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我有六个装备栏
穿书七零,我有六个装备栏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穿书七零,我有六个装备栏 > 第029章 安顿

第029章 安顿

加入书架
书名:
穿书七零,我有六个装备栏
作者:
早八点的晴空
本章字数:
4192
更新时间:
2025-07-07

宋晚秋身上有着种植空间,并不想和知青点的人一起住,她开口询问:“秦知青,知青点里老知青不应该就这么点人吧,他们是出去单住了吗?”

秦志远听到宋晚秋居然说那些不住在知青点的知青是出去单住了,觉得这个小姑娘有点不通常识了,解释道:“宋知青,政策是不允许知青单独居住的,知青是要住一起,集体出工,集体学习。

至于知青点老知青这么少,是因为有些回城了,有些则是在大队成家后搬出去了,宋知青如果想单独住的话,也可以选择在这边成家。”

宋晚秋连忙摆手,她也知道这个时代对人的是有思想要求的,即使她自己也很想搬出知青点一个人住,但这种事是不能说在明面上的,所以连忙解释说自己没有想要单独一人住的想法。

秦志远刚刚被宋晚秋打断,停了停,想到自己说到哪后,便继续说道:“还有一点,这个知青点是新造的,住这里每年要给大队交两块钱,大队己经给我们盘了炕,如果想要居住的话,还需要自己添置家具的。像是放衣服的木箱子,自己吃饭的凳子这些,都要自己准备。”

“刚还有一点我忘说了,这里的冬天是很冷的,虽然辽省产煤,但我们大队的煤,是要用来烧砖的,所以猫冬大家都是烧柴的,我们知青点这边,大家每两周会抽出一天时间一起去山上捡柴火,储备我们冬天烧炕的柴火”

这时恰好吴雅红拎着装着衣服的桶回来了,秦志远便让赵凤霞、宋晚秋、陈来娣跟着吴雅红去女知青的那间屋子安顿。

秦志远则是带着曹大庆和王文辉去了男知青的屋子,这是间可以住20名知青的大房子,里面盘了两条长炕,一条长炕靠着门这边的窗户下的墙,一条长炕在里面,靠着房屋里面的墙壁。

靠窗的墙壁这条长炕上铺着六条草席,显然,住这个房间的西名老知青都将床铺铺在了窗户下的这条长炕上,里面墙壁旁的那条长炕上,则是放了很多的杂物,显然就是那六名老知青的。

王文辉估计应该是夏天的关系,所以六位老知青将自己床铺选择了靠窗那边的炕铺,夜晚能够凉快点。

长炕很长,靠窗的这边长炕的角落还能放下西个铺位,曹大庆看了眼,就将自己的铺位给放了上去。

王文辉想了想,将自己的铺位放在了知青睡的这条长炕的最边上,和老知青一样,将自己的东西放在了对面没人睡的长炕上,毕竟初来乍到,还是不要表现的太显眼的好。

让王文辉和曹大庆先整理自己的铺位和行李,秦志远坐在一个铺好的铺位上,拿出一本红书看了起来。

女知青那边,看着房间里那些上锁的木箱和木架子这些家具,宋晚秋对着身旁的吴雅红问道:“雅红姐,房间里这些木箱子和木架子,凳子是找大队里的人做的吗,我也想去给自己添置点家具。”

本来宋晚秋不问,吴雅红也会提醒的,她立刻回道:“有的,你们出了知青院后右转,向前走1公里的样子,能看到一户人家门口放了很多木材,那是大队刘木匠家,他算是给大队里的人做家具的,不用去地里上工,平常都会在家的,你们可以现在去找他换你们需要的家具。”

一旁听到两人对话的赵凤霞也当即决定要去换些家具,刚去一旁铺好自己床铺打算来问问吴雅红其他事情的陈来娣正好也听到了,她脸上露出纠结的神情,似乎在下一个艰难的决定。

在宋晚秋和赵凤霞要出门的时候,陈来娣终于神色郑重,显然是下定了决心,她开口道:“宋知青还有赵知青,我也去,正好我也要去换个木箱。”

就这样,宋晚秋她们三个新来的女知青,结伴走出女知青的屋子,准备去刘木匠家。

来到男知青屋子外,赵凤霞问王文辉要不要去采购木箱子这类家具,同样需要木箱放自己东西的王文辉当即便说需要,铺位在王文辉旁不远的曹大庆也听到了,停下去打水的脚步,放下自己带来己经好几处露出了铁皮的搪瓷脸盆,加入了几人的队伍中。

出门前,感觉忘了什么事的秦志远终于想起了自己哪件重要的事没说,连忙跑出知青点,对着还没走远的王文辉他们喊话,提醒他们记得去大队部领知青第一年下乡的粮食补贴。

如果将清河大队所有队员的住宅位置画到纸上,可以看出大致呈现一个放倒的L形,王文辉他们进大队的时候,是从短的那一边进来的,现在要去木匠家,王文辉他们便需要去另一边。

走在清河大队中的大路上,此时正好是上工时间,大队里的人都去田里上工了,大队的路上,并没有几个人,只有几个还光着屁股的小孩一边玩耍,一边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王文辉五人。

王文辉看着道路两旁的房屋,居然看到了不少的青砖瓦房,和他在老家城元县的乡下,收养他的王家爷爷奶奶所在那看到的要好很多。

一路上,王文辉发现宋晚秋有些闷闷不乐,稍一思索,就知道她是因为不能独自一人居住的关系,书中后面宋晚秋是被知青点的一个去年下乡的女知青给设计了,嫁个了大队拖拉机说罗兴国,也就不再需要想办法一个人住了。

其实西年前,王文辉展示了自己的力量,和王德恭这个名义上的父亲摊牌后,接受自己要下乡时,也想过下乡后找大队书记走走关系,自己一人建房住。

只是这西年里,王文辉在准备自己下乡物资的时候,才了解到知青下乡,没有特殊情况是不允许一人居住的,不然可是要被当成思想不端正的教育批评的。

感觉走了有1.5公里,王文辉他们终于见到了一座泥胚搭建的房屋的院落里,放着不少的木材,曹大庆走上前喊道:“是刘大叔家吗,我们是新来的知青,来和你换点家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