物理规律的姿态,险之又险地擦着那股毁灭性能量流的边缘,被“弹”回了气泡相对安全的区域。

砰!

林远瘫在气泡内壁上,魂体光芒极度黯淡,边缘参差不齐,如同被狗啃过。

灵魂深处传来阵阵撕裂般的剧痛和难以言喻的虚弱感。

刚才那一下剐蹭,至少损失了他辛苦积攒数日才恢复的一小半魂力!

“咳咳……玩脱了……”

他连吐槽的力气都快没了,只剩下劫后余生的心悸和后怕。

“这比极限运动刺激一万倍……刺激到差点把命都激没了。”

这次失败的尝试代价巨大,但也并非全无收获。

他真切体会到了混沌乱流的恐怖。

仅仅是边缘的一次剐蹭,就差点让他魂飞魄散。首接暴露在主能量流中,绝对是十死无生。

解析之眼在动态环境下的预警和辅助规避能力。虽然存在延迟,但关键时刻确实能救命。

在刚才被剐蹭、魂体受损溃散的瞬间,解析之眼捕捉到了攻击他的那道细小乱流的部分“内部结构”!

那并非纯粹的能量,其中似乎混杂着一些极其微小、形态各异、散发着不同气息的……“杂质”?

“未知微粒…结构异常…蕴含微弱法则信息…样本缺失…无法深度解析…”

解析之眼给出了模糊的反馈。

“杂质?法则信息?”

林远心中一动。

混沌并非空无一物,除了狂暴的能量,似乎还漂浮着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会不会就是构成这个世界的“原材料”?或者说……是某种“宝藏”?

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的火星,点燃了他的希望。

如果能获得这些“杂质”,利用解析之眼去研究,是否能找到强化魂体、甚至制造工具的方法?

总比徒手去抓那些虚无缥缈的魂力光点强!

但怎么获得?主动去乱流里捞?那跟自杀没区别。

刚才的教训还血淋淋地摆在眼前。林远陷入了沉思。

他像一头受伤的孤狼,蜷缩在气泡中,一边忍受着魂体受损的痛苦,一边用解析之眼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气泡外,尤其是那些在乱流中沉浮的、被解析之眼标记为“异常微粒”的光点。

他注意到,这些微粒非常微小,大部分时间都随着乱流高速运动。

但它们似乎比纯粹的能量流有着稍高的“密度”和“惰性”,偶尔会在能量湍流的涡旋处短暂地滞留一下。

“涡旋……滞留……”

林远脑中飞快运转。气泡本身也是混沌能量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涡旋”结构。

那么,能否利用解析之眼,在气泡边缘……主动制造一个微小的、可控的“能量陷阱”或者“吸附点”,来捕获那些被乱流带过来的微粒?

这无疑又是一个高风险的想法。

主动在气泡边缘扰动能量,很可能破坏气泡本身的稳定性,引火烧身。

“富贵险中求……不,是活命险中求!”

林远看着自己依旧虚弱的魂体,眼神变得决绝。

被动挨打只有死路一条,必须主动创造机会!

他开始利用解析之眼,更加细致地扫描气泡边缘的能量流动模式。

寻找那些相对薄弱、能量交换活跃、但又不会首接影响气泡整体稳定的“节点”。

这个过程同样伴随着信息处理的痛苦,但有了明确的目标,痛苦似乎也变得可以忍受了一些。

“边缘节点…能量交互频率…稳定性阈值…微粒吸附可行性…模型推演…”

无数复杂的数据在意识中流淌。

林远感觉自己像个蹩脚的程序员,在编写一个随时可能崩溃的Bug程序,而这个程序的运行环境,是他自己的小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