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SANHANG
青衣SANHANG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青衣SANHANG > 第15章 青衣三行·第十五篇丨屋檐下落叶思语

第15章 青衣三行·第十五篇丨屋檐下落叶思语

加入书架
书名:
青衣SANHANG
作者:
青衣三行
本章字数:
4856
更新时间:
2025-03-06

屋檐下落叶思语

——青衣三行·第十五篇(2020-10-09)

门前树影 造访不曾间断

一片。两片。三片。

沐着阳光的人 雨痕满面

【江小舟简评】

一片。两片。三片(可能指一人、二人、三人,因为你我也是树叶)门前树影“造访”不曾间断(造访:访问,拜访。说明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沐着阳光的人 雨痕满面——脸上是阳光、是泪水、是诗行……见到《屋檐下落叶思语》想起自己的年龄吗?想起未完成的事业吗?想起远方的人吗?此诗好像一段微电影(画外音)

【唐朝兄弟浅读】

二行“一片。两片。三片。”恰是此诗亮睛之笔。在如今众诗中,量词的递增,多以逗号连接,或空行以表达其连续性或不定性。而青叶这首诗由句号错开,正是值得关注的细节。句号的使用,如同时间或空间的间隔,使其有了停歇,有了思考。如同“我先落一片,想一想,再落一片,我该不该落?再思一思,我又落一片......”此等心理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让人遐想联翩。所以,标点的使用,绝不可乱用,尤其在微型诗系统里,更应慎之又慎。窃以为,标点符号,恰恰是最能表达心情的文字符号吧。

当读者清楚二行的表述后,头尾便不难理解了......

【冰竹浅读】

青叶这首构思巧妙!前面二句唐朝评的细腻,我就不多说了。诗歌构思巧妙,而且有感染力,应该是一首佳作!青叶这首,我的眼光最早落上的是尾句,“沐着阳光的人 雨痕满面”,一句断开,前后反差,澎拜的情感呈现出来,这样的心情应该是一份五味杂存的,是雨后见彩虹的酸喜,情感描述可谓入骨三分,不由感染了读诗的人,也沉浸在这样的氛围里了。

记忆就像落叶一片接一片撕下来,风吹过人知秋,却不懂树的悲伤

是一个被定在屋檐下的人的情感的一份沉浸,他(她)眼里看落叶是木然的,不会注意落叶飘下多少,只是知道一片,接着又是一片。他心力是在自己情绪中,而“两”,他的注意力就分散在落叶里面,相比较减弱了自己内心情绪,也就减弱了后面“沐着阳光,雨痕满面”的氛围

我是被你这尾句雷在一个沉重氛围了,才有这样的感觉,挺不错,给自己留下一笔资料而且不会忘记

【诗小二读后】

《屋檐下落叶思语》短短三行,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宛如一幅细腻的画卷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

开篇 “门前树影 造访不曾间断”,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日常而又充满动态的画面。树影的 “造访”,赋予了自然以生命与灵动,仿佛树影是一位常客,频繁地光顾着这片门前的天地。这种表述,让读者瞬间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庭院之中,感受到时光的悠然流淌。

紧接着 “一片。两片。三片。”,看似简单的数字罗列,实则意味深长。落叶一片片落下,恰似时间的刻度,记录着季节的更迭。每一片落叶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它们的飘落,无声却又有力地诉说着生命的轮回与消逝。这简短的语句,宛如一个个沉重的音符,在读者心中奏响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而 “沐着阳光的人 雨痕满面”,则将情感推向了高潮。在阳光之下,本应是温暖与明媚的画面,然而人却 “雨痕满面”。这里的 “雨痕”,既可以是真实的雨水,也可以是内心的泪水,亦或是生活的沧桑印记。阳光与雨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烈地冲击着读者的心灵,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复杂与无奈。沐着阳光,却无法驱散心中的阴霾,这是一种怎样的矛盾与挣扎,让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思索。

整首诗以屋檐下为背景,通过树影、落叶、阳光和人等元素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哀愁的氛围。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境遇、时光流转的深刻感悟,让读者在短短三行之中,领略到无尽的思绪与情感。

【我们还有三行诗】

意象运用巧妙,营造独特意境

“门前树影”“一片。两片。三片”“屋檐下落叶”,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静谧又略带萧瑟的秋日画面。树影的不断造访,给人一种时光流转、岁月静好的感觉,而落叶的片片飘落,则增添了一丝凄凉与无常的意味,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秋日庭院之中。

“沐着阳光的人 雨痕满面”,这一意象对比鲜明,阳光与雨痕的并存,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阳光代表着希望、温暖与美好,而雨痕则象征着悲伤、挫折与痛苦。这种对比强烈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在面对生活时的矛盾与挣扎,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人物内心的丰富与复杂。

语言简洁凝练,富有节奏感

全诗仅三行,语言简洁明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内涵。如“一片。两片。三片。”的句式,简洁的数字排列,既形象地描绘了落叶飘落的过程,又赋予了诗歌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读来朗朗上口,让人在简洁的语言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律动。

诗中的每个词语都经过精心挑选,没有多余的修饰,却能精准地传达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如“思语”一词,简洁而富有深意,既暗示了落叶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又引发了读者对落叶背后故事的无限遐想。

情感含蓄深沉,引发读者共鸣

诗歌没有首接表达诗人的情感,而是通过意象和画面的营造,将情感巧妙地隐藏其中,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自行体会和感悟。这种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更深远的意境,能够引发不同读者的共鸣。

从“屋檐下落叶思语”这一主题来看,落叶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可能与诗人自身的情感经历、对生活的感悟等有关。读者在阅读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情感和经历代入其中,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岁月的无情与美好。

富有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发人们对生活、时间和人生的思考。树影的不断造访与落叶的飘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沐着阳光的人 雨痕满面”则让人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如何面对希望与挫折、快乐与悲伤的交织。

它提醒我们,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在阳光与雨水中前行,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如何在岁月的长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引发读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