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刘备,一统天下
重生刘备,一统天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重生刘备,一统天下 > 第8章 汉中王,闪亮登场

第8章 汉中王,闪亮登场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刘备,一统天下
作者:
陆海横流
本章字数:
4902
更新时间:
2025-07-07

荆州,接到来汉中受赏的命令,糜芳、傅士仁、潘濬有点摸不着头脑,近来并无战功、政绩,主公为何突然封赏自己?

这疑问除了他们三个,还有关羽。关羽同样想不通,大哥何故封赏这三个鸟人。在关羽的眼里,糜芳三人皆是无能之辈,糜芳贪财好色,潘濬经常给他甩脸子,还有那个傅士仁,文也不行,武也不行,除了随刘备涿州起兵这点老资历外,别无他长。

兄长要重用这三个废物,搞得关羽心情郁郁。

疑惑归疑惑,糜芳三人还是很高兴的,提拔重用,谁会不喜欢?三人稍稍收拾了些财物,拜别关羽,随使者赶往汉中。

上庸三郡己降,糜芳等人领着亲兵,抄近道来到上庸。刘封与糜芳等人是老相识,听闻故人来到,忙与张苞出城迎接。

糜芳、傅士仁看到众军簇拥下的刘封,内心五味杂陈。他二人久随刘备,如今不过是关羽麾下的一郡太守,而刘封却是征东将军、关内侯,统管上庸三郡,俨然一方诸侯。

糜芳心情尤甚,他可是刘备的二舅哥,现在地位竟不如妹夫的养子刘封,脸上不免阵阵发烫。想到自己马上也将受封,念及此,糜芳忍着熊熊妒火,参加了刘封安排的接风宴。

数日后,糜芳等人告别刘封,乘船溯水首奔南郑。

刘备发挥恭谦待人优良品质,出城五里相迎。于他内心而言,此举乃是为了潘濬。至于糜芳、傅士仁,刘备恨不得用鞭子抽他们几下解恨。若有实据,刘备诛杀他们也说不定。

不管怎么说,与糜芳、傅士仁不同,原时空的潘濬并未主动投降东吴,故而刘备打算在川蜀继续重用他。

几人又是一番互诉衷肠。

该来的都来了,刘备决定听从诸葛亮、法正的建议,举行登坛受封大典。

在这些日子里,刘备与诸葛亮、法正、黄权等心腹,早就拟好了文武大小官员的官爵。刘备其实很想结合后世的公务员职级给帐下文武分封,无奈身在乱世,自己才是个自封的王爵,只得暂且作罢。

建安二十西年秋七月,沔阳筑坛完工,旌旗猎猎,仪仗威严,群臣皆依次序排列。许靖、法正恭请刘备登坛,在众臣的拥戴下,刘备头戴王冠,面南而坐。百官恭上玺绶,跪拜道:“参见汉中王!”一时之间,呼王之声响彻云霄,震得山峦回响。

众臣拜贺后,诸葛亮出列,接过王令,开宣道:

“立嫡子刘禅为汉中王世子,长子刘封为征东将军、罗乡侯;封许靖为太傅、平舆乡侯,法正为尚书令、军师、护军将军、郿乡侯;”

“封关羽为前将军、解侯,假节钺;张飞为右将军、涿乡侯,假节;马超为左将军、茂陵乡侯,假节;黄忠为后将军、宛城乡侯;赵云为征西将军、真定亭侯;”

“申耽为征北将军、郧乡侯;黄权为护军将军、军师、阆中亭侯;孟达为蜀郡太守、平陵亭侯;魏延为汉中太守、关内侯;庞宏(庞统之子)为关内侯;”

“糜竺为安汉将军、东海乡侯;糜芳为辅汉将军、朐亭侯;诸葛亮为丞相、军师、阳都乡侯,总理军国要事;”

“…………”

诸葛亮念完后,十分不解的看向刘备:不是拟好了,自己担任汉中王相、军师,不封侯吗,为何突然成了丞相、阳都乡侯?

汉末三国,侯爵有西种,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此番封赏,刘备共封了十六个侯爵,其中关羽的爵位最高,他的解侯乃是最高的侯爵——县侯,足见他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刘备地盘不大,如大肆封赏,功臣食邑恐会消耗大半钱粮。他此番封赏的微妙在于,除了申耽的郧乡侯是在地盘之内的上庸,其余侯爵都是遥领,封地都在曹操、孙权的管辖统治区域。众将若想实获封地——简单,只须拿下曹操、孙权!

不用督促,众将为了自家封地也会卖力干,这正是刘备的高明之处!

发挥公司老板画饼特长的时候到了。

刘备向诸葛亮点了点头,起身说道:“孤有今日,全赖众卿。怎奈荆州、益州疲敝,没有那么多钱粮,所以这回封地大多在众卿之家乡,权且遥领。”

见众将兴致低了下去,刘备提高嗓门,大喊道:“但是,请记住,这只是开始!无论这回有没有封爵,只要众卿精忠报国,封公封侯为期不远!不想居庙堂的不是真英雄,不想当将军的不是好士兵!尔等说,是不是?!”

坛下文武大叫道:“是!”

刘备道:“孤平生所愿,就是兴复汉室,使逆贼还政于陛下。众位爱卿,可愿助孤安定天下?”

“愿!愿!愿!”在场之人无不为刘备的激情所动。

“孤之心,天地可鉴!劳烦太傅修表,将此中详情禀报朝廷!”

许靖被封为侯,大出预料之外。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当即朗声回道:“启奏王上,表文己俱,盖上王玺就可以差人赍赴许都。”

刘备挥了挥手,早有内侍捧过王玺,交与许靖。

许靖拿起王玺,盖在表章上。传令兵接过,拜别汉中王,赶赴许都。

“请王上收回任用亮的成命!”登坛大典一结束,诸葛亮跪地请求。

“孤意己决,丞相不必再劝!”称孤道寡的感觉真是好,刘备乐在其中。

诸葛亮道:“当今天下,惟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封丞相、僭越为王。王上今日封我为丞相,只恐会招致天下非议!”

诸葛亮如此谨慎,刘备内心暗赞之余,也有点生气:“实话实说,孤今日称王,天下会不会有非议?”

诸葛亮道:“明白大王本心之人自然理解王上为何要称王!”

“那些不理解的臣民会怎么看待孤?”不等诸葛亮回复,刘备接着说道,“他们十之八九把孤也当成了篡逆之辈。说白了,和曹操一样看待,对吧?”

刘备说的乃是实情,诸葛亮不知该如何回答。

“但教问心无愧,何必太在乎别人怎么说!先生是孤的肱股之臣,孤若成了奸贼,先生的名声也好不到哪去。所以,不必拘执于别人议论。我们要做的是安定天下,还百姓太平盛世!为了这个梦想,孤生死不避,哪里顾得他人议论!且先生之才,足可安邦定国,做大汉丞相正当其时,天子若能自主,定然也愿以先生为相。望先生也抛弃忧虑,与孤并肩作战!”

“大王知遇之恩,臣愿效之以死!”诸葛亮感激涕零。

刘备扶起诸葛亮,拉入座中,“丞相算算,我们何时可以灭掉曹操、孙权?”

诸葛亮摇了摇头:“曹操虽元气大伤,但根基还在;孙权经历三世,同样根深蒂固。若无大变,只怕一时之间难以平服。”

“孤今年五十九,明年就是六十。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上天留给我的时日还有多少?谁也不知道!孤不能等,孤要在有生之年,一统华夏!”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