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脑中传来一阵剧痛,让他险些栽倒在地。
幸运的是,这痛苦来得快去得也快,片刻功夫,金色光字便尽数没入识海。
万小山这才浑身脱力,在地,动弹不得。
“师兄!你没事吧?”
韩立见状,慌忙上前搀扶,关切中带着惊疑,问道:“方才那是……?”
或许得益于修炼《大衍诀》提升了神识强度,万小山迅速梳理完涌入脑海的信息。
“《青元剑诀》一至十三层!还有《三转重元功》!”
狂喜瞬间淹没了他,但他面上却强作意外与虚弱,喘息道:“是……是《青元剑诀》,一整套十三层功法!还……还有一门辅助功法,名为《三转重元功》。”
“什么?全套功法!”
韩立闻言,瞳孔微缩,随即也难掩喜悦之色。
两人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桌上那另一页静静躺着的金页。
“韩师弟,这次换你来吧。”
万小山装作力竭难支的模样,声音低沉。
他深知韩立多疑,这番虚弱姿态正好打消对方疑虑。
韩立果然不再迟疑,依葫芦画瓢,照万小山先前的法子施为。
然而,当金色小字涌入他识海的刹那,剧烈的痛楚远超想象,韩立闷哼一声,脸色煞白如纸,身体剧烈颤抖,几乎当场昏厥。
足足煎熬了一个时辰,他才缓过气来,额上冷汗涔涔。
万小山在一旁耐心等待,面上关切,内心却波澜不惊。
对他而言,那能助他突破瓶颈、凝练真元的《三转重元功》才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如今两人各自掌握了一半的《青元剑诀》及其配套功法,彼此坦诚交换,不仅加深了信任,更能互惠互利,正是他乐见的结果。
暮色四合,洞府内光线渐暗。
“韩师弟,感觉如何了?”
万小山适时开口,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韩立揉了揉依旧隐隐作痛的太阳穴,苦笑道:“好些了,有劳万师兄挂心。”
他目光扫过万小山略显苍白的脸,心中疑虑稍减。
随即,他脸上浮现出难以抑制的惊喜,声音也提高了几分:“万师兄,我识海中那页金页,竟记载了一种名为‘青竹蜂云剑’的法宝炼制之法!”
“哦?竟有此事!”
万小山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惊讶。
两人一番交流印证,又各自取出空白玉简,将脑中所得信息仔细刻录下来,交换保存。
韩立收好玉简,略作沉吟,似乎下了某种决心,才带着几分试探开口:“万师兄,听闻你之前曾去过天星宗坊市?师弟也正想去见识一番,不知可否向师兄打听一下那边的具体情形?”
“不错,一年前随雷长老去修复法阵时去过一次。”
万小山爽快应道:“师弟若想去天星宗坊市,正好我也打算去购置一柄趁手的飞剑。”
他心中盘算,刚得了《青元剑诀》,此功法需以飞剑为基,正好为将来结丹后炼制青竹蜂云剑打下基础。
他那柄金阙剑虽威力不俗,但过于沉重巨大,施展起来不够灵动,急需一套轻灵迅捷的飞剑来配合新功法。
两人约定两日后出发,韩立便告辞前往钟掌门处报到。
洞府外,万小山静静目送韩立的背影消失在禁制光幕之外,眉头微不可察地蹙起。
“方才交换时,他是否察觉了什么异样?按理说,我伪装得应该天衣无缝……”
他暗自思忖,随即又释然地摇了摇头。
“罢了,多想无益。我万小山行事,自问对韩立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他抬头望了望天空,不知道想些什么。
沉默良久,他才转身步入洞府。
与此同时,在元武国与越国交界之地,一片终年被浓郁黑瘴笼罩的区域。
此地阴森诡谲,无论寒暑,都弥漫着令人不安的死寂。
此刻,数道身影正从不同方向,缓缓汇聚而来。
他们衣着各异,年龄悬殊,老少皆有。
“马如龙?想不到你这老鬼也出关了!不在你的马家堡纳福,跑来这鬼地方作甚?”
一个身形佝偻、拄着虬龙木拐杖的老者,抬起浑浊的眼,望向不远处一个面色泛青的中年人,声音沙哑如破锣。
“须缇子?嘿,你这把老骨头居然还没散架?老夫可是有五十载没见你在外走动了!”
那青面中年人扯出一个阴森的笑容,更添几分诡异。
“哈哈,两位道友,看来是老夫来早了?”
一个清朗的笑声传来,只见一位鹤发童颜、身着青色道袍的老者飘然而至。
两人见到来者,均冷哼一声。青面中年马如龙眼中精光一闪:“李广?你这牛鼻子也来凑热闹?”
“哎呀呀,这么热闹的场面,怎么能少得了小妹我呢?”
一个酥媚入骨的声音由远及近。只见一位身着近乎透明的薄纱、身姿曼妙玲珑的美艳妇人,款款而来。她眼波流转,媚态横生,正是艳名远播的春三娘。
“春三娘!”
拄拐老者须缇子眯了眯眼。
“哟,须道友,叫奴家何事呀?”
春三娘掩口轻笑,眼波却肆无忌惮地在马如龙身上流转。
“不过嘛,奴家对您老这身老骨头可没兴趣,倒是这位青面道友,瞧着好生威武呢!”
她发出一串银铃般勾魂摄魄的笑声。
远处,更多的人影正陆续向这片黑瘴之地汇聚。
就在不久之前,一个关于两国交界处存在古老秘地的消息不知从何处悄然流传开来。
传闻中,一些元武国和越国的修仙家族以及散修,竟都意外获得了一枚材质奇特、刻有玄奥符文的青色令牌。
经元武国大商号“星尘阁”鉴定,此令牌竟是一处隐秘之地的“钥匙”,且每枚令牌最多可携五人进入!
这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两国的诸多家族势力和散修闻风而动,个个心思活络。
他们都抱着同样的念头趁两国那些庞然大物般的修仙宗门尚未察觉此事,抢先一步进入秘地,搜寻那可能存在的天大机缘!
对于边境秘地暗流涌动之事,万小山自然一无所知。
他此刻正盘坐洞府之内,眉头紧锁,心中踌躇难决。
与韩立约定前往元武国天星宗坊市就在两日后,然而方才,董萱儿却带来了红拂师叔的指令:命他与董萱儿一同前往灵兽山附近,接应从“千竹教”旧部传回的情报。
据董萱儿转述,千竹教旧部打入灵兽山内部的计划进展颇为顺利,已取得一些关键成果。
红拂师叔为安抚人心,已在离太岳山脉不远的天庸城为他们安排了隐秘居所。
这道命令来得突然,打乱了万小山的计划,让他一时难以抉择。
万小山如往常一般,披上宽大的灰色斗篷,戴上遮蔽面容的斗笠,悄然进入了黄枫谷坊市。
他在熙攘的人群中不紧不慢地穿行,确认无人跟踪后,才拐进僻静小巷,敲响了齐云霄那间不起眼的木屋门扉。
“咚咚。”
门应声而开,露出齐云霄年轻却带着一丝沉稳的面容。
“前辈!您来了!”齐云霄恭敬地将万小山迎入屋内。
“嗯。”
万小山摘下斗笠,随手放在木桌上,“进去说。”
待万小山落座,辛如音已提着茶壶款步上前,动作娴熟地为他斟上一杯清茶。
她清澈的目光在万小山脸上停留片刻,轻声开口:“前辈今日……似乎有心事萦怀?”
万小山心中微凛,不由得多看了辛如音一眼。此女心思之敏锐,远超他预料。
“看来日后在她面前,需得更谨慎些才是。”
他暗自警醒,面上却不动声色,只微微颔首道:“嗯,过几日需远行一趟,去元武国,归期未定。”
“原来如此。”辛如音了然,放下茶壶便要退下。
“如音且慢。”
万小山忽然想起一事,连忙开口叫住她。
“你精研阵法之道,我有一事相询。不知你手中,可有能抵御高阶修士的强力防御阵法?”
辛如音脚步一顿,目光下意识地瞥向一旁的齐云霄,似有询问之意。
未等辛如音开口,齐云霄已按捺不住兴奋,抢着说道:“有啊前辈!前些时日,如音正是结合了您传授的禁制精要,与我反复推演琢磨,终于创出了一套别具一格的防御阵法!”
“哦?是何阵法?有何妙用?”
万小山精神一振,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辛如音见齐云霄已道破,便不再迟疑,娓娓道来:“此阵名为‘万幻迷踪’。其核心并非以力硬撼,而是借幻境惑敌,令陷入阵中的强敌,沉沦于由其自身心念所生的‘应情应景’之中。”
“何为‘应情应景’?”万小山追问。
“简言之,便是‘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命由心造’。”
辛如音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小嘴微张:“不同心性、不同执念、不同恐惧的修士,即便踏入同一座幻阵,因其心念流转各异,所见所闻、所经历的幻境景象与顺序,皆会迥然不同。此阵因人而变,幻象万化,毫无定势可循,故名‘万幻迷踪’。破阵之难,难在勘破己心。”
万小山听罢,眼中精光爆射,难掩震惊:“竟有如此玄妙之阵?当真有此神效?”
这阵法的理念,隐隐契合了高深幻术与心境的奥秘,远超他此前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