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如果一个10磅的铁球和一个1磅的铁球,同时从相同的高度向下落。其结果是10磅的铁球先着地,而且它的速度是1磅铁球的10倍!”对于这一观点,当时人们深信不疑。
然而,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却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深深的质疑。当时的伽利略虽然只有25岁,但他并不迷信权威。他认为:“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当两个球栓在一起向下抛时,速度慢的球就会拖住速度快的球。这样一来,他们下落的速度就会比单个10磅重的球下落的速度慢;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把两个球栓在一起,它就相当于一个重11磅的球。如果同样按照亚里士多德的重的球比轻的球落得快的观点来分析,它落地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球的落地速度快。
同样一个事实,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却得出两个相悖的结论,这应该如何解释呢?带着这个疑问,伽利略认真地做了很多次实验,结果发现两个不同重量的球,如果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它们同时着地。这也就是说,铁球下落的速度与它本身的重量没有关系。
伽利略不但把这一发现向自己的学生宣布,而且还决定在比萨斜塔上公开做一次实验。当听到这一消息时,很多人都嘲笑伽利略胆大妄为,竟敢跟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叫板。
实验举行当天,很多人围在比萨斜塔周围看热闹。有人当面骂伽利略:“真是一个固执的、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毫无廉耻的家伙!”然而,当两个球落地的那一刻,大家才发现伽利略的观点是正确的。此时,众人感叹道:“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权威的哲学家,他说的话竟然也有错误的!”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怀疑是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原动力。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只有以一种怀疑的精神去学习,才能够“去伪存真”,不断地总结出新知识、创造出新发明。如果我们总认为老祖宗的话都一定是正确的,那么我们的一生将碌碌无为,一生没有自己的新观点、新想法,没有自己活的灵魂。这样的话,人类的历史一定会死水一潭,枯燥乏味。
综观全球的成功者,他们几乎都是打破专家观点而获得人生突破的。柯达公司是全球胶卷业的巨头,无人可以撼动,但现在又如何呢?他们早被数码智能潮流远远地甩到了身后。正因为创业者不迷信行业巨头和权威,我们人类社会才进入到了如今丰富多彩的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鼓励人们拥有个性和创意,每个人都可以开宗立派,树立鲜明的观点。只要你能够自圆其说,而且能够与市场良性结合,那么你就可以摇身一变,变成新一代的专家权威,以及新时代的富豪。人生往往就是这样,越是迷信的人越失去了自我,越是拥有怀疑精神的人,越是成就了自我。
世界残酷,每个人都在寻找精神寄托。很多人知道怀疑精神的重要性,却无法从心理上摆脱对专家权威的依赖。更有很多人,从小就培养了从众跟风的习惯,以至于很难对身边的人和事,尤其是权威者的观点产生怀疑。其根本原因在于,大脑的惯性思维使他们对一些新鲜的事物不敢想、不敢做,最终因思维受限造成事事无成身老也的悲剧。而那些善于运用创新思维的人,他们的叛逆心理非常强,能够跟专家叫板,用一种大胆的怀疑精神来揭穿对方的思维漏洞,并最终提出自己新的观点,让自己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人生的逆袭。
在以上几个案例中,护士以及伽利略,他们的思维方式都指向了一种思维模式:自觉创新性思维。而柯达公司也正是因为在经营的过程中,没有自觉地去进行创新,才导致了被数码智能超越的结果。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社会。自觉地去创新,敢于打破权威,才能让自己的人生获得重大进步。
当然,我们这里所倡导的怀疑精神,是立足于科学基础上的怀疑。既不是无知的乱想,也不是无缘无故的猜疑,而是一种发现创造的源头。从思维角度来说,一个人能够提出一个新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一个人解决某个问题,只需要某些技能,而一个人若想提出新问题、新观点,却需要具有超强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所以,一个人要想改变平淡无奇的生活现状,并在事业上有所突破,就要敢于怀疑权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发现问题,并用新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