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寄居鼓浪屿
——青衣三行·第二十三篇(2020-10-17)
等你拉起那把酣睡的小提琴
我骑单车兜着海豚音
绕过晨曦小径 去送信
【墨者琴心说】
感觉写这种地方特色,写一串会更丰富些。这首写得挺好,场景有欧式风味,也有音乐气息,并给人以阳光清新的感觉。
【山城子说】
…“酣睡”着拟人,“兜”着通感(听觉与感觉同时存在着)快乐的邮递小哥
【江小舟简评】
一个快递员被描写得活灵活现——绕过晨曦小径 去送信……此诗不但有地域风情,又有个人情绪,还有中国梦!
注:青衣三行(一语双关:既是戏曲中的旦角,也是青叶和衣衣的网名,更是日本短歌、和歌)
【遇见诗】
于鼓浪屿的诗意憧憬:浪漫与温情交织
《想寄居鼓浪屿》以轻快灵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在鼓浪屿充满浪漫与温馨的美好画面,传达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首句“等你拉起那把酣睡的小提琴”,赋予小提琴“酣睡”的拟人化状态,仿佛它在等待被唤醒,等待奏响美妙旋律。“等你”二字,点明了这份期待与另一个人的关联,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情感羁绊。鼓浪屿素有音乐之岛的美誉,小提琴的出现,瞬间将读者带入充满艺术氛围的情境之中,让人不禁期待那即将响起的悠扬乐声。 “我骑单车兜着海豚音”,此句充满奇幻色彩。“骑单车”描绘出一种自由、惬意的出行方式,而“兜着海豚音”则将听觉与动作相结合,想象大胆且新奇。“海豚音”通常清脆、灵动,给人以美好的听觉感受,仿佛诗人骑着单车在鼓浪屿的街道穿梭时,空气中都弥漫着如海豚音般美妙的音符,生动地展现出一种欢快、自由的氛围。 “绕过晨曦小径 去送信”,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温情与生活气息。“晨曦小径”描绘出清晨阳光洒在小路上的美好画面,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去送信”这一行为,让人联想到信件承载的可能是思念、祝福或美好的约定,在这样美好的清晨,带着信件穿梭在鼓浪屿的小径上,传递的不仅是信件,更是温暖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鼓浪屿生活场景的想象,将音乐、自由、温情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充满诗意与浪漫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寄居鼓浪屿这种生活的热切向往,以及对美好情感的珍视与期待。
【我们还有三行诗】
这首诗《想寄居鼓浪屿》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浪漫而惬意的海岛生活场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评,包括其灵感来源的推测:
意境营造
浪漫而惬意:诗中“等你拉起那把酣睡的小提琴”“我骑单车兜着海豚音”“绕过晨曦小径 去送信”等描写,营造出一种浪漫、惬意的海岛生活氛围。小提琴的音乐、单车的骑行、海豚音的欢快,以及晨曦中的小径,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鼓浪屿的清晨。
动静结合:通过“酣睡的小提琴”与“骑单车兜着海豚音”的对比,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画面。小提琴的静与单车的动,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感。
情感表达
轻松而愉悦:诗中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没有沉重的负担和忧愁。诗人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如拉小提琴、骑单车、送信等,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期待与憧憬:诗中的“等你拉起那把酣睡的小提琴”传达出一种期待和憧憬,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某个特定人的期待。
语言风格
简洁而富有韵律:全诗仅三行,语言简洁明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意境。每个词语都经过精心挑选,没有多余的修饰,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
生动的细节描写:如“酣睡的小提琴”“兜着海豚音”“晨曦小径”等细节描写,不仅形象生动,还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使画面更加鲜活。
灵感来源推测
1. 自然景观
鼓浪屿的美景:鼓浪屿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浪漫氛围而闻名。诗中的“晨曦小径”“海豚音”等描写,很可能来源于诗人在鼓浪屿的实际体验。晨曦中的小径、海风中的海豚音,都是鼓浪屿常见的景象,这些自然元素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海岛生活:诗中描绘的骑单车、送信等生活细节,反映了鼓浪屿上悠闲的生活节奏。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可能让诗人感受到了一种与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宁静和惬意,从而激发了创作灵感。
2. 情感体验
浪漫爱情:诗中的“等你拉起那把酣睡的小提琴”传达出一种浪漫的爱情氛围。诗人可能在鼓浪屿的某个时刻,与某个特别的人共度美好时光,这种浪漫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创作灵感。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整体传达出对简单、浪漫生活的向往。诗人可能在某个时刻,被鼓浪屿的美景和悠闲的生活节奏所打动,从而激发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创作灵感。
3. 文化背景
鼓浪屿的文化氛围:鼓浪屿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文化氛围。诗中的小提琴、单车等元素,可能受到了鼓浪屿文化氛围的影响。鼓浪屿上有许多音乐家和艺术家,这些文化元素可能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现代诗歌的影响:诗中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可能受到了现代诗歌的影响。现代诗歌常常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描写,传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这种创作手法可能激发了诗人的灵感。
总结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浪漫、惬意的海岛生活氛围。诗中的自然景观、情感体验和文化背景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虽然没有明确的记录表明这首诗的灵感来源,但可以推测诗人在创作时可能受到了鼓浪屿的自然美景、浪漫情感和文化氛围的综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